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5)
正是這一決定,使他沒有停留在小發明的層次上,而是很快進入了經營實戰。
松下幸之助的“下海”,完全靠的是對電燈插口發明的信念。辭職以後,松下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辦廠。
首先是資金問題,當時,松下幸之助非常窘迫,退職金加上全部積蓄,也只有100日元。
他的兩位老同事森回延次郎和林伊三郎是他的支持者,加上他的妻子和內弟井植歲男,一共5個人,就這樣辦起了工廠。
“萬事開頭難”,幸之助雖然有燈頭插座的設計,卻沒有實際製造過。他們連燈頭外殼的原料是什麼都不清楚,只猜想可能是用瀝青、石棉和滑石混合壓塑而成,經過多方請教好不容易才弄清了燈頭的製作方法。
用了4個月時間,他們總算製造出了產品。為了籌集周轉資金,松下的家產幾乎全都送進了當鋪。
然而,再好的發明,沒有市場的承認也是白搭。產品生產出來后,如何銷售出去,也是相當大的一個問題。
他們開始了一種最原始的推銷方式:背着插座,挨個兒到商店推銷。他們費盡口舌,走遍了大阪的店鋪,只賣出去100多個,收入不過才10塊日元。
初戰受挫,兩位夥伴只好自謀生路。曾熱鬧過一陣子的小作坊,頓時寂寞冷清了許多,松下一家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幸之助夫婦和內弟3個人仍舊苦苦地支撐着。
六、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他們山窮水盡、一籌莫展之際,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降臨了。
曾經是合作者之一的森田延次郎給松下幸之助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有一家北川電氣製造廠對他的產品感興趣,看過樣品之後,要訂購1000隻電扇底座,不需要任何金屬配件,而且商家承諾:只要做得好還會繼續訂貨。
夫婦倆和年幼的內弟一起投入緊張的生產,沒日沒夜地趕做這個底座。大約10天工夫,完成了全部訂單。
不久,幸之助收到貨款160日元,扣除成本,獲利80日元,基本收回了當初開業時的投資。
此後,松下的生意慢慢有了發展。正是這種經歷,給幸之助後來的經營思想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第一筆生意使他明白了市場承認和用戶滿意的重要性。
源源不斷的電扇底座的收益,盤活了燈頭插座,使這一發明也真正投入生產,並逐漸在市場上推廣開來。
第二年年初,他們又接到2000個底座的訂單。幸之助預料還會有大量的電扇底座訂單相繼而來,小小的家庭作坊已經顯得有些逼仄。
1918年,幸之助搬遷到大開町,租賃了一座新建的兩層樓房,樓上自己住,樓下當工廠,並且在門口掛上“松下電氣器具製造廠”的招牌。
這就是後來松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後來聞名天下的“松下產品”,就從這裏誕生。
松下幸之助是相信命運的,他選擇新居的時候之所以看中了大開町的這一處,是因為他覺得“大開”兩字含有展開、盛開的意思。
他相信自己的好運來了,並堅信他的改良電燈插頭一定會有銷路。在生產燈頭和電扇底座之餘,他繼續改進生產插頭。
松下的產品主要是“電燈改良插頭”和“雙燈用插頭”,這兩種產品品質優良,價格低廉,其他廠家無法與之相比,因此需求量年年上升。
大阪的一家名為吉田的商店,還以3000元保證金來獨家代理這一產品的銷售。
漸漸地,市場擴大到了東京、名古屋、九州乃至日本全國。
七、晚年熱心公益
松下幸之助不僅經商,而且從事精神領域和社會領域的研究,用一種不同於普通經營者的眼光觀察着世界。
1962年2月,松下幸之助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次年,他們夫婦參加了《時代》創刊40周年的慶祝儀式。
1968年,松下公司舉行了創業50周年慶典。從此,松下公司開始有意識地向承擔社會責任方向發展。
在幸之助的主持下,組建了以紀念明治維新志士為主題內容的靈山顯彰會,松下公司還為“兒童交通事故預防基金”捐款50億(分15年支付)。
針對日本各地發展不平衡現象,松下公司採取了一個特殊的工廠佈局措施,就是在發展不足、人口大量減少的欠發達地區設廠。
1971年,幸之助又擔任了日本奈良著名的考古文化——飛鳥文化保護財團的理事長,致力於歷史遺產的保存和日本精神的傳承。
1973年,80歲的松下幸之助下定決心,辭去會長一職,僅僅擔任顧問。在辭去會長的同時,他為“社會福利基金”捐贈了50億元。
1979年,他訪問中國並向中國提出了中日合資建立電子企業的設想。
1980年,幸之助設立了“松下政經塾”,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新型人才。
1983年,幸之助又擔任了國際科學技術財團會長和21世紀協會會長。
1988年,幸之助向國際科學技術財團贈送松下電氣株式會社股份1000萬股。
大量捐贈、慈善、公益活動,幾乎花費了這位老人的所有時間和大部分財力。關於企業經營、國家管理和社會發展的思考,也成為他這一時期著述的主題。
1989年4月27日,松下幸之助因患肺炎去世,享年95歲。
松下幸之助一生獲得的榮譽數不勝數。由於他在經營之道上的不斷探討,1965年,松下幸之助獲得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名譽法學博士稱號,1986年,獲得美國馬利蘭大學的榮譽博士稱號。
經營成功的企業家多如過江之鯽,而像松下幸之助這樣出身貧寒,沒有獲得過MBA學位,卻依然能夠進入管理思想史,且經營管理經驗能被世界最著名的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列為教材的,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