番外 平凡

番外 平凡

番外平凡

八月中旬,李萌赴美參加論文答辯,劉一帆相隨。兩人一起去見了劉一帆的家人。劉一帆的父母對李萌沒什麼意見,他的爺爺格外喜歡李萌書香門第的出身。他們家族已經有錢有權了,更需要高知分子的加入,改良家族的氣質。及至問到李萌是否打算入籍的時候,李萌堅定地表示,要保留自己的國籍,劉一帆的家人對她的態度從此多了一分尊重。劉一帆私下裏把李萌的身價告訴了自己的父母,知道了兒子要娶的女人所圖的既不是他的國籍也不是他的家財,劉一帆的父母對李萌的態度又多了一分親近,李萌在接下來與他們同住的日子裏,過得相當地愉快。在回國之前,劉一帆的家人還特地為他們舉辦了訂婚宴,李萌的旗袍晚裝驚艷了所有到場的人。

九月底,兩人的結婚申請終於得到批複,婚姻關係正式確立。當年的聖誕節,兩人在D市舉辦了婚禮,邀請了劉一帆的家人親友參加。對方大手筆包機來華,兩人的導師和Esther當然也在受邀之列。

在李萌結婚前的一周,楊輝到諮詢室將門禁卡親自還給了李萌,並告訴她,自己也在處朋友,是家人介紹的,打算明年結婚。再次見到楊輝,李萌恍若隔世,前塵往事猶如朝露遇到烈日,消彌無蹤。她望着楊輝平靜溫和的雙眼,知道對方已經將她放下了。從此,她只願小輝哥一生安好。她不知道的是,出門離開的楊輝,在電梯裏卻再也無法忍住自己的眼淚。有人說,有些經歷就像是在參加自己的葬禮一樣,今天他才明白那是什麼感受。他只覺得心事空的,或者他已經沒有了心。

婚禮結束后的第二天,新婚夫婦飛奧地利滑雪勝地度蜜月。而劉一帆的親友團並沒有立即回國,反而留在中國內地組團旅遊,李萌的父母也參加。這是李萌和劉一帆送給雙方父母家人導師們的禮物,即在國內頂級旅行社定製的一次只由他們組成的旅行,還配備了隨行的翻譯、導遊和醫生。兩家人因為這趟出行,才真正地認識彼此,幸好雙方都算得上是見過世面的,沒發生什麼衝突不說,反而相處甚歡。後來李萌的父母還應邀到劉一帆的父母家裏去做客,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十八個月後,兩個人的女兒劉雲誕生,小名朵朵。李萌的丈夫和父親相繼移情別戀,愛上了朵朵,李萌只得寄情於工作,並因此成效卓著。

婚後第三個結婚紀念日發生了兩件值得慶祝的事:一是,兩人合作撰寫的大部頭《性的教育》終於完成;二是,李萌再次被發現有孕。

兒子劉星出生以後,李萌才覺得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

《性的教育》被收入美國各大圖書館中,成為可以但不能出借的工具性書籍。這本書一再再版,每次再版之前,夫妻二人都要對其進行認真的修改,將各個國家在性教育方面最新的發展納入其中。中文版在英文版發行的第二年在國內發行,也被奉為經典力作。

這本書既有學術性又有趣味性,讀起來可以獲取大量的知識卻並不讓人感到乏味枯燥,也不低級媚俗。有製片公司開始聯繫他們夫婦,打算把這本書製作成特別的“紀錄片”和“教育片”的合體發行。經過雙方的不懈努力,成品終於在他們結婚的八周年紀念日前問世,在央視教育頻道上映,影響深遠。

他倆每年都要在結婚紀念日出發,去國外度一個月的假,有時會去美國,但更多的時候是去歐洲。有了孩子之後,他們仍然堅持只兩個人出行,將孩子交給雙方的父母照料。在他們都越發出名忙碌的時候,兩人商定,必須保留這一個月,放下一切回歸自我。在旅途中,他們不再是聞名遐邇的心理學家、著名學者或知名作家,而只是一對普通的伴侶。在一切細節中,無不致力於幫助彼此褪去家庭和社會加在他們身上的盔甲,讓自己和對方都再次變成軟軟萌萌、無憂無慮的小孩子,享受着愛與被愛的簡單喜樂,手拉着手看世界,一切新奇的事物,都能讓他們感興趣並加以探究,就如同做科研選題的時候,不問功利,只問初心。

再往後……再往後,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兩個有智慧,懂感恩,又行動力滿滿的人,攜手經營共同的事業與家庭,他們的生命質量又能差到哪兒去呢?恐怕想不幸福都很難吧?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的生活中沒有試探和誘惑,事實正好相反,剛結婚的那兩年,他們也會經常如臨大敵地應對那些出現在對方身邊的花花草草,可後來他們發現不必如此興師動眾。一個人放棄現有的,不過是因為將要得到的更好罷了。可如果他無時無刻不意識到自己現有的就是最好的,又擔心着失去現有的一切是他支付不起的代價的話,也就不會有什麼太糟糕的事情發生了。有時候,來自外界的窺視與貪慕,反而讓他們不敢對自己擁有的一切再想當然,越發地加倍珍惜。再後來,他們就會那這種事情互相調侃,相視一笑。兩個緊密結合的身體也許可以分開,但兩個已經合二為一的靈魂,是根本就不能撕扯清楚的。沒有人能比他們更親密了。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選擇你愛的,愛你選擇的。他們夫婦更因為職業的緣故,常見他人的不幸,所以格外珍惜自己的幸福。

李萌和劉一帆再往後的日子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他們和千千萬萬的夫妻一樣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柴米油鹽。反正天下的不幸千姿百態,幸福卻都頗為雷同。他們夫妻的幸福平凡得無需再提。

———————————————————————————————————————

作者的話:

感謝大家讀完了這本書。寫這本書是出於不得已,因為書中的人物和事件,雖然為了保護當事人,大多被作者張冠李戴、移花接木,但卻大都實實在在地發生過。作者親眼看見,親耳聽到這些之後,日夜煎熬,無法安息,只好把它們寫出來,希望讀到這本書的人可以分擔作者所感到的無奈與悲涼。事實上,就在我們周圍,甚至就在我們身上,冷暴力,性侵犯,校園暴力,歧視同性戀等事件時有發生,最可悲的是施加這些傷害的大多是受害者的家人、親友、同事或同學。而我們所做出的不過是下面的幾種選擇:

1.施加傷害的人

2.受害者

3.冷漠的旁觀者

4.試圖改良現狀的人

光明的盡頭是黑暗所能侵佔到的領域的極限。換句話說,惡是有攻擊性的,它不會靜止下來,只會不斷地擴張。因此,善則不進則退。

曾經,作者跟一位前輩抱怨現實中的種種黑暗時,那位前輩反問,“那麼針對這些讓你看不下去的事,你都做了些什麼呢?”如同當頭的一記棒喝,從那時候起,作者就不再用嘴巴去應對,而是努力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夠或多或少地阻擋住惡的蔓延。然而,作者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過渺小了,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見聽到黑暗不斷擴張的事實,加以抵擋。

荷蘭這個國家有一個理念深入人心。他們因為三分之一的土地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而且即使是內陸地區,也多受洪水的侵害,所以他們行事為人有一個每個老百姓都信奉的原則——看管好自己門前的堤壩。荷蘭的堤壩隨處可見,又與每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大壩一旦損毀坍塌,沒有人會有好下場。

可我們的處境與荷蘭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善的堤壩如果不加以看管、維護,一旦坍塌,惡的巨浪又能饒得了誰呢?

還是那句話,書中寫的人和事,離我們不遠,也許就在你我的身邊,也許就在你我的身上。針對這些,我們究竟做了什麼呢?

———————————————————————————————————————

關於書中的愛情故事,作者原本的打算是不讓李萌嫁人的,至少在書中沒有明確的結局。那樣其實更符合作者對自由與講和的界定。可是,書裏面的黑暗太多了,如果不給李萌一個美滿的結局,作者擔心讀者丟臭雞蛋,只能妥協,給大家點兒甜頭。不過,作者在此鄭重聲明,保留篡改結局的權力。

下一本書,是一部種田文,與荷蘭有關,是海工圈子裏的故事。一個文科出身的女生誤入男人的海工界,一路上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經歷了各式各樣的事,不會像《尤里休斯》那麼沉重,讀起來應該輕鬆些。

作者正在努力地碼字,老規矩,寫完了再上傳。

要寫的內容挺多的,恐怕得幾個月後才能見到。

書名暫定為《阿姆斯特丹水鬼》,作者仍叫“我不是荷馬”。到時候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尤里休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尤里休斯
上一章下一章

番外 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