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急轉彎
為大工匠
第一章人生急轉彎
又是一年高考季,與日俱增的考生,如火般備考的熱情,這情形多麼似曾相識。想到這,蘇情不自覺得眼泛淚光……
“情兒,再喝一口粥,別緊張,正常發揮就好。”蘇情媽媽在一旁叮囑自己的女兒。
“媽,我吃飽了,咱們走吧。”蘇情乖巧的放下碗筷,心裏的小心臟緊張的亂跳。
“孩子說的也對,高考可不能遲到,路上萬一堵車啥的呢。”蘇情的大娘說道。
這位大娘是蘇情大姨的朋友,蘇情家在市郊,她和媽媽本打算每天早上坐兩個小時客車趕往考場,因為捉襟見肘的家裏根本承受不了賓館的費用。蘇情大姨聽說了覺得不妥,就和自己的朋友聯繫讓蘇情她們娘倆借住在自己的朋友家。
聽了大娘的話,蘇情和媽媽趕緊準備出門,就在門鎖“咔噠”響起的時候,大娘又囑咐了一句:“情兒啊,你可得好好考啊,你媽你爸這麼多年多不容易啊……”
大娘後面說的什麼,蘇情根本就聽不見了,因為大娘的話準確無誤的點在了蘇情的死穴上。
蘇情的媽媽心裏暗叫不好,因為她了解女兒心思重,家裏的困難一直是女兒最在乎的事情,女兒很可能會因此緊張,她禮貌的和大姐告別就領着蘇情出門打車去了。路上,蘇情媽媽努力的分散蘇情的注意力,可這一切顯然是收效甚微。
到了考點門口,蘇情只覺得一口氣堵在嗓子眼兒根本就無法呼吸,身體更是不受控制的癱軟蹲在地上。蘇情的好閨蜜任小桐趕緊扶住她,可是蘇情就是站不起來。眼見着大門已經打開,驗好准考證的考生魚貫而入,蘇情的媽媽衝到女兒面前:“情兒,你幹什麼來了,你不是來考試的嗎,你這是幹嘛哪?”媽媽的話讓蘇情一下子驚醒,她緩緩的直了直身子,任小桐順勢扶着她走進了考場大樓。
然而,坐在桌子面前的蘇情大腦還是空白的,她的腦海中不斷閃過父母揮汗如雨的畫面以及被人追債還錢的卑微,她的眼淚簌簌的掉在捲紙上。儘管她再三調整思路,第一科她的強項語文她還是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實際水平。
接下來的幾科,蘇情更是亂了陣腳。按說,今年的試題難度並不高,可是自己就像患上了失憶症,什麼都不會了。更好笑的是,今年的高考居然漏題了,連她這樣的草民都收到了英語閱讀的答案和作文範文。
走出考場的那一刻,蘇情只覺得天已經塌了。
事實證明,蘇情的分數果然遭遇了滑鐵盧。媽媽崩潰的日日以淚洗面,蘇情也連着幾天不吃不喝,家裏的氣氛壓抑到令人窒息。
其實這也難怪,蘇情的家在油田,這裏人的經濟來源都是圍繞着石油開採工作,也就是所謂的石油工人。然而,蘇情的爸媽都是副廠的工人,主要是服務油田為主,雖不是正式工人,但是待遇還不錯。
好景不長,2000年的時候上頭突然下來文件,鼓勵石油工人買斷工作自主創業。說是自願,其實只針對於正式工人,像蘇情爸媽這樣的不在編工人情況就截然相反了。
蘇情的爸媽被自願的領了十萬元,從此以後,與企業的關係便一筆勾銷了。那一年,蘇情小學還沒畢業。
在這樣一個沒有土地經濟又不十分發達的地方,蘇情爸爸想不到更好的出路,他在郊外承包了魚塘養魚。水裏求財顯然並非易事,家裏的錢很快見底還欠了外債。蘇情記得家裏最難的時候,爸媽沒有錢買飼料,兩個人下到臭水坑裏去撈浮萍,割蘆葦,蚊子把媽媽的後背咬紅了一片。媽媽甚至為了丟了二十元錢,坐在家門口嚎啕大哭。以前常和家裏走動的親戚一下子都變了臉,甚至還有人動不動就拿着欠條上門追債說風涼話。蘇情讀初一那年,就被大姨家的表哥堵在門口大聲喊着:“讓你爸爸還錢。”蘇情委屈的哭了,但她卻沒和任何人說,她心裏想着,總有一天我要你們所有人向我的爸媽道歉,而高考自然是她“復仇”的唯一方式。
現在,她居然變成了壓倒爸媽的最後一個稻草,這樣的結局讓她甚至想到了自殺。
一個傍晚,蘇情躲在被窩裏哭泣,爸爸不知什麼時候走了進來:“閨女,這才多大事啊,來來,出來吃飯,什麼事爸爸都能幫你解決。”聽爸爸這麼一說,蘇情哭得更厲害了。
“閨女,如果你不死心,爸爸再供你一年,你去復讀,爸相信你的能力。如果,你不想復讀,這有一所油田內部新開辦的專科學校。咱就報這個學校,三年後還能給你分配工作。要不,你讀了二本工作也不一定好找,再說你走的太遠,爸媽也不放心。”爸爸冷靜的坐在蘇情旁邊給她分析解決的辦法。
蘇情對爸爸說:“爸,我聽你的,我去念專科。”
嘴上雖然說著接受,蘇情的心裏還是很不是滋味兒。作為尖子班的一員,她雖不是什麼佼佼者,但也不至於淪落到去讀專科啊。可是想到媽媽那悲傷又氣憤的面容,蘇情不僅發怵更多的是自責。媽媽是個要強的女人,生活的磨難讓她華髮早生,比同齡人憔悴的多。蘇情心想,自己還是早點離開家吧,這樣也許媽媽看不見自己,也就不會那麼上火了。
時間一點一點的熬着,蘇情聽到身邊的同學都陸陸續續踏上了求學的道路,她的心裏五味雜陳。
終於,當本科院校都錄取完畢了,她收到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沒有驚喜也沒有希望,一切都顯得順其自然。
不過,蘇情的爸爸還是很高興:“閨女,要上大學了,爸爸得慶祝一下,咱就不去飯店了,咱自己在家裏慶祝一下。”
蘇情苦笑了一聲,自打家裏出事了以後,爸媽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朋友了,來的都是家裏的實在親戚,場面雖不豪華卻很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