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出場

82 出場

時間從開元二十七年至天寶二年間,大唐的國勢日漸強勢,國內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首先是天公作美,風調雨順,農作物連續獲得了大豐收,使得黎民百姓的日子寬鬆了不少,人口也增加到八百五十二萬多戶,百姓四千八百九十多萬。

另外就是在與當前唐朝最大的敵人吐蕃的對峙上,玄宗也一改歷代採取的防守狀態,甚至主動出擊,對外征伐連連告捷,一時間朝廷上下,揚眉吐氣。

應該說在中國歷史上,甚至是漢朝及唐太宗執政時期,為了保持邊疆的穩定,都會採取比較溫和的手段,甚至是利用和親政策,將兩國和平關係的維繫全寄託一個弱女子身上,想來也真是可悲。

而像玄宗皇帝如此硬氣、霸氣的時刻的確不是很多,因此在對內文治、對外武功都一片大好的時候,玄宗皇帝在思想上開始飄飄然了。

上朝時問政之心淡了,回宮后享樂之意濃了,整日裏陪在他身旁的楊美人年輕美貌、軟弱無骨,是個男人都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雖然玄宗已過情慾旺盛的年紀,可每每看到楊玉環眉眼含春之時,他仍會無法抑制的升騰起征伐的慾望,歌舞昇平,美人在抱,他只想一味沉湎於溫柔鄉里、紅綃帳中,不再願意過問政事。

但每日的尋歡作樂、縱慾無度,使得玄宗的身體也一天天的開始走下坡路,再加上楊玉環在男女之事上也已是輕車熟路,索求甚旺,這更令玄宗的身體迅速被淘空,每當剛剛提槍上陣,轉而就丟盔棄甲、一瀉千里,最後不得不手口齊上,才算潦草完活。

這不但令玄宗皇帝感到尷尬苦惱,更是讓楊玉環感到意猶未盡,眉眼間隱露幽怨之情。

這時,一個名叫安祿山的地方小吏,進入了玄宗皇帝的眼帘,他自稱從西域各國得秘方、尋珍葯,特製“紅丸”敬獻聖上,據稱有壯陽補氣、延年益壽之效。

玄宗皇帝嘗試着服下試后,果然精神煥發,久而不疲,史載安祿山“進助情花香百料,大小如粳米而色紅,每當寢處之際,助情發興,筋力不倦”,這簡直又讓玄宗找到了年輕人的感覺,對上楊美人也顯得自信滿滿,對這個名叫安祿山的小吏的知心解困,更是心存感激。

於是安祿山一時間聲名鵲起,連升多級,這一年其被擢升為平盧節度使,並被下詔着其進京見駕,這對於一個地方官員來說,真的算是無上的榮耀。

安祿山出生在撒馬爾罕,原名軋葷山,身為粟特人,他從小就有着精明的頭腦。母親阿史德氏,是突厥的一個巫師,以占卜為業。

在他幼時失去父親后,便隨着母親到處流亡,後來他跟着母親來到突厥部族生活,將軍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了他的母親為妻,軋葷山也隨之改名安祿山。

他的繼父安延偃是一個乾瘦的老頭子,可能是年老無能的緣故,他只能極盡手段,瘋狂折騰安祿山的母親。每次他們在房中做事時,安祿山都能聽到母親痛苦的慘呼和*。有一次在母親洗澡時,安祿山看到她的身上遍佈着疤痕和淤青,安祿山看着遍體鱗傷的母親,哭着說要不他們一起逃走吧。

她的母親苦笑着,安慰自己的孩子,說這天底下都一個樣子,還能逃到哪裏?她嫁給安延偃這個老頭子,雖然飽受折磨,但至少給了安祿山一個遮風擋雨的落腳之所。

母親遍身的傷痕,深深的刺激到了安祿山幼小的心靈。十多歲時,她的母親不堪折磨,生病去世了。他心中對繼父安延偃以及經常虐待自己的哥哥,已經恨得無以復加,便同結識的安思順等人結為兄弟,開始到外面闖蕩。

因為他長年在各處遊盪,精通各種語言,便做了為買賣人協議物價的牙郎。有一次,他饑寒交迫,實在不堪忍受,便冒險跑去大唐境內的百姓家裏去偷羊。被人捉住后,押至幽州節度使張守珪面前。

即將被人亂棍打死之際,他看着張節度,喊着大人,我偷羊未遂,也並未對百姓造成什麼損失。打死我倒不如放了我,現在正值天朝和突厥作戰之際,何不把我派上疆場,為大人多消滅幾個蕃族?

張守珪見安祿山長得白白胖胖,說話倒是豪放,就把他和史思明一起放掉,派上了前線。安祿山本就機靈聰慧,再加上對各處的地形都相當熟悉,每次都能抓到活的俘虜歸來,大受張守珪的欣賞。

有一次他抓住機會,抓住了他的繼父安延偃和一直對他拳腳相向的哥哥,也算是為母親報了仇。張守珪對這個白胖子日益看重,便挺拔他為偏將,后見他用兵有勇有謀,驍勇善戰,最後將他收做了義子。

從開元二十七年,到天寶二年,安祿山從一個行將餓死之人,一路升遷,坐上了平盧節度使的位置。

天寶二年二月,安祿山進京見駕,這是他首次來到長安,作為一個長居邊塞的粗野漢子,一下子就被長安都城的繁華奢靡給晃花了眼、迷醉了心,他感覺自己這些年來算是白活了。

在那風沙遍地,唯有荒草的苦寒之地,哪怕做再大的官,也沒有在這裏走一遭來的實在,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啊!

而他很快就將看到那個令他人生軌跡大變的男人和令他睡夢中都無法忘記的女人。

這一年安祿山三十八歲,楊玉環二十四歲,唐玄宗五十八歲。

也是這一年二月,聞名於世的大詩人王之渙離世,其人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其詩大氣磅礴、意境深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更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名句,神氣內斂,骨力全融!

這一年四月,在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推薦下,我們的大仙人李白也受到了玄宗皇帝的親切召見,玄宗皇帝早就對其詩才十分的仰慕。

在唐朝雖然科舉制度已經成為了人才選拔的主要途徑,但從兩晉南北朝流傳下來的舉薦制度仍然十分盛行,能被賀知章大力吹捧的詩才由不得玄宗皇帝不感興趣。

李白在進宮時,玄宗皇帝“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並熱心的問詢當世事務,李白深受感動,感覺自己的一腔熱血、滿腹經綸終於有了報效國家的機會,於是他憑藉著自己長期的社會觀察以及對各種現象的深刻理解,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驚為天人,對其大為讚賞。

但此時的玄宗皇帝自以為天下太平,滿朝文武個個文韜武略、精明強幹,現在缺乏的不是治世能臣,而是歌功頌德之人,於是他立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便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左右。

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的敏捷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讚。

胸懷大略的李大仙人,沒想到自己一腔報國熱血,換來的卻是一個諂媚弄臣角色,不由的心生惆悵,暗自憤懣。

而隨着李白在玄宗皇帝面前的迅速走紅,令過去一幫阿諛奉承、趨炎附勢之徒眼紅不已,他們往日的熱板凳活活讓李白給奪了去,於是一些宵小之輩開始搜集李白的狂放之語、不敬之辭,開始蓄意羅織他的罪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續唐之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續唐之路
上一章下一章

82 出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