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24.建國大業

正文 324.建國大業

?

以李熙現在的勢力策動一場兵變搞個黃袍加身自然毫無困難,地方群雄已經掃平,吐蕃失隴西后已無力侵擾大唐邊境,契丹滅亡,回鶻汗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黠戛斯、吐蕃、沙陀牽制,對大唐並不構成實質威脅。李熙有的是時間慢慢安排。兵變發動之前,洛陽城中怪象頻現,真真假假,神神叨叨,做足了聲勢。在絳州做縣尉的李威忽然現身,雖然一閃即逝,卻給了別人無數的遐想。

會昌六年八月,駐守洛陽的左右神策軍,左右羽林軍,武寧、宣武兩軍士卒同時發動兵變,數萬士卒高呼李統禪位,忠王當為天下人主的口號,湧入思恭坊的忠王府,將一襲黃袍加在李熙身上,李熙拒不肯納,太傅裴度、太尉李愬,司徒朱克融、左僕射烏重胤、中書侍郎李海山等人領銜百官勸進,勸進的人群中再次出現了忠王世子李威的身影,且他與幾位重臣裴度、李愬、朱克融、李德裕等並列一處,顯然是首領之一,只是露這一次面,世子李威的行情便大漲起來。

黃袍加身的創意雖然新穎,卻也不過是掩人耳目的把戲,李熙代唐自立早已是鐵板釘釘的事,黃袍加身廢李統為庶民已經足夠仁慈了。

眼見李熙是鐵了心的不肯做皇帝,兵變的將士急了,李熙做了皇帝他們是從龍的大功臣,李熙若是不肯,他們就是逆臣,要誅九族的。黃袍加身在明眼人眼裏不過是場鬧劇,在這些憨直的將士們眼裏卻是比天還大的事,值得他們豁出性命去維護好。李熙不同意,那就逼着他同意。數百禁軍沖入忠王府,挾持忠王李熙,連椅子帶人一起抬上,出思恭坊直奔皇宮而去。皇宮裏邊,李統卸去天子袍服,捧玉璽侯於貞觀殿外,見李熙痛哭流涕,自陳無德無能不配為天下之主,情願將大唐的天下蒼生拱手託付。天子如此識時務,李熙再拒絕那就是不識時務了,這次他沒有再拒絕。百官興高采烈地在重光門內為李熙換上了天子袍服,一支由五品以上高官組成的轎夫肩抬乘輿行至貞觀殿。

大唐前任天子李統,列班群臣之首以臣禮參拜,口呼萬歲,萬歲之聲頓時響徹雲霄。

在內訪司的精心策劃下,洛陽百司、駐軍、軍民紛紛走出衙門家門提燈上街,徹夜歡慶新天子繼位。洛陽諸軍各賞十貫錢,河南府駐軍賞八貫,外軍各賞六貫,百官各有賞賜,提燈百姓亦有酒食相待,既有熱鬧可看又有慶功錢可拿,大人孩童俱歡顏。

李熙下詔改元“天慶”,國號不變,定都洛陽,以長安為陪都。封李統為長壽侯,封李岫玉為藍田夫人。被人們視為太子大熱門的

李威卻再次被逐出京城,不過這次他升了官,連升三級,任密州司馬,張好好母子隨行,離京前由崔鶯鶯主持,讓張好好拜了葉蘭為義母,打發葉蘭隨行去了密州。

裴度年事已高,以太傅之尊帶相銜出鎮長安,以烏重胤、李德裕、賈直言、韓愈四人為宰相,以杜牧為武成殿大學士,兼欽命監修《唐會典》、《唐六典》使,重修武成殿為宰相奏對處。政令皆出自政事堂。

以魏謨為吏部尚書,肖白為戶部尚書,常懷德為禮部尚書,李海山為兵部尚書,張脈為刑部尚書,葛崖為工部尚書。

六部為中央政令執行機關。

諸寺監為中央事務機關。

內諸使司權責歸入南衙有司,除保留內訪司、宣徽院外,其餘內諸使司一律裁撤,前朝庶務改由殿中省擔負,後宮庶務由內侍省擔負。放洛陽各宮宮女三千人出宮,放長安太極、興慶兩宮女五千人出宮,停止招募宦官。停止各地進獻鳥獸珍寶,廢黜額外上供各物。

划天下為兩都五府二十一道。

兩都:神京洛陽、西京長安。

七府:京兆府、關內府、太原府、江陵府、成都府、揚州府、廣州府。

京畿道:轄河南府、陝、虢、汝、懷、鄭等州,治所陝州。

關內道:轄關內府、邠寧、鄜坊、涇源、鳳翔等道。治所鳳翔。

京西道:轄靈武、夏綏銀、天德、振武等道。治所靈武。

隴西道:轄原隴西舊地,治所鄯州。

河東道:轄河東、河中、潞澤等道。治所太原。

河北道:轄魏博、成德、橫海、義武及原幽州道的瀛州、莫州。治所鎮州。

幽州道:轄原來幽州舊地(缺瀛州、莫州)及遼東等地。治所幽州。

淄青道:轄原淄青十二州之地。治所鄆州。

徐州道:轄武寧(缺濠州)、宣武、忠武等地。治所徐州。

襄陽道:轄山南東、蔡州、荊門、鄂岳等地。治所襄陽。

山南道:轄山南西、金州、商州等地。治所興元府。

四川道:轄東西兩川之地。治所成都府。

黔州道:轄黔州、夔州、忠州。治所黔州。

寧南道:轄容管、桂管、邕管。治所桂州。

安南道:轄安南之地。治所交州。

嶺南道:轄嶺南之地。治所廣州。

湖南道:轄湖南之地。治所潭州。

江西道:轄江西之地。治所洪州。

淮南道:轄淮南之地,濠州。

治所揚州。

江南道:轄兩浙、宣歙。治所杭州。

福建道:轄福建全境、流求。治所福州。

西京長安設留守一人,監管宮室、皇陵等。

七府府尹例由親王遙領,以少尹主其事,各道設觀察使統管民政,設支度使管財政,設按察使管刑獄,設節度使管軍事。按察使、度支使可由一人兼任,其餘各使不得互相兼任。

天下軍隊整編為禁軍、衛軍、藩軍和團練軍。

禁軍有六支,軍號:左右羽林軍、左右神策軍、左右威遠軍。

左右羽林軍屯駐兩都宮室,為天子親衛。左神策軍屯駐七府和揚州、潤州、蘇州、杭州等富庶地區,右神策屯駐於京畿道和關內道,拱衛兩都。左威遠軍屯駐河東、河北、幽州。右威遠軍屯駐京西道、隴西道、四川道,防禦邊疆。

天子六軍以武寧軍為基幹,揀選天下精卒改編而來,每軍額定兩萬人,六軍合計十二萬人。每軍設統軍一人,正二品,大將軍二人,正三品,將軍四人,從三品。此七人為高官帶職,不實際領軍。實際掌握六軍兵權的是三都長官,都司(行軍司馬)、都頭(都知兵馬使)和都監(軍供院都監)。三人的分工各有側重,都司掌軍政、軍令,都頭領軍,都監後勤供應,除三都外各軍例設監軍院,監督刑賞。

衛軍有十六衛,分別是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

諸衛各領折衝府若干,按戶籍徵調兵卒。不足部分以募兵抵充。十六衛各領一萬人。左右衛、左右金吾衛屯駐兩京,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屯駐兩京宮城內外,左右驍衛屯駐京西道,左右武衛屯駐河東,左右威衛屯駐幽州,左右領軍衛屯駐寧南道、安南道。

太子六率充作儀仗,每率三百人,以親貴子弟充任。

兵部掌軍政,設樞密院掌軍令,以十六衛領衛軍,禁軍直轄於天子。

禁軍、衛軍行軍設行軍總管、大總管,臨戰設招討使,行軍過程中臨戰以行軍總管、大總管為招討使,就近指揮各軍作戰。駐屯軍臨戰,以駐屯軍最高長官為招討使指揮作戰。

各道節度使募兵防禦地方,為藩軍,藩軍為地方治安軍,編製、裝備、人數由兵部確定,管內州以下作戰由節度使決定,報備樞密院,跨州作戰須得樞密院軍令。藩軍人數以每五戶養一兵為基準,糧餉、軍械又各道度支供給,出道配合禁、衛作戰,朝廷支給衣糧。

團結兵為民眾自衛軍,用於防止盜賊,由當地

居民組織,縣令領軍頭,刺史為監軍,司地方防禦,不出鄉作戰。衣糧由民自籌,兵部及各道撥給部分正軍淘汰的軍械。

國家設鹽鐵使,專司鹽鐵專營。設營田使,專司軍民營田。

改革監察制度,御史台分左右,左御史台監督在京百司,右御史台巡檢地方,兩御史台互相監督。

改革司法體制,大理寺為國家最高審判機關,刑部為最高司法行政機關、治安機關,左右御史台的監察御史擔負檢察職能,涉官、涉外案件由左御史台監察御史為檢察官,皇宮、宗室及純民事案件以右御史台監察御史為檢察官。

按察使為地方最高檢察官,對管內州縣案件有檢察權,按察使例掛左御史台御史中丞銜,其權力同時受左右御史台監察御史監督。

在州,由州推官司審判權,司法司治安及監獄,按察使駐州巡官司檢察權。

在縣,由州推官司審判權,縣尉司治安及監獄,按察使駐縣巡官司檢察權。

地方推官任免由各道觀察使提名,吏部審核,政事堂複核,天子畫可。官位雖卑,卻頗受重視,推官選任地方前必入宮面聖,由天子當面授印,儀式隆重。

駐州縣巡官由按察使提名,觀察使審核,吏部複核,報政事堂核准。巡官赴任前必到政事堂受印,儀式等同於五品官,遠較同品級官員隆重。

設神京法政學堂、西京武備學堂,培養軍政人才。學生入學即授從九品官職,學制兩到七年不等,畢業時視成績、素質、資歷授予七品以下官職。

後宮仿唐玄宗時規制,除皇后外,設三夫人、六芳儀、四美人、七才人。冊封崔鶯鶯為惠妃、陳燕燕(陳招弟)為麗妃、郭瑗為華妃,皆正一品;衣襄、林婉嫻、韓瀠三人為芳儀,皆正二品;柳如花、韓似玉二人為美人,皆正三品;田萁為才人,正四品。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東唐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324.建國大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