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帝王膝下子嗣薄 貪功祖父獻金孫
如今大周皇位上坐的是泰安帝,乃是大周開朝以來第三代帝王,從小接受大學士教導,帝王該有的文治武功權謀心術都學的不錯,本人也勵精圖治兢兢業業,稱得上是位好皇帝,只是他如今心中大業不是征討南方的陳國和梁國完成朝廷大一統,他的當務之急是讓太後有個孫子,讓朝廷有個儲君。
泰安帝時年二十有五,膝下空虛,後宮不說佳麗三千,也繁花似錦,卻連個公主都沒有,要不是早年有妃嬪懷胎小產,朝臣幾乎要懷疑皇帝的生育能力了。
大周建朝不久,皇帝無後是動搖國本的事情,與其他皇帝被御史勸諫切勿沉迷女色荒廢朝政不同,泰安帝日日被朝臣催着澤被後宮綿延子嗣,甚至太后都說,如果皇帝到而立之年還未有子嗣,宗室和朝臣可能會擇旁枝宗室子入繼帝后膝下作為嫡長子,萬一過繼了子嗣後皇帝又有親子出生,可有的飢荒打了。
泰安帝日日被前朝後宮催着,也有些急躁,只是這子嗣之事哪裏是急得來的,泰安帝多次請惠國方丈進宮說話,惠國方丈只言子孫緣分未到,急不得,但他日前再次進宮時,卻言及紫微星旁有一對小星閃爍,他掐指一算,這是為皇室添福的貴人到了。
泰安帝忙問貴人在哪裏,惠國方丈卻捋須搖頭:“貧僧不知是誰,卻猜到了大致模樣,民間有說法,有那家裏求子不得的人家,便抱了親戚家的孩子來家裏養幾天,便能引來子嗣,我想那對小星便是上天的指引,陛下可在宗室皇親家裏尋一對年紀相仿的童男童女,年齡在一至五歲之間,需得健康活潑的,放進中宮撫養,直至他們引來陛下的子嗣。”
惠國方丈是惠國寺的住持,原本該是弘揚佛法為國祈福的,但從開國起,幾位皇帝都尤其信任惠國寺的高僧,把欽天監撂在了一邊,一有點什麼不順遂的都找惠國方丈,惠國方丈被他們煩擾得無心念佛,如今連夜觀星象的話都說出來了,好歹先堵他一陣子。
泰安帝和太后都對惠國方丈的話很是信服,翌日早朝時皇帝便在朝上說了這話,家裏有適齡的孩子的人家,都動了心思。能把孩子送進宮裏撫養,常伴帝後身側,無論男女,總是有數不盡的利處,但伴君如伴虎,萬一把孩子送進去了,過了幾年卻沒有給皇室帶來子嗣,屆時陛下發怒,豈不是給自家招禍嘛!
這事兒有利有弊,真正心疼孩子的人家,或是圖穩的,都不會沾手這事兒,但總有那麼些利欲熏心貪功冒進的,有在皇帝跟前挂號的機會,說什麼都不能放過。
東海郡公就是這其中一員,他沒有實職,是不能上朝的,但這事下朝後一傳揚,京里都傳遍了,東海郡公立刻就想到了自家三房的一對龍鳳胎孫兒,說什麼要一至五歲的靈童進宮招福,還有比他家的龍鳳胎更有福的么?
東海郡公打着這個主意,也沒有同家裏人商量,徑直就拎了兩盒點心去找宗正禮親王說話了。想撈這功勞的還不少,都是些落魄的皇親國戚,但東海郡公家龍鳳胎的噱頭確實壓過了其他家孩子,要說天降靈童,你們這些人家的凡夫俗子怎麼比得上我家的吉兆祥瑞?
禮親王也沒當即應下,只說進宮請示陛下和太后,東海郡公卻已經把這當成名額當成自家的了,回家之後就召集了全家人來開大會,着重叮囑了三房把龍鳳胎帶來。
瑞三爺和三奶奶只當是二老念叨孫子孫女了,也不做多想,帶着孩子就去了,進了堂屋后滿噹噹一屋子人,郡公叫了奶娘抱龍鳳胎來看,看到一對金孫笑得見牙不見眼。
“爹,什麼好事兒呀,笑得這麼高興。”
東海郡公特意去金玉閣打了一對金鎖來,給一對金孫掛上,一邊道:“好事兒!是你們三房的好事兒,更是咱們全家的好事兒!”
屋裏眾人被他說的心痒痒,哄着他快說,東海郡公被奉承夠了,才將這等好事說了出來。
“咱們家的哥兒姐兒要有大造化了,老三媳婦,你好生準備着,缺了什麼儘管問你母親,待宮裏來了旨意,便將孩子們送進宮裏去。”
在東海郡公看來是天大的好事兒,三房夫婦倆卻沒法開心,“爹!您怎麼也不同我們商量一下,就將圓圓阿暖的名字報上去了呢!他們還不知事,送去宮裏做什麼,咱們家的男兒沒本事掙前程,倒讓兩個小娃娃去謀利,我……”
瑞三爺雖沒什麼本事,疼愛孩子的心卻不差,要與剛滿周歲的子女分離,他也不願意,他們家也不是窮的吃不起飯了,縮減一下開支,怎麼就要用兩個孩子去謀前程呢!萬一兩個孩子進宮住了幾年,皇室卻沒有添丁,惹了帝后遷怒怎麼辦!
“你什麼你!你有本事去謀前程?沒有就別阻着你孩子自個兒博前程!家裏這個樣子,能和皇室掛鈎還奢求什麼,這又不是什麼壞事兒,兩孩子進宮是去鍍金的,你叫嚷什麼!”
被父親這麼一堵,瑞三爺梗的說不出話來,他也是個混不吝的,張嘴就來,“爹要是有本事謀前程,哪裏用得着我們子孫去拼搏?您生了這一大家子人,倒要讓我襁褓之中的孩兒去和宮裏貴人討好?圓圓和阿暖不去,您這麼多孫子孫女,誰愛去誰去!”
“你個不孝子!”東海郡公氣的要拿拐杖砸他,被身邊一干人攔住了,小孩子們見祖父叔伯打鬧起來,嚇得躲在母親懷裏哭,郡公夫人狠拍桌子,“都別鬧了!也不怕讓小輩們看笑話!幾個媳婦先帶着孩子們下去,別嚇着小人兒。”
三奶奶帶着孩子們下去,臨行前淚眼朦朧望着丈夫,希望他能保護好孩子們,不要送孩子們去那吃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