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推脫

73 推脫

其實在各地分店內開設圖書館是阿布早就想好的舉措,多讓老百姓學習些知識,早開民智,肯定是不壞的。

孔子曾有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阿布也聽有人一針見血的批判這是典型的愚民主義,老百姓只能被牽着鼻子使喚,還不讓他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哪有這樣的道理,阿布深以為然。

另外還有一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更是讓阿布嗤之以鼻,這都是什麼邏輯啊,典型的重男輕女的臭觀念嘛。

因此他在山谷內便放開學習範圍,每個人都可以讀書,每個人都必須學習,而外面的世界,卻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也只能開開圖書館而已。

雖然不能做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為他人在夜晚提供一點燈光還是可以做到的。

另一層比較深的含義就是如果能在這麼多讀書人中,將自己提供的知識傳播出去,那也將對這個社會的進步提供很大的幫助。

再者說,如果有那麼十之一二的人才不堅持家國天下的士大夫理念,而是取道商途,則正好可以藉此機會收羅門下,一是為他們提供一個解決溫飽、大展拳腳的機會,另外則是將一些特別優秀、通過層層考驗的人吸收到山谷中來,畢竟這裏人口的基數太小了。

其實這不是阿布最為關注的問題,隨着在衡州開設的錳礦順利投產,源源不斷的錳塊千里迢迢的運送到了山谷中,雖然之間的過程多有辛苦,但這幾年積累下來,存儲量也頗為可觀。

隨着錳元素的加入,鋼鐵的產量和質量已經可以得到保證,阿布乾脆把之前就收集來的隕鐵礦石也一起給煉製了,得到的鋼質量出乎意料的好,在鋼材的延展性、柔韌性方面都相當不錯,於是阿布便將這些鋼材打造成了長短粗細不一的槍管,短的適合做手槍,長的作為狙擊步槍使用。

接下來需要潛心研究的是如何提高射速的問題,他在槍支製造上已經是在跨越式發展,直接邁過了明火槍、火繩槍、滑膛燧發槍等階段,但是在如何提高射速的問題上,阿布還是遇到了很大的阻礙。

畢竟後世的自動手槍或是步槍,結構都極其精巧,他也只不過是摸過槍、打過槍而已,對於裏面的設計原理也不是很清楚。

其實在後世火槍的發展史上,為了解決射速的問題,很多國家和個人都進行過改進,比如英國有人發明了一種速射火槍這種沉重的銅製大口徑火槍是由槍管、彈盤和軸桿組成的。

在發射前,在每個彈膛內裝填好,然後旋上軸桿,擰到位后,隨着軸桿的轉動,彈盤在做旋轉時同時也做前後運動,一分鐘可以發射六十發子彈,有趣的是發明者同時設計了圓形和方形兩者彈盤,他的理由是“圓形的是上帝的信徒間戰鬥使用的,方形的是用在異教徒身上的……”

因此說有時候教義會改變一個人的思考和行為方式,雖然他解決了射速問題,但這種槍的缺點一是笨重,二是引葯很容易掉落造成不發火。

至於中國自己發明的五管迅雷銃、十眼銃等火槍,則是通過增加槍管的方式來提高射速的,一旦全部發射完畢,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再次裝填,這在實戰中是不可想像的。

之前他也考慮過轉輪槍的設計方案,但轉輪槍也存在着很多的問題,比如氣密性不好導致射程威力不足,而且用在步槍上無法精確瞄準導致精度下降。

因此哪怕在研製自動步槍的道路上再艱難,他也要咬着牙堅持啃下這塊硬骨頭,同時隨着山谷內優質鋼材的日益增加,他的野望也與日俱增,於是他又興起了研製蒸汽機的念頭,畢竟只有機器動力代替了人力后,只能實現真正的流水線作業,徹底擺脫山穀人力不足的困局。

另外山谷內的薰衣草也已經大規模種植,到了可以進行薰制香水的時刻了,因此他馬力全開,多線程同時操作,正當他忙得焦頭爛額時,旅店那邊帶來了讓他去接旨的消息。

接到消息的阿布一頭黑線,恨不得跳起來罵娘,卻又不得不收拾一下,快馬加鞭,出谷前去迎接聖旨。

應該說前來宣旨的郭太監已經是阿布旅店的老朋友了,宣佈完聖旨,他就發現阿布在那裏獃獃的發愣,站在一旁的文楚趕忙提醒阿布接旨。

阿布這才清醒過來,進京見駕?開玩笑,現在正是爭分奪秒的時候,見什麼的鬼駕!

郭太監見阿布神態有異,笑言道:“怎麼侯爺聽到要去京見駕的消息,感到是意外之喜?也是,能夠面見聖顏,的確是無上的榮耀!”

阿布苦笑一下,說道:“哪裏,哪裏,咱們先不談這個,郭公公先裏面請!”

在阿布和文楚的陪同下,郭太監開啟了一場不同以往的盛宴,很多根本就不是這個季節生產的蔬菜輪番給端上上來。

在皇宮後院也算是見多識廣的郭公公看得眼睛都直了,連連追問阿布如何變出來這麼多過季的蔬菜,旁邊的文楚也跟着有了口福,筷子一直就沒有停下來過。

再加上利用最新工藝蒸餾的燒酒,幾杯酒下肚,郭太監就開始舌頭髮硬,說話變的結結巴巴了。

他指着阿布,又指着滿桌子的菜道:“侯……侯爺,你這是在……在變戲法呢!這個季節,哪怕是皇……宮,也沒有見過這些蔬菜啊,還有……這酒,真……真他娘的帶勁。”

阿布笑道:“些許伎倆,何足掛齒,如果公公吃得舒心,可以在這裏多住些日子。”

“哈……舒心,舒心吶,不瞞侯爺,呆在皇宮裏,能把給活……活悶死,我也想多呆……呆些日子。

可惜,我還要回去復命,哦,對……對了,侯爺也得跟……跟我一起走,要不我交……交不了差。”

阿布對上郭太監,面有難色,道:“這正是比較麻煩的地方,實話來講,聖上召見,在下自當遵從,而且這也是無上的榮耀,可眼下我真的是走不開。

不知公公能否獨自回去復命,替在下美言幾句。”

頭腦還算清醒的郭太監聽阿布如此說,猛的一個激靈,酒醒了大半,急道:“侯爺可不能這麼害我呀,如果你不跟我回去,我肯定無法交差;如果我替你遮掩,如果沒有正當理由,日後被人檢出,這就是欺君罔上、殺頭之罪呀。”

阿布提起酒壺,替郭太監斟滿了酒,道:“公公哪裏話,我怎麼會令公公為難,之所以不去見駕,在下實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公公,再飲一杯。”

郭太監用手罩在酒杯上,道:“你如果不把話說清楚,這酒我哪裏還喝的下去。”

阿布招招手,旁邊有人拿了兩樣物事過來,放在了桌子上,阿布這才言道:“公公且放寬心,只要有了這兩樣物事,你且大膽的回去復命,你不但不會受到責怪,而且獎賞肯定是跑不了的。”

郭太監看着桌子上放着的一個金黃色的棒子,還有一個小小的透明琉璃瓶,不由得好奇道:“這又是些什麼?”旁邊的文楚以前也沒有見過,便停下筷子聽阿布細言。

阿布拿起玉米棒子道:“這個我稱之為玉米,意為像玉石一樣的大米,一是其形色像玉石,二是寓意其價值像玉石一般珍貴。

這是一種農作物,可以大規模的進行種植,不知道公公和文兄對農產有何印象,如果同樣種植同樣面積的玉米,可以比之粟麥等穀物增收一至兩成。

如果我大唐國度大面積種植該作物,不但可以增進國庫、擴充國力,普天下老百姓的日子也會過得更加的從容。”

郭太監還未答話,文楚在旁邊接話道:“兄弟此言當真?若真的如此,每年的糧食又能增產不知多少,這實是我大唐之幸,百姓之福,阿布兄弟這可真的是造福蒼生,功德無量啊。”

聽文楚如此說,郭太監接話道:“若真如侯爺所言,這的確是個立的住的理由,不過這個農作物現在長勢如何,可否讓我等也見識一下。”

阿佈道:“公公來的不是時候,玉米這個作物在一年兩季的地域適合在麥收后,代替小米、高粱種植,如果在比較寒冷的地域適合在春季開凍以後種植。

至於增產一事,在下已經過了大量的測試,並非虛言,甚至猶有過之。”

聽阿布如此說,郭太監神色也輕鬆了不少,三人一起舉杯碰了一下,郭太監又笑着接着道:“若此物真有侯爺所言之神奇,這大功一件定是跑不掉了,聖上剛給你親筆提字,不知道接下來又如何加官晉爵。”

阿布回道:“能為聖上分憂,為百姓謀福,這是在下分內之事,到時候還需公公多多美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續唐之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續唐之路
上一章下一章

73 推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