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煤山不吉利,改名吧

第12章 煤山不吉利,改名吧

朝會結束之後,朱由檢旗開得勝興奮難耐,並沒有第一時間返回寢宮,而是興緻盎然地在王體乾的帶領下,遊覽整個紫禁城。

說來有些丟人,朱尤簡在現代時,沒有錢也沒有閑,竟連大名鼎鼎的故宮都沒遊覽過。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今天他第一次遊覽紫禁城時,還保持着新鮮感,看到什麼美景都感到心曠神怡。

而且想到整個紫禁城都是屬於他的,心情那就更加美妙了。

不知不覺,朱由檢一行來到一座小山坡前,遠遠看去,朱由檢朦朦朧朧中竟有幾分熟悉,不由脫口問道:“此山何名?”

王體乾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回稟陛下,此山在三百年前的元代,只是個小山丘,名‘青山’。我朝興建紫禁城時,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稱。永樂朝時,將開挖護城河的泥土堆積於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萬歲山’,又稱大內的‘鎮山’。”

朱由檢搖了搖頭道:“‘煤山’不吉利,‘萬歲山’犯忌諱,‘鎮山’太霸道,我看此山景色宜人,四季常青,不如就叫‘景山’吧。”

王體乾奉承道:“陛下英明,臣回去必曉喻宦官、宮女,以後就稱此山為‘景山’了。”

朱由檢頷首不語,其實王體乾沒有介紹前,他就猜測眼前這座小山坡便是日後自掛東南枝的煤山了。

遙想他在現代時夢見的那道吊在老歪脖子樹上的凄涼身影,朱由檢剛下朝時的意氣風發已經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便是夾雜着一絲恐懼的凝重。

“還有十七年,朕還有十七年來改變這悲慘的命運!”朱由檢握着拳頭,提醒自己任何時候不能得意忘形,要抓緊時間,把握一切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亦改變大明的命運。

“陛下想上山看看嗎?此時正值盛夏,煤……景山上的景色還是不錯的。”王體乾沒有察覺到朱由檢的異常,興緻勃勃的道。

“不必了,回寢宮吧。”心情沉重的朱由檢已經沒了半點遊興,只想早點回宮,思考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避免日後自掛東南枝的命運。

……

通過這些天的觀察,朱由檢已經可以確認一件事,所謂的東林黨、閹黨,其實並不像後人想像的那般龐大,畢竟此時之中國還沒有成熟的政黨,東林黨、閹黨別說跟組織嚴密的紅黨相提並論,連貪腐如家常便飯的青天白日黨都遠遠不如。

所謂東林黨,不過是魏忠賢、崔呈秀之流為了對付政見不合者,將他們打上東林黨的標籤,令得天啟厭惡他們,進而將他們或殺或逐。

所謂閹黨,同樣不是一開始就成為閹黨的,天啟朝黨爭最激烈時,東林黨人左光斗當眾放話曰:“若非同道,即為仇敵!”

這話實在是太腦殘太拉仇恨了,當此其時,東林黨一黨獨大,傳統的以地域區分勢力的楚黨、浙黨、秦黨、晉黨、昆黨全都被嚇壞了,為了抱團求存,他們紛紛聚集於魏忠賢旗下,藉助閹黨勢力,才能和東林黨分庭抗禮。

最後閹黨在天啟這位拉偏架的裁判支持下,戰而勝之,於天啟中後期,幾乎將所有東林黨人逐出朝堂。

朱由檢認為,內閣首輔黃立極,閣臣施鳳來、張瑞圖、李國普等人,並不是唯魏忠賢之命是從的閹黨,而是和魏忠賢合作的同盟。

可歷史上的崇禎卻一股腦兒把他們定為閹黨,然後將他們驅逐出朝堂,請出東林大佬韓爌擔任內閣首輔,並讓東林黨人佔據朝堂大多數席位,形成“眾正盈朝”之勢。

然後在東林黨人的忽悠下,崇禎為了一個“仁君”的虛名,廢棄礦監稅、工商稅、海貿稅,以致於國庫空虛,不得不對農民加田稅加三餉,導致民變愈演愈烈,最後淪為亡國之君。

“決不能讓東林黨上位,黃立極、施鳳來等閣臣雖非名臣,節操也不怎麼樣,但他們至少能服從朕的命令,願意為國家效力,朕必須支持他們,讓他們把位置給佔住了。”

朱由檢當然知道,在明末這個比爛的時代里,東林黨的道德品質是遠比閹黨高潔的,但東林黨罪大惡極的一點便是治國無能,大用他們,自掛東南枝就指日可待了。

而所謂閹黨的文官們,道德品質比東林黨差多了,李闖打進北京城,最先投靠李闖的便是閹黨的文官們。

但是閹黨文官雖爛,好歹他們還能有效地治理國家呀,所以朱由檢很快就做出決斷,所謂使功不如使過,黃立極、施鳳來等閣臣都是有污點的大臣,他們被東林黨打為閹黨,想必心中肯定是惴惴不安的,深怕東林黨上位之後對他們反攻倒算。

如此一來,他們只能團結在朱由檢周圍,牢牢抱住朱由檢這條金大腿,才能保住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甚至繼續掌握朝政大權。

而朱由檢有了黃立極、施鳳來等閣臣的支持,便可假借他們的名義行改革之實,建工廠,興教育,強科技,練新軍,收商稅,開海貿,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一步一步,把大明朝從深淵裏拉回來,並走上工業革命之路,與當時正處於航海大時代的西方白畜們爭鋒。

……

外朝方面,朱由檢確立了拉攏閹黨、中立黨繼續打壓東林黨的政策后,很快又開始琢磨起內廷來。

從這些天的表現來看,朱由檢已經確認,魏忠賢果然沒有謀朝篡位之心,天啟死後,魏忠賢對朝政的興趣亦大不如前,能求得一個善終,估計魏忠賢就能滿足了。

原本朱由檢是想向起點穿越崇禎文的同僚們學習,利用魏忠賢來打壓東林黨的,但是他很快又想到一個可能,倘若魏忠賢一直在朝的話,那麼東林黨就會發起無休止的政治鬥爭,誓要將魏忠賢趕出朝堂為止。

如此一來,東林黨和閹黨勢必重蹈覆轍,陷入永無止境的黨爭之中,哪裏還有人來為他做事啊!

“朕要施行改革,朝堂就不能大亂,看來魏忠賢得暫時下台了,崔呈秀、田爾耕這閹黨兩大鐵杆也得趕出朝堂,只要沒了這三大靶子,想必東林黨人會安靜下來,好好為國出力吧。”

說實話,東林黨雖然在後世被罵得狗血淋頭,但朱由檢亦認為,在這個比爛的時代,一部分在歷史上已經證明過忠誠的東林黨人,還是值得一用的。

後世人之所以有東林黨人大批投降清廷的印象,其實有失偏頗,皆因時任東林黨魁的錢謙益影響力太大,再加之“水太涼”的名聲臭不可聞,以致於後世許多人把東林黨視為明朝滅亡的主因。

在錢謙益投清之前,其實東林黨人可謂節操滿滿,要麼臨危一死報君王為崇禎殉葬,要麼南下輔佐南明君主繼續抗清,鮮少有東林黨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投清的。

但錢謙益投清之後,大批東林黨人這才節操落地,掙脫了道德枷鎖,爭先恐後地投入我大清的懷抱。

從這點來看,錢謙益留下千古罵名還真的不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大明當崇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大明當崇禎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章 煤山不吉利,改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