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成仙成道 身份成謎
歐陽雲生指着照片上的賽京生問:“他是誰?你什麼時候拍得他?”
胡友文看了一眼道:“他就是碑文研究會的會長屈速朽先生,平時他戴着漁夫帽和墨鏡,輕易不以真面目示人。當他聽說我認識你之後,就說你在T城赫赫有名,讓我務必你來幫他們鑒別‘扯淡碑文’。我說歐陽雲生這小子驕傲得很,人又忙,我二人雖然關係夠鐵,但也不敢打包票百分之百你。於是他就摘下帽子和墨鏡,請我給他拍了一張正臉的照片。他說這是為了表示他請你去的誠意。”
歐陽雲生心想:什麼誠意,什麼屈速朽?這就是借胡友文之口,告訴我他賽京生沒死。什麼扯淡碑文,我看這一切就都夠扯淡的了。不過,他這招兒可真管用。我還真不得不去。
心中雖然打定主意,嘴上仍不忘了和胡友文鬥嘴:“咦,我不是歐陽兄嗎,怎麼變成歐陽雲生那小子了?還有我什麼時候驕傲了?又什麼時候和你夠鐵了?胡兄啊胡兄,我發現你到T城以後,別的沒學會,心機可深了不少。什麼人前一套、人後一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吹牛忽悠,亂攀關係,陰奉陽違都學會了。反倒是在印尼時候的淳樸,一點兒也沒剩。”
胡友文諂媚地笑笑道:“我這也是入鄉隨俗、入鄉隨俗。”
歐陽雲生第二日沒課,便和胡友文一起去了碑文研究會。碑文研究會設置在英租界中的一處極其偏僻的角落裏,平日裏並沒有人,只有一個老孫頭兒看門。屋中陰暗潮濕,灰塵升騰,老孫頭兒告訴他們,碑文研究會的學者們平日裏並不坐班,有活動了才來這裏開會討論。會長屈速朽倒是每日中午來一次,歐陽雲生在椅子上一坐,道:“既然來了,我們就等等會長。孫大爺您忙您的。”
老孫頭兒答應着下去了,過了一會兒,端上兩碗粗茶來。歐陽雲生問道:“這裏有沒有扯淡碑文的資料,我趁着等會長的功夫研究一下。”
老孫頭兒從角落裏堆積如山的紙堆里抱出一沓子材料,道:“這些都是,請先生慢慢研究。”
歐陽雲生翻看資料,才弄明白這“扯淡碑”確實存在,是河南淇縣名勝之一,不是後人修建惡搞的。碑身高大,碑座結實。碑首上端一行橫字“再不來了“,下面是兩個醒目大字“扯淡“,都是今日的說法,非常的摩登現代。石碑雖是古物,碑文上卻是今言,又確實是碑文一體,早已刻制而成。如此奇怪的現象不知是巧合還是穿越,於是就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關注,扯淡碑也就變得赫赫有名起來。“扯淡碑”還有一個離奇之處在於墓碑無墓主人姓名,只是自稱泰極仙翁水木氏。無立碑時間,碑文藏頭露尾,撲朔迷離。
歐陽雲生仔細那碑文,全碑共刻111字,除了“再不來了“,“扯淡“等戲謔的今言之外,兩側各有聯語一幅。右刻“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鬼神不欺貧“,左刻“有人問我修行法只在虛靈自然間“,全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和古碑文的風格搭不上半毛錢關係。
胡友文也讀了三遍,一點兒也沒看懂。納悶地問道:“歐陽兄,這碑上寫的是什麼意思?”
歐陽雲生道:“雖然這碑文都是大白話和現代語,但穿插了很多史實在裏面,也難怪你一個外籍華人讀不懂,我講給你聽啊!第一句話的意思是:我仙翁是燕人,隱藏青龍之姓氏。明末甲申年,我來到雲夢山修道成仙。就是說立碑人的祖上是河北直隸一代的人,應該是貴族,因為低調,所以隱藏了自己的姓氏和高貴的血統。於明末甲申年來到這雲夢山修道成仙。”
胡友文圓睜一對小眼睛,驚恐道:“啊!這碑文是一個神仙寫的嗎?”
歐陽雲生搖頭道:“我也不知道,反正立碑之人的口氣不小,看樣子身份也很尊貴。至於真得成沒成仙,那就是千古之謎了。也許他是在故作瀟洒或吹牛也說不定。再看第二句,意思是此人的事迹已詳細載入史冊,就像他的姓名一樣不敢再多說了。這人說自己是名人,史書上早已記載過了,有名到自己都不敢公佈自己的姓名。”
胡友文搖頭道:“這人真是自戀。”
歐陽雲生點頭:“正是,連你都看出來了。第三句是說,他生來不講自已的年齡,也沒有誰考證他活了多大了。突然有人說:你已經一百四十四歲了。我很愕然,但最終還是回答說:是的。怎麼樣,這句話的意思明確極了,不用我再解釋了吧?”
胡友文滿臉崇拜的神色道:“他真是仙人,要不怎麼可以活一百四十多歲?”
歐陽雲生卻不信,道:“也可能只是個愛吹牛的謊話精。最後一句是說他已經四大皆空,成了一名道教徒。但他很清白高尚,整天與琴棋書畫相伴。如今已成抱病老人,今立此碑。他沒有辜負上天的期望,也沒有辜負人民的希望;沒有欺騙鬼神,也沒欺騙貧苦百姓。有人問他修行的方法,其實也沒有什麼竅門,只在虛靈自然間。救助善人是最快樂的事情,我再不來參與爭名爭權相互廝殺了。這句話你也應該看得懂,整部碑文全部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看來這人是於生前給自己撰寫碑文。”
胡友文怒放着小眼睛和大嘴,好奇地問道:“那麼這碑文究竟是誰寫的呢?”
歐陽雲生道:“你提的真是好問題,就是一點兒腦子都沒動。若是碑文研究會知道這碑文的真正作者是誰,還請這些專家學者和我來幹什麼?”
胡友文受了他的數落,不敢再多嘴,坐在一旁悻悻地喝茶。歐陽雲生又翻閱了一些專家學者撰寫的論文。有人說刻這碑文的是姓沐之人。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進京,崇禎皇帝弔死萬歲山,沐氏奪命逃到淇縣雲夢山棲身,伺機東山再起,他活了144歲也未能如願,因而悲觀厭世,臨死前寫下“扯淡,再不來了“六字。另有考證說是崇禎皇帝的墓碑。崇禎皇帝弔死萬歲山是一個假象,他趁機逃到淇縣雲夢山隱居,后死於淇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