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吸血鬼:美國人眼中的高盛?(2)
金融梟雄:高盛在美國是“鬼”,在中國是“神”
高盛龐大的勢力和影響力使得由這家銀行導演的一出接一出的金融詐騙不斷上演。通過對多個經濟領域的操控,讓市場一次次地經歷泡沫累積到泡沫破裂的摧殘。更惡劣的是,在這一次次金融風暴的背後,無數的家庭面臨更為艱辛的生活——高油價、升高的消費者貸款利率、虧去一半的養老金基金,大規模裁員、更多的稅收。而這些家庭因為經濟蕭條而失去的財產都去哪兒了呢?只有一個去處,就是導演金融危機的高盛銀行。更具體地說,就是去了高盛銀行家的口袋。
他的欺詐有一個簡單的統一模式:當一個市場在泡沫聚集的中期,高盛介入並大量賣出他們深知一錢不值的產品給投資者;隨後挑選食物鏈中的弱勢群體,通過與**地方政府的利益交換,獲得重新更改遊戲規則的機會。最後,當泡沫破裂時,上百萬的市民破產或面臨財務危機,他們再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把從民眾處騙走的錢,加上利息借給我們。這套把戲從1920年就已開始,已經上演過很多次了。而他們還在醞釀新一輪更大、更危險的市場泡沫。
如果你想理解我們是如何一步一步地陷入經濟危機,那你首先需要了解錢的流向;而了解錢的流向,你需要知道高盛在一次次危機中的斬獲。在所有的危機中,我們看到很多失敗者,但是高盛從來不是其中的一員。
泡沫之一大蕭條
在那段久遠的歷史之中,只有一段值得我們仔細審視:高盛在1920年的大蕭條前突襲了大批狂熱的投機者。
那時的金融業和現在的有很多相似之處。投資者通過一種叫做“投資信託”(InvestmentTrust)的工具,將各自的錢會聚到一塊進行投資,形式有點兒像現在的共同基金。在投資信託的架構下,一個普通投資者可以投資10美元或者100美元到投資信託,而感覺自己好像擁有很大的市場影響力。這個工具,把普通的投資者的投機熱情調動了起來。
高盛雖然在投資信託發展的中晚期才參與進來,但是來勢洶洶。高盛首先成立了GoldmanTradingCorporation,並以每股100美元的價格發行了100萬股的投資基金。高盛用自己的錢以發行價買下全部股份,並以104美元的價格向公眾出售了其中90%的股份。隨後,高盛不斷買賣自己投資信託的股份,使得每股價格不斷地上漲。最終,它高位拋售了一部分自己的倉位,獲利了結,然後再成立另一個交易公司ShenandoahCorporation,在原來的投資信託的基礎上,發行了上百萬美元的股份。而ShenandoahCorporation又發起了另外一個信託BlueRidgeCorporation(同樣是高盛旗下的公司)。這樣的結構,使得這三家高盛的投資信託每一個為另一個掩護。BlueRidge信託共發行的725萬的信託股份里,Shenandoah擁有其中的625萬股,而Shenandoah最大的持有者則是GoldmanTradingCorporation。
故事的後半部分讀者們可能聽起來會很耳熟。高盛通過這三家投資信託的掩護,能夠用1美元借出9美元;在用這10美元借出另外90美元;最後用100美元借出900美元。在這樣高的槓桿率下,只要借款鏈條中的最後一個借款的信託開始虧損,就會導致該信託無法償付投資者的資產,而連鎖反應會導致市場上每一個參與者都陷入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