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十二聯軍,合服風暴(六)
接着獨孤飛雲又招待風無痕去泡溫泉,一邊泡一邊問他,“你看江湖這麼好,何必留在朝堂呢。”
風無痕心想,不是江湖有多好,而是有錢才最好。
無論如何,風無痕被獨孤飛雲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在秦川住了下來。
住了段時間,風無痕卻發現獨孤飛雲別有用心。
某日,風無痕與獨孤飛雲促膝而談。
獨孤飛云:“雖然我賣了地,但周圍有六七百戶佃戶仍舊和我們家有契,死也不肯解約。你諳熟律法,一定知道如何處理。”
“你懂的,我父親當年買下她們乃是死契,唱念做打,婚喪嫁娶,原主一概不管。我欲為這群小媽找個歸宿,卻不知該如何着手。”
風無痕:“小少爺,你若庄中缺個管家,可以聘任,至於工錢,你願意出多少?”
“工錢?”獨孤飛雲笑道,“你給自己開支便是。”
風無痕問:“莊子是你的,我怎麼開支?”
獨孤飛云:“上次我生辰時咱們一起喝酒,我讓你給我簽了個契……你可還記得?”
風無痕:“當時醉得厲害,只記得你說那是給我的賀禮,迫我非簽不可。”
“契上寫着,如今你已是獨孤山莊的主人。這些事情都跟我沒有關係了。”獨孤飛雲笑嘻嘻地抱着他的劍,跳到了隔鄰的大石頭上。夕陽照着他頎長的側影,風無痕看得牙痒痒。
風無痕問:“還有一個問題。”
獨孤飛云:“你說。”
風無痕問:“既然這是我的莊子,為何還叫獨孤山莊?”
獨孤飛云:“你喜歡的話,明天就改名風家莊。牌匾你喜歡用和田玉的,還是紫檀木的?叫人去倉庫找一找,應該都還存了一些。”
“獨孤飛雲!”風無痕拔劍。
獨孤飛雲轉身一招飛燕逐月欺了過來。
風無痕招招對拆。
獨孤飛雲的劍術世間罕見,但風無痕自創的破穴功夫背後,乃是對人體經脈骨血無比諳熟的理論支撐。
兩人一個飄逸迅敏,一個精準乾脆,每每切磋都不分軒輊,更能互為進益。
今次亦是一樣,對拆三十多招之後風無痕借一招遠揚之勢離了戰局。
“我賺你來江湖,料理我的家事是我不對。”獨孤飛雲軟語相求,“但我一心只有劍術,的確不想理會這堆破事兒。人生在世,又都有不能丟棄的責任。能遇見你,是我的福分。”
風無痕輕嘆了一聲:“我之所學,於天下無功。我之所長,於世道無益。只有在你莊子上幫忙的這幾年,過得踏實快活。我知道你待我赤忱,我遇見你,也很高興。”
獨孤飛雲卻道,“誰說你一生所學無用了?咱們改天便以山莊人馬為根基,在秦川創個風雲劍派,在武林中打出一番名頭來!到時候世路上有什麼不平,江湖中有什麼不義,便如那匣中之劍爭鳴,躍起而斬惡龍,瀟洒快意,又不負天下,多好。”
“哈……”風無痕搖頭,“風雲劍派?太拘泥於你我二人。此地乃是太白山脈中的一段,不如叫太白劍派。”
“好啊!太白劍派,大氣。”獨孤飛雲笑道。
風無痕點了點頭,道:“到時候呢,你的那些佃戶家僕,都隨着我們來習些防身劍法;莊上的歌姬們也可習練內功來禦寒。你家倉庫里的錢就拿來蓋房子,蓋多多的房子,築高高的劍碑。”
“不錯不錯。”獨孤飛雲笑彎了眼睛,“你教習劍法,你蓋房子,你築劍碑。反正我只負責修習劍術,別的都靠你。”
風無痕:“哈,太白劍派何時成立?”
獨孤飛云:“那……擇日不如撞日吧,今日就是太白劍派落成之日。”
風無痕一驚,“我靠……你在跟我開玩笑?”
獨孤飛云:“不開玩笑。”
第二日,獨孤飛雲從倉庫里選了一副最貴的玉石牌匾掛上,匾上刻着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太白劍派”。
太白劍派落成之後,所謂劍派跟原來的也沒什麼差別,就是家僕歌姬佃戶百姓人人習劍,有了奔頭,大家都開始高興了起來。
獨孤飛雲擅創意,風無痕知基理,兩人教起旁人來倒是有板有眼,但真要訓練出一流高手,還需時日。
人人習劍,劍便不太夠用,倉庫中自有名劍,獨孤飛雲就拿出分給眾人使用,他本不在意劍之貴賤,也是按照長短輕重隨手分配而已,之後卻起了禍事。
有人覬覦那些名劍的價值,趁夜偷盜;卻被旁人發現,纏鬥了起來。
風無痕與獨孤飛雲趕到之時,數十具屍體橫陳雪上,鮮紅刺骨,場面極為慘烈。
有風無痕火眼金睛在,很快就分辨出這十數人乃是相互廝殺,為劍而死。
獨孤飛雲一怒之下,將庫內數百把歷朝名刀名劍全數取來,沉入了冰池之中。
之後還專門從大宅子裏搬了出來,住到劍池附近,意思很明顯:還有人想要盜劍的話,先打敗我再說。
風無痕:“那剩下的徒眾們不就無劍可用了?”
獨孤飛雲性子倔強:“沒有劍,我自己鑄。”
冰池之水嚴寒極冷,獨孤飛雲曾與風無痕切磋,尋常鐵劍放在池畔會很快包上一層冰凌,不知何故。
但對戰時若以內力維持冰凌形狀,可千變萬幻,更可促使弟子內功增長,極有好處。於是在最初獨孤飛雲鑄劍技術不佳,打造出的劍身坑坑窪窪時候,便以此方法訓導徒眾,生生地逼出了太白門下除了快劍之外,還能有深厚的內力修為。
後來,獨孤飛雲鑄的劍就越來越好了。
那個池子從前主產冰魚,風雲二人常以冰蠶為餌釣來吃。
如今一大堆鐵鏽扔了下去,冰魚變得更為肥美。
風無痕的表妹方玉衣,就是被冰魚吸引來的。
方玉衣是北宋第一也是唯一一名女仵作,常年扮作男裝走動。
當時年紀不小,被識穿裙釵身份,引來不小的非議。
家中二老雖願支持女兒專長,卻擔心她嫁不出去,整日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