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卷一第一百四十七隴縣城雙將會師 諸侯動漢軍斷糧
“軍師,莫非有些誇大了。”張飛撓了撓頭,壞笑道。
諸葛亮給自己斟了一杯酒,看了張飛一眼,對方彷彿老鼠見了貓般,縮了下脖子。這一舉動自然引得眾人哈大笑,諸葛亮不禁也被逗樂了。
整個隴縣籠罩着勝利的喜悅,漢軍更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每一場大戰中,都難免有人陣亡,而諸葛亮的到來無疑在漢軍中打了一記強心劑,只要有諸葛亮在的地方,戰爭基本上不會輸,而此戰中,諸葛亮更是驚爆了眾人的眼球。
隨着隴縣之戰的細節被披露出來,諸侯重新開始評估這個驃騎大將軍。再此之前,眾人只是認為對方只是才華出眾,哪怕儒道盛典過後,大家也覺得只是誇大其詞,而這次卻是很恨的刷新了眾人的狗眼,天下第一將都被幹掉了,這書生要有多瘋狂。
當然,外面怎麼傳言諸葛亮已經關注不到了。他的眼裏緊緊盯着奏報,屋內除了他還有龐統,徐庶以及劉辯。
諸葛亮嘆了口氣道:“江東的變化太大了,陛下不如加封先安其心吧。”
這封奏報是劉表送來的,稱江東孫堅率領大軍已經盡取六郡八十一州了。劉繇逃亡青州,而劉表擔心孫策會進攻荊襄,一方面令黃祖鎮守江夏,一方面令人傳信給劉辯。
書信也是今日剛剛送達,便被黃門令呈了上來。自諸葛亮到隴縣后,每日隨行批閱奏則已經成了慣例。諸葛亮深深覺的要改革下大漢的官制了,否則自己可能生生的被累死。
諸葛亮將奏報替給徐庶龐統二人,徐庶結果奏報后,同樣變了變臉色。
“是誰,有這麼大能耐,能助孫堅短時間取下這江東六郡啊。”徐庶一臉驚嘆道。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來回渡了渡步子。
“我料,恐是周瑜,張昭等人。你們可能不知道,漁陽之戰,司馬懿,沮授等人現在可都是他人慕府之賓。”諸葛亮笑着說道。
“周瑜,張昭。這二人在南方聖院極富盛名,周瑜之父,乃洛陽令周異,其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周瑜長壯有姿貌、精音律,因此南方聖院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諸葛亮開口對劉辯說道。
劉辯瞬間恍然大悟,突然想起當年洛陽之行。
“可是那年審董永案的洛陽令?”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後來,周異便在先帝走後沒多久告老還鄉了。”
“原來如此。”劉辯點了點頭。這也就說的通,周瑜為何沒出現太學院而在南方聖院了,同時心中劉辯亦有些不滿,周異到周景,周忠都是大漢重臣,怎麼到了周瑜偏偏想着反呢。
而徐庶和龐統兩人臉色更加沉重,諸葛亮的話看似無意,卻隱晦的提出了,五大書院的弟子均已入世,這便不再是單純的書院排名了,而是關係到書院興衰的氣運之爭了。
最終,劉辯聽從諸葛亮的建議,下旨冊封孫堅為烏程侯。而歷史上的這個職業乃是當年廬江太守陸康的侄兒當時任宜春縣令,被敵兵所攻,派人向孫堅求救。主簿勸孫堅不要越界征討。孫堅道:“本將軍沒有什麼文德,只以征伐為功。越界征討,是為保全郡國。倘若以此獲罪,我無愧於天下!”
於是,孫堅整頓部伍,起兵馳援,敵人聽說孫堅要來,聞風逃遁。後來漢衛朝檢錄孫堅前後戰功,封了他為烏程侯。這個時間點確實比當時晚上不少,因此諸葛亮想到此處便接着補上。
徐庶仍有遲疑,不禁開口問道:“大將軍此番是否會滋生他們的野心。”
諸葛亮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眾人一時不解。
“此舉乃萬般無奈之舉,雖滋生眾人野心,同時也安了各諸侯的心。欲先予之必先取之,為今當解決西涼之事方為上策。”徐庶聽罷,不再說話,很快黃門令拿着劉辯擬好的聖旨出去了。
而關羽和典韋也從并州一路趕來,經過近一個月的日月兼程。所經州縣,聞着皆降,可見漢軍軍威之盛。二人當初領兵西進之時,兵馬也才三萬有餘,如今合計竟然達到十萬之眾。
劉辯親自將關羽和典韋贏了進來,封關羽為上黨太守,典韋為太原太守並親自加予虎賁的稱號。
而西涼漢軍一下子多了十萬之眾,卓實嚇壞了董卓。漢軍一下子兵力暴漲那麼多,諸葛亮同樣擔心軍中良莠不齊,於是建議劉辯將張郃劉備二人召回,重新分配兵馬。
隨着并州被收復,關中和幽州,并州打成了一片,朝廷的實力在諸侯面前逐漸強盛,這顯然並不是很好的消息。因此越來越多得人,並不希望董卓一下子覆滅。而劉表同樣也稱荊州糧草告急,無法補充軍需。
劉辯聽聞這份奏報,當場氣的摔壞不少瓷器。要知道現在整個漢軍兵馬將近二十萬,而這二十萬大軍如今被斷糧了。原本還有荊州的糧草供應,如今一下子變的緊缺。
好在朱雋的糧草送達之後,整個漢軍能供應兩個月。原本這些糧草集合了整個關中。預計給朝廷在西涼使用半年,沒想到如今最能支撐一個月,畢竟這多出來的十萬大軍每日消耗也十分驚人。
諸葛亮同樣極為頭疼,因為整個漢軍陷入西征最關鍵的時刻,竟然出現了感覺缺糧的故障。這好比兩人快要同房的時候。女方告訴男的來大姨媽了嗎?顯然此時對漢軍來說十分的操蛋。
諸葛亮仔細的思考了有關能解決的辦法,最後決定再隴上進行割麥,雖然可能會引起西涼軍的偷襲,但是為今之計也只有這個辦法。
同時諸葛亮又修書給甄嫣令其想想辦法,很快甄嫣便飛鴿傳書回來。甄嫣告訴諸葛亮,糧食沒有問題,但是必須光明正大的娶甄嫣,哪怕做妾也得明媒正娶。
諸葛亮見狀一陣頭痛,拿着書信去找劉辯,後者一看哈哈大笑向諸葛亮道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