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麒麟盜經
?聊齋先生說到此處,忽然大大的沉吟起來,似有萬千語言要說,卻不知道從何說起。他抬眼望向那無窮的黑暗,眼眸閃着晶亮的光芒。吳真心中忽然一動,心道,恐怕蒲松齡將要說出的話,必然驚天動地,不然怎麼當得起是他口中所說的大事。
於是,吳真問道,先不要說那些大事,我既然是異家新一代的做傳人,我特別想知道,您老人家作為做傳人,有朝一日百年之後,是鬼,是仙?想必狐君既然把春秋筆交給您,如此大的信任,您一生做傳,難道就沒有學得成仙了道的法門?
本來說到大事,讓聊齋先生很是難以開口,如同要把千鈞重擔忽然壓到一個小孩子的肩頭,是如此殘忍又是如此無奈,沒想到吳真岔開話頭。
聊齋先生道,既然想見識一下我的本事,不妨讓你開一開眼界。
蒲松齡忽然來了興緻,口中朗聲吟道: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仙字出口,雙袖一抖,只見光明之外,剎那間閃過一絲強光,陡然化作萬千光線,向黑暗中的萬千野獸劈去,萬千野獸則化作一片片飛灰,在漫漫長天飛舞,光明向黑暗一步步逼去,如在彈指間,黑夜跨越到白晝。
吳真心中大喜,這不就是道法中常常提到的“化晝法”么?
吳真小時候聽到故老相傳,早在唐朝,元稹為御史,有一天傍晚,白樂天攜一道人來訪,元白是知己,三人在花下小酌。
元稹嘆息道,你我二人都是詩人,本來我花園中百花盛開,正好借得白兄的大作,歌詠一番,可惜啊,可惜,花時已過,只有一鉤殘月相照,未免掃了雅興。
白樂天笑道,元兄,這有何難。說著,眼睛瞥向坐陪的道士,道士眼含微笑,捻須,望向天空,深深一揖,說道,月宮仙子,小道無禮了。
說完,道士雙袖一揮,園中大放光明,如太陽普照大地。
元稹大奇,急忙請教道士大名,原來他就是著名的高道戴天山。
也就一盞茶的時間,百花逢得光明,紛紛開放。花氣襲人,元稹雅興大發,作詩詠嘆曰:花時同罪破春愁,酔折花枝做酒籌。當天,三個人舉杯痛飲,欣賞着夜晚難得盛放的百花,花香酒香,不亦快哉!
吳真翻身跪倒,向蒲松齡懇求道,希望老先生傳授道法,願意拜您為師。
聊齋先生道,“化晝法”只是小術,並不是成仙了道的煌煌門徑,但是,你作為新一代的做傳人,將要面對人間的險惡,沒有法術傍身也難以保全,更何況完成狐君交託的使命。出銅鏡前,我一定會教你。但我絕不是你的老師,你的老師另有其人,他早晚會在關鍵時刻出現。
現在我把那件驚天大事說給你聽。
道家老祖騎一頭青牛向西而行,意在出函谷關。一路無事,老子雖然傳大道於世間,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無人認識老子本尊,只當是一個枯瘦的老頭子。
當時關令尹喜頗學得些望氣的本事,忽然見紫氣東來,曉得有一個不世出的大聖人將來到函谷關。果然尹喜窺破了老子的聖人真面目,怎麼能放過這個難得的機遇。要求老子留下胸中翰墨,所以世間才有了《道德經》。老子既然收了關令尹喜,就帶尹喜一路出函谷關,過散關,入甘肅,經游天水、隴西、臨洮、蘭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隴西邑,落戶臨洮,最終在臨洮東山“飛升”。尹喜一路跟隨,得到了老子的真傳,承繼了老子的衣缽。
尹喜此行,有一個大大的疏漏,就是將老子《道德經》留在了函谷關。誰也沒有料到,卻招來了一個大大的偷書賊。
吳真問道,那偷書賊是誰?
麒麟大帝!
這麒麟大帝又是怎麼個來頭?
聊齋先生道,你可曉得“西狩獲麟”這件事?
吳真搖頭,心道,我從高中就輟學,《論語》只記得淺顯的“學而時習之”,“西狩獲麟”這樣的事怎麼知道。
聊齋先生道,魯哀公14年,孔老夫子已經71歲,這一年的春天,魯國的君主在鉅邑打獵,叔孫氏的一個從者獵獲了一個四不像的野獸,沒有一個人認識這是什麼動物。於是把這個野獸帶回了家中。孔子聞訊跑去看,可嘆的是野獸已經被殺死。夫子見這頭野獸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正是麒麟,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
孔子悲痛的和人說道這就是麒麟啊。像你這樣仁善的獸,你為什麼要來這裏啊?你為什麼要來這裏啊?夫子哭得無比的悲痛,嘆息道,“生非其時,吾道窮矣”。這件事後來被夫子寫進《春秋》,就是西狩獲麟的故事。
兩年之後,夫子仙逝。
吳真問道,夫子為什麼痛哭?
聊齋先生道,夫子與麒麟密切相關,相傳夫子出生之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裏“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夫子死前再見麒麟,內心定然想,麒麟是瑞獸,紛紛亂世,瑞從何來,麒麟卻現身;紛紛亂世,禮崩樂壞,對麒麟刀劍相向,世人無知無識,無言無心,生生將性情溫和的麒麟殺死。夫子痛惜麒麟,回看自身,棲棲遑遑凡數十載,沒有機會施展抱負,沒有機會再現周朝的禮樂,所以夫子痛哭。
麒麟本來就是上古的神獸,與“鳳、龜、龍,謂之四靈”,雖然被殺死,卻為“素王”秉筆直書於《春秋》,得到聖光的護持,居然一靈不滅,修成妖孽。
紫氣東來,不光尹喜知道有大聖人將出函谷關,麒麟修鍊成妖孽之後,也能望氣。但是它身為妖孽怎麼敢接近道祖老君,只是垂涎於《道德經》。於是趁着尹喜陪老子出關,偷偷潛入函谷關,偷走《道德經》。更做妖法,放起一把大火,火焚尹喜府。老子手書《道德經》從此陷入麒麟之手,數千年修鍊,如今成為麒麟大帝。
吳真問道,麒麟偷走《道德經》,那現在傳世的《道德經》是真本、假本?
聊齋先生道,文字上固然沒有變化。原來這個關令尹喜聰明絕頂,過目不忘。老子手書《道德經》之後,尹喜每天念誦,早已刻在心間。等他回到函谷關,知道火焚尹府,金銀財物燒也就燒了,可惜的是手書《道德經》。怎奈自己剛入道門,回天無力。只好憑記憶再寫《道德經》。
後來尹喜得道,為什麼不追殺麒麟?
問得好問得好。原來當日麒麟偷得《道德經》,立刻躲起來修鍊。尹喜得道,自然知道了麒麟盜經,但是修道的麒麟,無一惡事。尹喜也就不再追殺。況且麒麟躲的地方,非常特別,讓尹喜下手除掉麒麟變得非常不便。
躲在哪裏?
麒麟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