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冰融消逝

5.冰融消逝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兮求索。

子軒剛來到江東,自然是沒有人信任他們,近來張昭也常常找子軒的麻煩,子軒也明白,便獨自一人去拜訪張昭。

張昭,字子布,江東長者,追隨孫堅將軍,孫堅死後,又追隨孫策,孫策死後又追隨孫權,侍候了孫家三代,連孫權都叫他師叔,難免心高氣傲,不把別人放在眼裏,更何況是一個初來乍到的黃口乳兒,自然會多加刁難。

子軒騎着馬一人來到張昭家門口,他已經為官多年,當然有不少俸祿,府們當然修葺得很好,很氣派,子軒瞧瞧門,“麻煩你幫忙通傳一下,就說趙鴻郢求見。”不僅張昭傲,連他的家丁也傲。

“對不起,我們家主公沒空。”他見子軒自己來的,沒有做馬車,也有些輕視他,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子軒將銀兩向小吏塞了過去,他果然改變了態度,“請稍等。”

門口的人說,進去沒過一會,就出來了。

“請進吧。”子軒走了進去,見到張昭,子軒禮貌的行禮,說道:“在下子軒,見過先生。”

“哦,子軒怎麼突然到訪,不知子軒前來有何事?”張昭已然年邁,斑白的鬢角卻也是蒼老。

子軒將自己的看法簡練的說出來,沒有拐彎抹角,和他的性格一樣,“我聽聞先生對我有些誤解,所以前來拜訪。”

“子軒,謠言怎能信?”不信?那他現在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初來乍到,還望先生多多提攜。”張昭客氣道:“子軒客氣了。”

“先生,我有一事不明,還望先生賜教。”拱手答禮,彎腰看着張昭。

“子軒請講。”

子軒開始展示他那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張昭,“惠施曾種過打葫蘆,種出的葫蘆很大,但是往葫蘆中裝水,一拿起葫蘆就破了,

切開葫蘆,做成兩個瓢,又太淺,后請教莊子,莊子建議他將葫蘆套在網兜了,系在腰上,這樣這葫蘆便可帶人在水中漂浮這大葫蘆尚可有用,卻不知一些自以為是的‘大人’可以幹什麼?”

張昭很聰明,聽齣子軒在指桑罵槐,“子軒,你這是在說我嗎?”子軒怎敢承認,推脫道:“不敢,只是不知道這樣的人即使可以齊彭殤,又為之奈何?”

張昭也不是善茬兒,反駁說道:“廉頗老矣,尚能帶兵打仗,但遭小人讒言,只能空度餘生,而我如今卻能為江東出謀劃策,豈不是老了還有用,可有些黃口乳兒,論智謀,他們百無一用,卻只知道誤國誤民,那他們又有何用?”

聽此話,倒是把子軒比成誤國的小人,子軒也不甘示弱,“哈哈,人不服老不行,當年的李斯在秦始皇面前直言進諫,而後來做到丞相,當初的衝勁與血性都磨光了,變得只懂得明哲保身,致使秦亡國,

子軒今年十八歲,高祖皇帝九歲時可射死一頭金額猛虎;武帝九歲時已經挽弓殺敵;主公九歲時,敢獨自一人去向劉表乞回父親屍首;主公十九歲就提領江東,接過東吳大位,我子軒無能十八歲只能向張昭先生請和,共同為官,以保江東大業。”

張昭聽子軒都這麼說了,只好和解道:“子軒既然如此說了,那我也應該大度一些,以前是我誤會你了。”張昭知道,再說下去無益,在如此糾纏不清就顯得小氣,只好轉變話鋒,

“子軒一心為東吳,為了東吳和平才來與張先生講和,但張先生府前小吏對我無禮,輕視我,欲拒子軒於門外,不知這是不是待客之道?”“哦,實在抱歉,我這叫讓他來向子軒賠不是。”

“不必了,希望先生管好府上的人,在下告辭。”子軒見達到目的,就辭別張昭。

在建康,也有一些無所事事的人,子軒找到一人,給了他些銀兩,讓他將今天與張昭的辯論以及張昭對子軒的敵意消失的事都傳出去,

這樣,即便張昭不是口服心不服,一時間也不好再刁難他了,子軒今日將張昭一軍,日後他必定會報復,決不可掉以輕心。

子軒乘勝追擊,回去后就寫了一篇《明志表》,第二天呈給孫權,文章關於東吳的經濟、政治、人才結構方面給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孫權並沒有一一實施,只是採取少部分的,但是這篇表足以讓有識之士認識到子軒的才華。

子軒在孫權沒有採納自己的意見時有些許的失落,被小人添油加醋的一說變成了心中積攢着怨氣,不滿,還要報復!

知遇之恩重於天,竭盡股肱為大業。懷才難施心無怨,讒言蔽明可奈何?

子軒臨風而立,望着天邊的明月,那樣的耀眼且聖潔,不容玷污~扶風教的只是安身立命之法、力挽狂瀾之道,沒有告訴他人心如此的險惡~

江東對待外來的人總是排擠,但是只有一人對他很好,在他最孤立無援的時候鼓勵他,接納他,那人便是魯肅,他與魯肅亦師亦友,私交甚好。

時值東吳邊界有軍隊侵犯,孫權派人去攻打,一時之間沒有合適人選只好派子軒隨軍出征,不幸的是,敵軍數量過多,攻打了半個月還沒有攻下來,軍隊損失慘重,上將軍戰死,主帥投敵,軍中群龍無首之際,

子軒站了出來,“各位,上將軍已經戰亡,主帥已經拋棄了我們,但是我不會拋棄你們,軍中不能沒有統率,子軒不才,願意身先士卒。”

接着聽到了一陣叫罵聲,--你有什麼資格?你才來幾天?一個黃口乳兒竟敢口出狂言太自不量力了,咒罵、不滿不放在心裏,他充耳不聞,只是這帥權必須奪過來。

“各位,我雖剛來江東,大家懷疑我的能力十分正常,但是希望大家給我一個機會,相信我這一次。”眾人紛紛議論,但也拿不定主意,就只好先聽子軒的了,

“既然各位不說話就是默許了,那好我先下第一道命令,所有人輕裝出戰,準備從正面突圍。”

這時,子軒命令軍士將帥旗降下,換上子軒自己的,行軍中陣前奪帥可是死罪,子軒想過後果,但是為了能減少傷亡只有這麼辦。

--報,周將軍密函--

一個將士拿來一份竹簡,這是周將軍送來的,也就是周瑜,對於現在的狀況,他定是了如指掌,才會如此安排。

子軒拆開來看,周瑜信上說,要他從敵軍後方薄弱的地方突圍,是啊,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總會從敵人後部最薄弱地方突圍,這樣才有勝算。

子軒心想,‘我從後方突圍,前面大軍壓過來我們不死定了!不行,一定要從正面突圍’。天還沒有亮,便是最好的突圍的時候,子軒帶着軍隊從正面突圍,幾經波折終於回到了江東,一回來,子軒便去孫權那裏請罪。

“主公,這次城沒有攻下來,折了上將軍,子軒還陣前奪帥,子軒死罪,請主公責罰。”孫權沒有責怪倒是讓人生疑,“起來吧,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次是我考慮不周,罪不在你。”

“謝主公。”

他們只知道子軒將軍隊帶回來了,沒人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來的,一路上風餐露宿,戰場!到處瀰漫著血腥的味道。

子軒一出來便遇見了公瑾,“見過大都督,前幾日收到周將軍的密函,在下受寵若驚,但在下有自己的見解,沒遵從大都督的指點,望將軍莫怪。”

“無妨,平安歸來就好”。

不知何時,公瑾面對面前的子軒不再討厭了,倒是也沒有什麼好感,子軒給人的感覺就如同撲面而來的清風,溫暖又親切,有一種無法讓人抗拒的魅力,會讓人不想與他為敵,照現在看來周瑜會接納他的。

不久,子軒陣前奪帥的事情傳遍了整個東吳,張昭、陸績、虞翻等一些人都紛紛上書請孫權重重的責罰子軒,而魯肅、諸葛瑾等人都贊同子軒的做法也紛紛上書請求不要責罰子軒,現在看來東吳的人在子軒看來可以分為兩派。

一派向著子軒,一派想推翻子軒,但子軒早早的派粉蝶青黛兩人打聽東吳的大臣的資料,每個人大致的情況子軒心中都有數,迫於壓力,子軒向孫權請求在家中休息休息。

一個月的時間,夠子軒休息的了,在這一個月中發生了很多事,子軒雖不理政事,但還略知一

二。

都說君子群而不黨,無意拉幫結夥,但是對於志趣相投的人還是可以成為友人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傾國是故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傾國是故國
上一章下一章

5.冰融消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