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二章

(卷二)第二章

他迷迷糊糊地睜開了眼,舍友的鬧鈴是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他恨這首歌,因為兩年來神奇的舍友一直將其作為了鬧鈴,但如果沒有這鬧鈴,恐怕沒人會把他叫醒——總之竹子是這麼以為的,畢竟他自己不喜歡設鬧鈴。

早上六點半起床,然後是洗漱整理,再度過一個最為痛苦的晨跑后,短暫享用下早餐,重複的一天便又開始了,上課下課吃飯玩手機睡覺。

從起床到洗漱再到跑步,他腦子裏一直在想着剛經歷的夢,那的確很真實,是真正的水真正的食物真正的陽光、風、天空、大地…以及那個叫雨潔的白色少女。

【但那只是夢】他對自己說了無數遍這個話,但並不管用,事實上他無法說服自己不去想那個世界,那個少女,在課上他嘗試用鉛筆在本子上畫記憶中她的樣子,結果是反覆被他自己擦掉——他繪畫水平實在有限,畫出來的不是太卡通就是太丑。在上午的第二節專業課上,老師發現了他的異常,便叫他起來讓他回答剛講完的問題,結果竹子理所當然地當眾出醜,老師將他本子上剛完成的‘作品’拿出來給所有人看,引起一陣歡笑。

“你已經什麼年齡段了?”專業老師把作業一下子拍在他的桌上,那響聲就像鞭炮一般嚇得他猛然一個哆嗦“你現在不好好學習,整天就知道混來混去,就不說對不對得起老師和父母了,對不對得起你自己!”

周圍的同學有點竊竊私語,內容其實竹子聽得清楚,“你有沒有覺得那傢伙比較傻逼?”一個人問,還有一個人回答“何止是有點…”

一頓訓斥后竹子被要求罰站到了教室后黑板前聽完兩節課,儘管如此,在罰站時,他腦海里想的還是那個叫雨潔的奇怪少女,眼下這些回頭以嘲笑姿態看他的同學、時而瞪他的老師,似乎都沒那麼重要了。

一整個上午過去后,他有些恢復過來,覺得應該更加理性些,有一本關於精神病人採訪的暢銷書內容讓他想起如果他再持續這麼回憶於夢境的話,他距離進入精神病院應該不遠了。

為此竹子專門在網上查閱了關於幻想症、夢境的資料,最終得出了一個理性科學的結論——這種心理疾病應該儘早地進行一些治療,否則發展持續惡化下去的話比生理疾病還要難治療。

說來也巧,當天下午學校讓所有專業、年級的學校都到大操場集合,進行了一學期一次的校園大會,在給十來個校領導、嘉賓一一介紹並全體鼓掌后,大會正式開始。

竹子知道這種大會實際上沒多少學生認真聽,大家裝模作樣把書本放在草坪上墊屁股坐地,而後就是以沉思的姿態悄悄看着手機內容,現場紀錄主要由學生會的人管理,還算寬鬆。

按平時的話,竹子肯定也跟所有人一樣低頭看手機,然這次的學生大會內容有些不同,排除一些關於安全、紀律、學習有關的陳詞濫調外,校領導着重講了一下關於“心理”的話題,竹子以為這會跟幻想症、夢有關,結果內容主要講的是校內戀愛,並且主講人是專門請的某著名部門的心理學老師。

不出竹子所料,他以為的所謂高論只是女老師聲情並茂地朗誦稿子,內容或許是豐富有營養的,但格式與用詞過於官方,沒幾個學生真正聽進去記下。唯一有趣的就是其中講到了近期的一些案例,這些事情在此之前就已經於學生們之間傳開,只不過版本扭曲變得眾多,現在在學生大會上,領導給了一個正面的答覆版本。

“關於一周前男生宿舍A區二樓的打架事件,經初步調查,目前已經確認為是汽車系陳同學和機電系王同學關於信息系某班女生、所謂男女之間談戀愛而引發的矛盾。”

此話一出,操場上有一半的同學都抬起頭來茫然有趣地看向主席台那邊,這個話題也頓時讓場下掀起了一陣相互嘀咕的浪潮。

“這起事件由一開始的男女矛盾,逐漸引發為了兩個年級乃至兩個系之間的矛盾,釀成了不該出現的悲慘局面,最終結果是陳同學顴骨骨折,王同學則鼻孔出血、一顆門牙斷裂……經校領導協商決定,給與王與陳兩位同學留校察看處分,給與其他相關共十五名主要涉事同學通報批評以及警告處分!請所有同學引以為戒,嚴防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校領導說完這話后,話筒轉移給了心理老師,那女老師苦口婆心的說教大家不喜歡聽,玩手機的人又多了起來,在心理老師講完關於校園戀愛的一些陳舊但實用(並且人人都知道)的看法后,關鍵的來了。

“為了促進校園和諧,開導新時代青少年的心理思想,學校的心理諮詢處自本學期開始,擴大志願者招募,增加導師,目的是為了牽引大家往正確、積極、向上、陽光的一面去發展,因此,心理諮詢處非常歡迎有心理諮詢需求的同學甚至老師來這裏諮詢…大家不要覺得諮詢心理問題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現代心理科學已經表明,基本上人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心理問題,甚至心理諮詢師本身有時候還要去諮詢其他的心理諮詢師,有問題提出說明有想要改正的想法,這本身是一件極好的事。”

竹子撓了撓頭,他對這方面有想法,原因很簡單——他需要諮詢關於自己的夢境和藍鹿的幻覺,以及~他也需要一個能跟他聊聊這些話題、一個聆聽他話語的聽眾或者朋友。

但他現在沒有,他覺得心理諮詢處那邊應該能找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知道你是真實存在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知道你是真實存在的
上一章下一章

(卷二)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