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曲:釋名

第一章 序曲:釋名

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五月一日。江西吉安。

這天,無官無職的文天祥正在家中閑坐,看着門外陰沉的天氣,想着比天氣還陰沉的天下形勢,心中鬱悶無比,然又無可奈何。

文天祥長長嘆了口氣,站起身倒背手,懶懶地踱着步子走出大廳,打算往玉帛山一游。剛到大門口,見幾個家丁正絡繹不絕地往廚房搬食物,且多為雞鴨魚肉,心裏覺得奇怪,平常家中雖則不缺吃穿,但遠遠沒有那麼奢侈。

文天祥招手叫過一個家丁,指着廚房門口問:“家中來了重要客人嗎?我怎麼不知道?”

家丁答:“沒有客人。老爺您忘啦?明天就是您的生日。夫人見你整天愁眉不展,打算為您搞個家庭生日會,藉此調節一下心情。因此吩咐下人們提前準備準備。”

文天祥這才想起,自己連日來情緒陰鬱,把生日這檔事給忘了。不過,他心中所愁,事涉家國,一個家庭生日會,恐怕並不能起到讓他愁眉舒展的效果。但既是妻子的主張,他也不能拂了她的好意,只好隨他們去。於是掉頭要走,打算繼續自己的玉帛山之游。

走過幾步,文天祥忽然想起一事,再次招手示意那位家丁近前。

家丁:“老爺有何吩咐?”

文天祥:“明天既是我的生日。朋友們送了什麼禮物沒有?”

家丁:“沒有。往年生日,老爺一概拒收禮物。您那些朋友都知你的秉性,今年也肯定不會壞了規矩。”

文天祥忽然古怪地笑了笑:“不行,今年必須得讓他們送禮物。”

家丁愣在當場。

文天祥轉身回書房,展紙提筆寫下四句詩,仔細折好,走出來交給家丁。

文天祥:“你立即快馬去一趟永新城,把這張紙交給蕭敬夫。他看了之後,明天自然會糾集所有朋友,來給我送禮祝賀生日。”

家丁還是愣在當場。

文天祥略為不滿:“趕緊去呀,傻站着幹嘛?”

家丁依舊不動,嘴裏甚至低聲囁嚅:“老爺,不是小的多嘴。過生日給朋友寫信催要禮物,這種事聞所未聞,實在於人情不合;況且,您生日就在明天,人家即便真有心要送點什麼,也來不及準備呀。您看這……”

文天祥哈哈大笑。笑完,拍拍家丁的肩膀:

“你放心,這份禮物雖然奇詭脫俗,但他們都不需要準備。你儘管去吧,及時把信送到蕭敬夫手上就行。”

家丁滿臉狐疑地走了。

當天黃昏,吉安府永新縣的蕭敬夫,正在書房讀閑書,下人送進來一份文天祥手寫的信箋,他當場展開一看,上面寫了四句詩:

客來不必籠中羽,我愛無如橘里枰。

一任蒼松栽十里,他年猶見伏苓生。

讀完嘿嘿笑了起來。笑罷,發現下人沒走,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蕭敬夫問:“還有什麼事嗎?”

下人:“文大人的家丁一再暗示小的,明天就是文大人的生日,此信是催要禮物的。老爺您看,時間比較緊急,需要我去準備點什麼嗎?吉安文大人家,離此處少說半天腳程,此事若拖到明天,恐怕來不及了。”

蕭敬夫哈哈大笑:“文大人確實是來索要禮物的,不過,這份禮物並不需要準備。下去吧,沒你什麼事。”

下人一臉懵逼地走了。

第二天清早,蕭敬夫與弟弟蕭燾夫一同牽馬,上路。剛出大門,管家上氣不接下氣地追了上來,並且一個箭步攔在馬前。蕭氏兄弟都很奇怪,這位管家一向行事穩重,條理清楚,幾乎沒幹過什麼莽撞之事;如此着急忙慌的場面,更是聞所未聞。

管家問:“兩位老爺是去參加文大人的生日會吧?”

蕭敬夫:“沒錯。家中鎖事,你就看着辦。”

管家不滿:“家中之事,我自會料理。可兩位老爺既是去給文大人慶祝生日,怎麼能兩手空空?大份禮物來不及準備,帶幾隻活雞活鴨或一壇酒什麼的,也算是一份心意呀。”

蕭敬夫笑了笑,從懷中掏出文天祥的四句詩,遞給管家:“我記得你認識不少字,看看文大人指明的禮物是什麼?”

管家歪頭看了良久,最後搖搖頭:“文大人明言不要‘籠中羽’,也就是不能帶雞鴨魚肉;可這‘橘里枰’是文大人的最愛呀。只不過,這個季節,上哪兒弄橘子去?文大人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

蕭敬夫笑得更大聲了:“看來你讀書只是個半桶水,根本不求甚解。‘橘里枰’是個典故,並非實指橘子,而是下象棋的意思。文大人生平最愛下象棋,所以他詩里言明,只需我去跟他手談一局,便是最好的生日禮物。懂了沒?”

說完兄弟兩揚長而去。管家在原地徘徊老半天,還是沒想通,不斷摸着後腦勺自言自語:

“哪有以下棋當生日禮物的?自古以來恐怕聞所未聞。真是一群怪人。”

五月二日這一天,天氣晴朗。蕭家兄弟分頭奔波,約齊了吉安鄉里所有來往較密的弈友,包括周子善、劉澄、劉沫以及前輩朱渙等十數人,於當天下午,大集玉帛山之溪,以弈棋為樂,共祝文天祥生日。

起初,溪邊擺了十幾副棋具,各自輪流捉對廝殺。後來太陽偏西,天氣漸熱,大家不勝酷暑,紛紛離開棋盤,脫衣下溪。文天祥弈興極高,忽然靈機一動,向友人們建議:

“下棋人生至樂,可惜岸上酷暑難當,嚴重影響思路。不如就在水面以意為枰,繼續行弈決勝負。大家覺得如何?”

眾人紛紛叫好。於是所有人拋棄棋具,全部下到溪水裏,開始下盲棋。

這是中國象棋史上最早的盲棋記載。而文天祥,就是象棋史上盲棋的發明者。

當天深夜,友人退去,文天祥仍然弈興不衰,遂展開筆墨紙硯,憑記憶錄下自己及友人們的精彩對局譜。

幾天以後,他又靈感勃發,總結友人們的對局特徵,繪製了一副“炮馬勝車”的殘局圖,因其靈感始於玉帛山,便將該局命名為《玉帛金鼎》。

據傳,文天祥也是象棋史上第一個創製殘局的人。

此後文天祥一發不可收拾,稍得空閑,哪怕是在戎馬倥傯之際,即靜心創製、或遴選精彩殘局編入《玉帛金鼎》之後。至1283年文天祥英勇就義之前,《玉帛金鼎》已成完整的殘局書譜,合計四十局,全部冠以四字成語,以最初的“玉帛金鼎”始,而以“單騎見虜”終。

單騎見虜,明顯源自文天祥在《指南錄後序》中記載的出使蒙元之事。以政治軍事融入象棋殘局,也是始自文天祥。

當時和後來的人們很難想像,弈棋在愛國志士文天祥的生命里,佔據了如此重要的地位。

眾所周知,早在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文天祥官江西提刑,平反陳銀匠冤案之後,被台臣黃萬石以“不職”論罷,將其逐出官場。

文天祥回到江西吉安老家,打算在玉帛山上修建一座別墅,以詩酒弈棋為樂,不久便開始動工。此後日日來往山中,朝往夕返。

然而,文天祥註定是個不能過閑散日子的人,此後近二十年間,他在官場上幾進幾齣,直到1283年英勇就義,這座理想中的別墅,始終沒有修建完成。

但是,他卻憚心竭慮完成了一部、很可能是中國象棋史上第一部殘局譜。做這麼一件看似與家國之難無益之事,難道真的是因為他的遊戲心態在作祟?

很顯然不是。怎麼都無法讓人相信,文天祥在與蒙元作戰之際,或單騎逃亡的日子裏,甚至身陷牢獄之中,還有心情去創製什麼棋譜。除非,它根本就不是棋譜。

是的,《玉帛金鼎》不是一般的棋譜,後來有很多人認為,其間埋藏着一樁事涉家國的重大機密。而這樁不得不融入棋譜中的機密之事,除了江西弈派的靈魂人物文天祥,當世沒有第二個人能完成它。且就當時而言,能夠從棋譜中索解、還原機密之事的,除了文天祥自己,不超過五個人。

在文天祥遇難近三百年之後,有一個人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文天祥最初寫《玉帛金鼎》所使用的那方硯台。此人指着硯台背後的銘文,對友人慨嘆,假如文天祥不是身陷囹圄,假如能夠索解《玉帛金鼎》的五個人沒有過早身死,那麼,宋元之際的歷史,很可能會改寫。

得到硯台的這個人,就是袁枚。你肯定聽過他的名字。因為他建造過一座別墅叫“隨園”,寫過一部書叫《隨園詩話》。

但從種種跡象看來,袁枚僅僅得到一方硯台,並沒有見過《玉帛金鼎》原本,他的慨嘆,僅僅出於對棋局效用的猜測,而且這個猜測一般人還難以置信。

事實上,文天祥就義之後不久,《玉帛金鼎》便消失不見,只留下一個名稱,在江湖上口耳相傳。

有人說,《玉帛金鼎》全本被文天祥的一個家丁埋藏一個秘密地方,那地方無人能找得到,即便找到了也進不去;還有人說,《玉帛金鼎》被拆成了許多頁,夾在文天祥生前的諸多藏書里,化整為零,散入民間。

另外還有一則傳說。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曾暗中派人到文天祥的家鄉吉安,查訪《玉帛金鼎》的下落,無果。此事正史並無記載,只在文天祥鄉曲中口耳流傳。據說忽必烈所派之人,不但沒見到《玉帛金鼎》的影子,連文天祥生前花了十數年卻一直沒建成的別野遺址都沒找到。

文天祥就義整整六百六十年之後,也就是公元1943年,有人在福州一個舊書攤上,見到某本舊書爛頁中,夾有《文丞相玉帛金鼎圖》。僅一頁,上面繪有一幅殘局,沒有註明具體着法。真假難辨,而且只有一局,數量上與傳說中的四十局相去甚遠。

此事並沒有引起轟動,也註定成不了佳話。只不過是象棋史上一段小小的八卦逸事。

《玉帛金鼎》殘頁再次重見天日,是在二十一世紀初葉。有幸見到這些殘頁、並最終走通這些棋局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逃學少年,他叫湯山。地點是在文天祥家鄉——吉安轄下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上。

湯山並不知道這些殘頁意味着什麼,但他的命運,卻因這些殘頁上記載的殘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生之路,拐了一個大彎,不可阻擋地滑向另一個方向。簡單而言,他目睹了幾樁因棋局而起的凶殺案,被黑白兩道的人物連環追擊,最後,他還無意中開啟了一扇時空之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玉帛金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玉帛金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序曲: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