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治維新(1)

第四章 明治維新(1)

【導讀】

本章承接前一章,主要探討明治維新后等級制在日本的變化。明治維新后的日本表面上經歷了一系列向近代國家邁進的劇烈變革,但在本質上並沒有取消等級制。因為明治維新的目的並不是意識形態上的革命,而只是富國強兵而已。事實上,明治維新並不像一般中國人理解中的以資本主義的發展為目標的帶有進步性質的資產階級革命。它的本質可以從它的英語譯名中看出。它的英語譯名是MeijiRestoration,而restoration的意思是復辟、復古。在明治維新的政治家眼中,這就是一場王政復古的復辟運動。

明治維新後日本的政治家們廢除了將軍、藩國,將天皇置於最高位置,將國民的忠誠集中到天皇一人身上,從而簡化了等級制。他們在各個領域中都採取了保留等級制的努力,在下面這些方面凸顯出雙重性。在政治上,他們讓政權掌握在一批特權人士手中,強化了中央集權,但又留給了地方相當程度的自治權;在宗教上,他們將神道抬高到超宗教的地位,而對於其他宗教則採取一種信仰自由的態度;在工業發展上,他們賦予一些關鍵性的重工業優先權,卻對一些中小型的手工業未予重視。

但是我們在這裏仍然要看到,等級製作為一種統治秩序確實在當時的日本社會中存在,但如果要由此得出結論說日本人的國民性傾向於信賴等級制,似乎顯得有些輕率。

【正文】

充滿戰鬥性的口號“尊王攘夷”拉開了日本近代史的序幕。這個口號的意思是“王政復古,驅除韃虜”。它是為了使日本不受外辱,回到天皇和將軍並存這一二元政體確立前的十世紀黃金歲月去。京都的天皇及其朝廷是最反動的,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將外國人趕出國門,恢復傳統的生活方式,削弱改革派在國內外政務上的影響力。強大的外樣大名成了倒墓運動的先鋒力量,他們試圖以“王政復古”來取代德川幕府的統治,換一個新的統治者。農民只希望能把更多收穫來的稻米留給自己,對改革全無興趣。武士階層則希望能保持自己的俸祿,並且能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建功立業。給予王政復古運動以經濟援助的商人們則希望實行重商主義,但對封建制度卻並沒過多指責。

1868年倒幕運動不斷取得勝利,王政復古得以實行,二元政體被廢除。在當時西方社會的預料中,新政府將推行一種固步自封的保守主義政策。但結果卻出乎意料,新政府採取了完全相反的發展戰略。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它就取消了大名在其藩國內的徵稅權,收回了“版籍”,將以前農民交給大名的四成收穫納入了自己手中。當然,這種剝奪並不是無償的,政府得補償每個大名大約相當於其正常收入一半左右的俸祿,並免去他們被保有武士和社會基礎建設的開支。武士也和大名一樣從政府那裏領取俸祿。此後五年間,新政府又從法律上廢除了各階層間的不平等以及標示各個階層社會地位的服飾等外在標誌,還倡導剪髮。賤民得到了解放,禁止土地轉讓的禁令得到了廢除,藩國與藩國之間的關卡得到了廢除,佛教的國教地位也被廢除。到1876年,新政府又一次性支付了原定五到十年間支付給大名和武士的俸祿,其數額按各人在德川時代所領取的固定俸祿額為準。這些錢可供他們投資創辦新式企業。“這些舉措在法律上肯定了德川時代已經萌芽的商業金融巨頭與封建土地貴族的結合這一事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認識日本民族:菊與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認識日本民族:菊與刀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明治維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