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回鄉下
“段友段友,瞧你這話說的,今天呢,確實是咱們這個小圈子裏的人聚聚,接下來談的,也不足為外人道。這樣,來也來了,我嚴某人招待不周,二百塊錢你拿回去,我再給你三百,你在外邊吃個便飯,下次咱們再約。實在對不住。”嚴總連忙起身如此說道。
“哈哈,客氣客氣,是我多有冒犯,錢就不必了。”
“那桌上這兩百拿走,我請客,哪能讓你出錢。”
兩個人客套了兩句,其他人也起身送了一送。好在“嚴總”熱情好客,長袖善舞,一點小小的風波,也沒影響接下來飯局。
~。~
學校放假了,很多外地的學生就會開始收拾東西回去,學校都是匆匆忙忙的身影,大門口也是熱鬧的時候。也有一部分人短假是不會回家的,就約着朋友趁學校球場人少打球。踢球是不太現實的,大學的足球場總是會有很多校外人士來散散步啊,坐在草坪上聊天啊。
劉峰背着一個包,就帶着幾件衣服,輕裝回家。步入出校的人群,戴着耳機聽着歌,劉峰的腳步是輕快的,昨天約好的車在校門口等。堂堂主神,怎麼可能跑老遠去車站擠着上車。
“喂,小英。你要不要一起跟我坐車回去啊,恩,對,我今天不去車站了,包車了。你跟我一起嘛,哦,你在校門口啊,我馬上出來了。”孫小英是劉峰初中高中的同學,同一個縣城的,經常一起去車站坐車回家。
“劉峰”孫小英喊了一聲。
“小英,你朋友啊。”劉峰問了一句。
“對呀,她也是我們縣的老鄉,叫黃茵。”
“你好”
“你好”黃茵挽了挽臉旁的髮絲,客氣的笑了笑,兩個人簡單的打了下招呼。
“我約了司機在門口等,我打個電話確認一下。”“車在那邊,走吧。”
孫小英頭髮束在後面,黑色橡皮筋簡單的扎了起來,前面一束斜劉海,既不會遮住眼睛,也不會顯得稀少。穿着牛仔褲,白色板鞋乾淨得能反射太陽光,下巴既不尖也不大,稍微有些圓潤,睫毛長長的,又不誇張,鼻樑隆起又不突兀,好一朵青春靚麗潔白無瑕的白蓮花。
兩位女孩上了後座以後,劉峰也拉開副駕駛的門坐上去,三個人並沒有聊很多,沒有太多共同的話題。
兩女坐在後排也沒有嘰嘰喳喳聊個不停,司機也不像很健談的樣子,也就問問他們大幾的,是不是都是縣裏面的。劉峰和小英都大三了,黃茵才大一,又跟小英不是一個系的,難怪劉峰沒見過。
“你今天怎麼包車呀,師傅你跑一趟多少錢啊。”
“呵呵,三百五,看你們是學生才這麼便宜,平時從省城到我們縣,一般載四個人,一個人一百。”司機笑着回答道。
“我可不像你們,住在街上,去車站得一個小時,回縣城還有兩個小時。等我到縣裏,經常趕不上班車,只能坐黑麵包,還不一定有。”
“學長,你是鄉里的呀,哪個鄉啊,從街上過去要好久嗎?”
“對呀,還要坐一個小時班車,不過班車直接到村裡家門口,班車一天就兩趟,過了就沒了。”
……
到了縣城,告別兩女,劉峰如願以償的趕上了班車,兩女堅持要給劉峰錢,雖然劉峰現在不差那兩塊錢,但也不想顯得非要賣這個好一樣的,就一起收了一百,在車站坐車一人也要七十的。
上了班車,小半部分都是村裏的,沿途會有一些,熟面孔還是比較多,司機師傅也熟,臉熟的都要打招呼。大多是一些來縣裏辦證啊,看醫生啊,或者乾脆就是在外地剛回來的。
叔叔嬸嬸,伯伯伯娘一通招呼下來,一車人就熱鬧了,抄起方言聊起來。
“你是老劉家的兒子吧,真有禮貌,在縣裏上高中嗎?今天怎麼放假就你一個。”
“沒有嬸娘,我在省里讀大學,今天放假。”
“哪個老劉家啊。”旁邊一個又一個大嬸問道。
“就是劉正峰家啊,孩子都讀大學了,真有出息,不像我們家那個。”旁邊那個大嬸告訴他。
“哦,你就是劉正峰的仔啊,我聽說你是叫峰仔吧,你爸還是我小學同班同學咧。”
“哈哈,我聽說他伯伯年輕時還跟你談過戀愛吧。”一位大伯開口道。
兩個大嬸就開始哈哈大笑,其他一些知情的也開始笑起來,劉峰無奈的笑了兩聲,準備掏出耳機開始聽歌了。這些大嬸一旦開始歪樓,就基本沒他什麼事情了,只要別讓他們覺得沒禮貌,尊重他們就行,接下來那些人情世故,劉峰是插不進嘴的。
~。~
“爸!媽!我回來了!”劉峰一到家門口,就用方言開始喊。什麼大學生,什麼主神,到家了就這樣。
“回來了呀,上來吧,今天你堂叔過來了,快來。”樓上一個尖一點的聲音回道。
劉峰一上樓,就見沙發上坐着三個人,真是爸和堂叔還有嬸嬸。劉峰趕緊叫了人,他堂叔也笑眯眯的說道:“峰仔兩年不見,又這麼大了,坐堂叔旁邊來看看,陪你爸和我聊會天。”
劉峰進自己卧室把包一放,就出來了,這時劉峰的媽媽也一臉笑容的從二樓廚房走出來,端了兩碗茶。
“回來坐車也累了,喝口開水去休息。”
“好,媽。”
“峰仔,你還在讀書啊,我記得我出去那會,那就讀大學了吧,現在是打算考研究生還是什麼啊。”
“他能考什麼研究生,還在讀大三。”劉峰他爸一開口就是如此說道,不過臉上掛着的笑容,可半點沒有覺得兒子不爭氣。
“不考不考,學那麼多也沒用,早點畢業出來賺錢。”劉峰也算客氣又不失親近的說道。
“書當然是越讀得多越好,當面我和你爸那個年代是沒條件,家裏窮。現在你們有條件,自然要多讀寫,不像你那個堂弟,讓他讀就是讀不進。”
“你家那個挺好的,那麼早就打工補貼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