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發展農業的思路

第四十一章 發展農業的思路

照着這個思路,朱厚照只要大力發展農業,保證糧食穩定,大明帝國就能欣欣向榮,成為無可撼動的超級強國。

但是大明朝現在落後的生產效率,必然會導致糧食產量上不去。

糧食生產上不去,百姓就吃不飽飯,人口就無法實現增長,工業就得不到發展。

朱厚照記得在政治書上講生產與經濟制度的章節里,直接了當的點明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

這雖然只是一句話,但只要充分理解了背後的意思,那麼執掌一個國家相對容易多了。

愛因斯坦提出來質能方程式就五個字母呢!但是卻能夠演算出宇宙的真理來,告訴我們質量能夠轉化為能量,然後在工程應用上科學家研發出來了原子彈、氫彈,包括核電站的應用等。

即便是到了21世紀,各國的科學家也不敢說徹底解算出質能方程式了,因為理論上如果徹底解讀出了質能方程式,人類將不再為能源而發愁。

愛因斯坦真的很偉大!

事實上中國曆朝歷代,封建朝廷都無法解決落後生產力和人民需求增長的這個矛盾,而且不僅沒有解決,反而不斷地激化這個矛盾。

落後的社會生產力無法給老百姓提供足夠的生活資料,尤其是到了王朝後期土地兼并嚴重,大地主坐擁萬畝良田,壟斷資源,而貧窮者無立錐之地,連基本的溫飽都無法保障。

最後引發經濟危機,導致社會制度崩壞,農民只得起義造反,通過改朝換代來重新分配生產資料。

朱厚照作為大明帝國的皇帝,那麼要如何領導這個國家走出這個歷史怪圈呢?

很簡單,照着公式來就行了。

為了滿足大明百姓對糧食的渴求,朱厚照必須找到更多的土地來生產糧食。

土地多了就需要更多的人來耕種,所以他還要鼓勵各家各戶多生多育,生個女兒獎頭牛,生個兒子賞一匹馬,生的越多獎勵越重,最後朝廷還要包奶粉包教育。

有了土地和人口還不夠,朱厚照必須積極去尋找和研發高產的糧食,比如番薯和土豆,雜交水稻等等,兩者要齊頭並進。

同時還必須研製更加先進的生產工具和化肥來提高糧食畝產。

以上這些才是朱厚照這輩子的執政綱領!

至於那些鋼鐵、水泥、鐵路、火器部隊都只是次要的任務而已,只有社會擁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人民再饑饉之憂,大家才有心思去搞這些玩兒的東西。

朱厚照很能理解為什麼中華家上下五千多年歷史,科學發明多如繁星,卻始終無法得到推廣,使農業社會突破到工業社會。究其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封建社會生產資料匱乏,老百姓都琢磨着怎麼找吃的去了,誰耐煩去研究那些奇巧淫技!

飯都吃不飽,搞這些七七八八的東西,可不就是奇巧淫技么?

有了政治經濟學的引導,朱厚照明白殲滅文官集團已經不再是他的主要目標了!

他唯一的目標就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滿足大明百姓日益增加的吃飽飯的要求。

在這個目標之下,任何力量都是可以藉助的,而不是一定要把人家消滅掉。

何況一個國家是皇帝的一言堂並不一定是好事,有反對力量監督,可以制約着皇帝不能亂來。

文官集團擁有全國幾十萬的讀書人,無數的地主財團支持,同時還控制着九邊百萬大軍。這麼強大的力量如果運用得當,通過引導釋這個士族地主集團的力量,可以讓朱厚照事半功倍的達成政治目標,做成很多的大事。

回到種田的問題上,現在大明主要的產糧地有三塊。

一塊是位於陝西、山西的關中平原。

第二塊是號稱魚米之鄉的水鄉澤國,長江中下游平原。

最後還有黃河沖積出來的華北平原。

這三個大平原目前都已經開發完畢,是大明帝國賴以生存的根基。

這三個平原上的土地基本已經被文官集團瓜分完畢,大量的地主盤踞其中,利益糾葛盤根錯節,是文官集團統治大明的基本盤,誰碰誰死!

朱厚照曾經看過一個笑話,就是一個小夥子發財后想要回報鄉親們,出資給老家修幾條水泥路。結果路還沒修,村民就集體要求小伙兒先給錢,因為修路會佔了村裏的地……

這其實不是笑話,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可以想見,如果沒有文官集團支持,朱厚照要推廣一個高產的農作物,或者開荒拓土進行移民會有多麼的困難。

別看內閣六部為首的文官集團霸佔着國家政權,非常的討厭。但不得不承認這些讀書人厲害的很,執行能力超強!

在北京中樞的內閣下達一道命令,可以讓最偏遠地區的縣令毫不猶豫的去執行。

皇帝遠在天邊,下令推廣高產作物,老百姓可能陽奉陰違不肯做。

但是縣官兒卻近在眼前,都說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伊,縣官只要一瞪眼,哪怕讓他們就地把稻子全鏟了種紅薯,這些老百姓也不敢有二話,只能乖乖去執行。

文官集團代表的守舊勢力太強大,朱厚照在這三個產糧區暫時沒有太多的操作價值,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個是上面,折騰來折騰去,還不如重新開一個牌局,朱厚照自己當莊家,引誘文官們參與進來玩。

所謂新的牌局,其實就是尚未得到開發的東北平原!

首先東三省現在是大明的地盤,朱厚照可以名正言順的去開發。

其次就是東三省地大物博,人口卻寥寥無幾,滿打滿算也只有幾百萬人,擁有大量的無主之地任由朱厚照去圈佔。

一張空白的紙上,朱厚照想怎麼作畫都可以,不用擔心反對力量從中作梗。

朱厚照只要在東北設立一個開發區,大約一兩個縣的範圍,然後少量的移民過去開墾,只要這個開發區成功了,那些聞着錢味的地主們自然會蜂擁而至。

到時候在東北種出來的高產作物,也會得到文官們的認可,然後主動在全國進行推廣。

朱厚照與其主動去跪着求着辦事,還不如誘之以利,讓文官集團看到好處,然後自己主動去做事。

大明朝國祚超過百年,國內的土地兼并已經很嚴重了,出現了大量的失地農民。

在弘治時期,湖南湖北地區就曾出現大規模的流民運動,大量無地農民進入山林脫離了政府管控,盜匪成災,經常呼嘯而出掠奪城鎮。

所以現在的大明朝已經具備了大規模移民的條件,只要引導得當,朱厚照可以把這些失地農民都弄到東三省去。

在大明每個省多多少少都有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失地農民,很多窮的一條爛褲衩都要穿七八年。

這樣算起來有幾百萬人了,如果把這些社會不穩定因素轉移到東北平原,幫他們建屋子,給他們土地。朱厚照只要幫他們熬過最開始的一兩年,等到地里開始生產糧食了,他們就能夠自行的生存下去了。

東北平原地域遼闊,一下子吸收千萬人口都只是毛毛細雨而已,幾百萬人根本算不了什麼。

朱厚照的計劃是至少遷移五百萬人口過去,這還只是官方的數據,到時候在宣傳的作用下,民間肯定會有更多失地農民主動去東北找生計,這樣算下來遷移的人口可能會超過七八百萬。

朝廷只需要給東三省十幾年修生養息的時間,北方三省的人口數量絕對能突破到五六千萬!

人口就是資源!人口就是市場!這多出來的五千萬人幾乎等於是再造了一個大明,相應的國家實力會增長好幾倍。

而且大明腹地一下子遷移走大幾百萬的人口,等於是少了幾百萬張吃飯的嘴,糧食壓力必然大大降低,社會矛盾將得到極大地緩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好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好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發展農業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