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身高徵稅(2)
關於稅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徵收方式的透明化。在美國購物,在付了商品的原價格后還需要多付一個消費稅。很多人去美國旅行購物的時候會感覺被雙重剝削了。在中國,雖然我們不需要在購物的時候繳納消費稅,但其實國內的絕大部分物品也是需要交稅的,只是這個稅隱形地轉嫁到了商品的價格上。稅收越透明,就越公正,也將越合理。因為它的透明能夠讓購買者和納稅人一眼就看明白,買什麼可以免稅,買什麼要交稅,徵收的比例是多少,總額是多大。在美國加州,購買食品是免稅的,但買“熱的熟食”是要加稅的。在餐廳飯館用餐,熱菜涼菜都要加稅。熱的飲料和甜點面點都可以免稅,但前提條件是不能在店裏吃,而且也不能同時購買其他熱的食品。如此複雜而瑣碎的徵稅標準,也許只有餐館和麵包店的老闆們才弄得清楚,或許會有個別特別細心的顧客會認真地對此考究一番。但一般人都嫌麻煩不會多過問。因為發票上把每一個商品的價格和稅項都寫得清清楚楚,每一位顧客在購買和消費的時候,都盡可以放心,不必擔心自己進了孫二娘的店。
在購物的發票上向顧客說明稅收的具體額度和標準,增加徵稅的透明度,增強了政府的信用以及商家和顧客之間的信任。社會學家吉登斯說:“信任縮短了因時間和空間造成的距離,排除了人的生存焦慮。若不將這些焦慮加以控制,它們就會不斷對人的感情和行為造成傷害。”明確地說明要納多少稅,比隱形的徵稅更能博得民眾的信任。信任是人與人之間,顧客與商家之間,人民與政府之間的一個“信物”,它是值得我們去小心維繫和經營的寶貴財富。
各個國家的政府都按照人們的收入來徵稅,投資公共事業,維持國家政府機關和國家機器的運作。稅收有縮小貧富差距的作用。但有一個問題是,兩個人獲得一樣的收入,他們要交納的稅收是一樣的,但他們得到收入的原因可能相去甚遠。有的人有先天優勢,長得英俊,生來是個天才,或是背後有着大家族財團的支持;有的人靠的是機遇和運氣,買彩票中獎,在街頭被星探一眼相中,或是碰巧和上司瘋狂喜歡同一個足球隊而博得上司的好感獲得提升;有的人則是靠勤奮和努力,每天工作10個小時沒有雙休日,或是像《當幸福來敲門》裏的克里斯·加納一樣剛開始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最後由貧轉富。
很多人都同意,應該對最後一種人少收一點稅,因為他們的成功來之不易。而對另兩種人多徵收一點,讓他們的收入去補貼其他那些沒有那麼多運氣和稟賦的人。可在現實中,我們很難區分哪些人是靠天資和運氣獲得成功的,哪些人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獲得成功的。而且每一個人的收入都同時受到天時地利人和各種因素的影響,根本不可能區分收入的哪部分該歸因於他自己的努力,而哪部分是又是其他原因導致的。
於是,經濟學家曼昆提出了一個徵稅的方法,就是以身高來徵稅。所以像邵明這樣的高個子的人就要付比大部分人更高的身高稅。
邵明覺得身高稅是天方夜譚,其實它自有它的道理。
研究表明,排除了年齡、性別、學歷、種族等等因素的影響,個子高的人總的來說比矮的人收入要高一些。而且這個現象從長期來看一直比較穩定。研究者們分析這個現象種種可能的原因:也許個子高的人容易給人信賴感和權威感,也許他們比較有自信心,也許他們大腦發育更早一些。總之,身高這個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收入,而且它和後天努力程度無關。所以經濟學家曼昆就提出,我們可以按身高來徵稅,何況身高是簡單檢測可以得到的數據。有些人採用各種手段虛報假報自己的收入情況,偷稅漏稅,但身高是無法作假的。
曼昆的設想聽起來不錯,但具體的徵稅細則卻不容易操作。個子高一厘米要多增收多少稅收才是合理的呢?怎麼樣才能把身高因素導致的收入差距得以體現,將收入高的人的一部分收入去補貼那些收入低的人?這些都很難得到完整準確的數據來支持。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個子很高的人本就已經在貧困線以下了,還要對他的身高徵收高額的稅收,那麼這是不是沒有體現社會福利的公平原則了呢?再者,一個新的政策和法規出台所帶來的隱性的社會影響常常是不可估量的,人們是不是將會對個子高或者矮的人有不同於往日的看法、偏見甚至是歧視了呢?
如果以後真有身高稅的話,邵明的高個子煩惱恐怕就又要增加一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