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撲朔迷離的關係
?那個年代,生活在黃土地上的人認為工人要比農民好很多,有工資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村裡人並不理解我們為什麼搬回來。對母親而言,自己家的情況自己清楚,說了別人也不一定信。家裏過着日子收拾着,得空母親帶我去村北面田地里去。
西窪村不大,全村600口人左右,按全村共有土地量,人均攤一畝三分多地。具體分的時候數據並不是多準確,當年為了防澇,農村學大寨時期,村子把北面的一等地挖成了五畝一個台階面接着一個一畝多點的溝,雨水大的時候,溝里存水,台階面上可以保證收成,不至於全軍覆沒。村子東面和南面還有一些二等地和三等地,每個等級的土地村裡每戶都是均攤的。死了人收回來,然後生了孩子的在分給人家。
離村子二百多米有條排水溝,排水溝連通着河水。在排水溝旁邊,有顆歪脖子楊樹,母親跟我說:“這是咱的地,從這個楊樹往東,還有下面這一個溝。”我看到對着歪脖子楊樹偏西有條明顯的土埂,這大概是地界吧。地里種着棉花。“哦。”我說,“媽,這些棉花是咱的么?”母親說:“嗯,是。咱現在收拾這些棉花,然後咱收。是咱的。”看着一片的棉花我感慨說:“這麼多棉花啊!”“哈哈,這還多啊。”母親笑說。我問母親:“這有多少啊?”母親說:“這些地說是三畝一分地。”然後看着溝說,“這個溝按一畝給的,不過實際上應該有一畝半多吧。”我說:“哦,溝里為啥這樣給啊?”母親說:“都這樣,不淹的話其實不少見。”
這時從東面過來一位比母親大一些的婦女,“龍他娘來地里看看。”她操着一口東北腔和母親打招呼。母親笑着說:“大嬸子下地呢?我來看看花(棉花)。”然後跟我說:“這時你大奶奶,叫大奶奶。”我看着婦人聽話的喊到:“大奶奶。”“哎!”她應道然後跟我母親說,“他沒見過,不認識。”母親說:“昂,可不是。”然後又對我說,“以後見面要喊大奶奶知道吧。”“嗯,知道了。”我說。
那婦人笑嘻嘻的跟母親說:“恁類小孩聽話。”“聽話啥,淘氣的很。”母親哈哈的說。母親指着挨着我家地東面的棉花說:“這些都是恁的是吧?”那婦人看着地里的棉花說:“昂,是。俺這一個台階面五畝地。”“恁地多。”母親說。“哎!種棉花麻煩死了,地越多越難收拾。”那婦人埋怨着說。
母親去棉花地里轉悠了一圈,我跟在後面。棉花到我肩膀,可以看到零星的有棉花開了花。花是白色的,掰開花瓣可以看到裏面粉紅色的花蕊。母親看到了說:“別揪掉了哈,揪掉了就不張棉花了。”我說:“昂,知道,我就看看。”“沒什麼蟲子,就是得撇撇叉。明天來撇差。”母親自言自語。然後喊我:“龍,走類,咱回家。明天再來。”“哦,好的。”我應到。
農田裏面可以看到有人時而露出,又時而埋沒在莊稼裏面。田間的路是土路,到還是平整。
家裏父親在收拾着院子,一輛二八大梁自行車放在院子裏。母親看到自行車跟父親說:“你把車子騎來了?”父親說:“嗯。”母親又說:“這還是咱結婚時候的自行車呢。”父親低着頭回應道:“嗯。”
我不會騎自行車,在山西的時候,路多是上下坡,基本沒有什麼平路,騎自行車的人不多。見自行叉在院子裏,我過去把玩。用手搖動腳蹬子,後輪子就轉了起來,挺有意思。使勁的搖動,輪子就轉的越快。母親看到跟我說:“別把手伸進去,小心別到手。”答應過後,還是玩自己的。
“咱還有多少面?”父親問母親。“沒有太多了,還能吃幾天。”母親說。“哦。”父親回復,“你收拾袋子麥子,抽空我馱着去打袋子面去。”母親說:“好!我用簸箕簸一簸。上哪去打面你知道吧?”“留村就有打面的。去那就行。”父親說。“就是東邊留村么?”母親問。“嗯,就是那,不是太遠,也就六里地。”
母親收拾着廚房鍋碗,拿出個袋子跟我說:“龍,去南邊麥場裏弄點麥秸去,咱引火柴沒有了。”“在哪呀?”接過袋子我問。“你不知道了啊?就是南面恁奶奶的麥場啊。”母親說。腦海中思索一番后我說:“不記得了。”母親帶我到院子裏,指着坑那邊跟我說:“恁奶奶衚衕對面那裏看到了么?”“嗯看到了。”我說。“那有棵柳樹,那棵柳樹後面那個麥秸垛就是。”母親指着比劃着跟我說。我努力辨識着,看到了母親說的柳樹還有柳樹後面麥秸垛,說:“看到了!看到了!那我去了。”說著噔噔噔的跑着前去。母親在後面說:“快點回來,我等着燒鍋。”“哦!知道了!”我沒有回頭也沒有停下腳步,只是大聲回復她。
路面乾乾的沒有塵土,沿着坑邊往南,轉個彎往西那一片全是麥場。還記得那年,自己就是躲在路邊的麥秸垛後面不願意跟母親去山西,路過時還特意多看了幾眼。大坑邊有幾隻鴨子在那,看到我過去,嘎~嘎~嘎~的游向水中間。
到了母親說的那個麥秸垛那裏,那麥秸垛已經被薅的縮進去一個坑了。我往外薅着麥秸,麥秸都扁扁的,很亮很滑有一股香味。因為壓的挺實,並不是特別好薅。薅半袋子的時候,二嬸也來薅麥秸。二嬸子個子高高的,挺瘦的一個人,頭上有一塊凸起,在腦袋上尖尖的很是引人注目。“薅麥秸啊,龍。”嬸子跟我說。“嗯,沒引火的柴火了。”我說。“我幫你吧。”嬸子說著就動起手來。我跟她說:“不太好薅。”她說:“可不是,壓的太瓷實了。”
回家后把麥秸放在廚房裏,我跟母親說:“媽,我薅麥秸的時候碰到二嬸子了。她幫我薅了一點。”母親聽后給我說:“以後在碰到的時候不要在讓她幫你薅了哈,咱自己薅就行。”雖然我有些不明白母親為什麼如此說,但我還是回答:“嗯,知道了。”我也沒有問她為什麼,大人的世界好複雜,而且母親不願意我問太多大人的事情。
第二次薅麥秸碰到二嬸子的時候,她還要幫我薅的時候,我跟她說:“不用了,嬸子。我自己薅就行。”二嬸子問我:“咋啦,我幫你你不輕巧點啊?”她以為我客氣,並沒有停下的意思。可是我又記得母親跟我說的話,於是很為那的跟她說:“俺媽不讓。”她很詫異的看着我,有些尷尬的笑着說:“行,那你自己薅吧,慢慢薅不着急。”
第二天,母親叫我過去跟我說:“昨天薅麥秸碰到你二嬸子了?”“嗯。”我說。母親說:“你跟她說我不讓你讓她幫你薅麥秸啊?”“昂,她硬是要幫我,所以我就這麼說啦。”我看着母親說,心想我說錯什麼了么。母親氣着說:“你咋能這麼傻啊!話能這麼說啊!我說你二嬸子碰見我跟我說,‘我幫恁龍薅麥秸,他跟我說不用我幫,還說是他媽不讓我幫。’”然後嘆了口氣說:“龍,我跟你說的話,不能啥都跟人家說知道吧。”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雖然不懂,可是我有些明白,母親和二嬸子的關係好像並不像明面上的那樣。她們之間好像發生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