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方群玉曾對杜宇飛說起他的夢,關於沅芷的夢和關於湘妃的夢,杜宇飛覺得很多事情都是天意,人要順應天意,他勸方群玉納沅芷為妾,但方群玉很是猶豫,他說不是沅芷不好,而是因為他經歷過幾次銘心刻骨的感情,最終遇到了相知相惜的夫人,他不想辜負夫人對他的一片深情。
在杜宇飛的請求下,方群玉講起了他的過去。
方群玉家住湖南沅湘流域,自幼極愛讀書,小小年紀就在當地以詩成名。在他們當地有一個楊姓的富商,有個女兒叫楊飛煙。飛煙生性活潑,開朗大方,自讀了方群玉的詩后,就對他暗生仰慕之情,多次和方群玉寫詩酬唱應答,時間久了,兩人就心生情愫,互相愛慕起來。在方群玉18歲時,他向父母提出想娶楊飛煙為妻,結果父母震怒,宗室之人也堅決反對,因為飛煙是商人之女,配不上他家的門第。當時恰好父親的一個同僚令狐大人之子令狐平之約他一起去皇都科考,於是他就暫別了飛煙和令狐平之一起去了皇都。半年之後再次回到家鄉,已物是人非,飛煙已成他人之婦。
事後很久,方群玉心中一直拂不去對飛煙的思念,就多方打聽她的消息。但屆時飛煙卻已嫁入豪門深院,成了當地郡守之妾,他再也沒有機會見到曾經對他巧笑嫣然的飛煙了。
本來飛煙之後,他以為自己已經心灰意冷,再也不會對其他女子動心,但天見可憐,7年之後,也就是在他25歲那一年,他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涇源節度使蘇無涯之女蘇氏。蘇氏個性溫婉賢淑,善良純真。那年夏天,小池裏的荷花剛剛開放,就遇大雨傾盆,蘇氏怕剛開的小荷被風雨催殘,就在園中撐傘為小荷擋雨,拉都拉不走她。那次的暴雨沒有傷到小荷,卻讓蘇氏病了幾天。
方群玉說蘇氏是他一生的摯愛,他忘不了她在花底撿拾金釵、為他搔背、用鳳仙花染紅了指甲給他觀看、用花燈小盞捕捉螢火蟲……他曾與她共讀杜荀鶴的《松窗雜記》,她最喜歡趙顏的故事。他與她一起為《世說新語》中荀奉倩“不辭冰雪為卿熱”的故事黯然神傷。他和她曾攜手在暖陽下外出踏青,也曾相約執子之手永不相負。婚後他曾多次外出遊歷,妻子蘇氏都在家默默等候着他,盡心照料着家庭,支持着自己。雖然現在妻子蘇氏還在老家,他自己孤身在皇都,但他不願意也不想背叛與妻子蘇氏的誓言。
方群玉對妻子蘇氏的感情讓杜宇飛汗顏,這些年來他何曾不是到處遊歷,但每遊歷一處,都總是流連於青樓酒榭之間,從未把妻子孩子放在心上,現在自己在外多年,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都還好嗎?這些年兒子在文壇也已聲名鵲起,但卻和自己一樣,每每科舉總是失利。想來想去,還是受自己的拖累!想到這些,一向狂放不羈的杜宇飛也不禁深深的嘆息着吟詠起李白的詩來: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杜宇飛跟沅芷說到方群玉的這些情況,讓沅芷也唏噓不已。以前他們只覺得方群玉品行端正、潔身自好,沒想到他竟然這樣深情!這樣沅芷不由得對他又多了幾分好感。
他們也說到了芙蓉園裏的那次盛會,杜宇飛很遺憾自己沒能參加。兩人又說了些閑話,杜宇飛就告辭回去。
回去之後,杜宇飛又想到妻兒,這次來皇都又沒見到兒子杜憲,本來以為兒子中了進士會在皇都做個拾遺或補闕,沒想到他被授了山南節度使從事,離開了皇都。
山南節度使統領九郡,節度使的首府設在襄陽。山南轄區本是富庶之地,水陸交通便利,也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山南地區經常遭受戰亂之苦。杜憲到任的時候,山南正值叛亂,襄陽已岌岌可危,反王所克之處燒殺搶掠,所過之處百姓或被殺絕,或逃散殆盡。人們形容當時反王經過的地方是:“魚爛鳥散,人煙斷絕,荊榛蔽野”,為解決軍糧問題,反王甚至下令殺光百姓,用鹽把百姓屍體腌起來充當軍糧。
戰亂以來,襄陽城中糧價飛漲,玉娘已經因承受不起糧價的暴漲而一天只吃兩頓飯了,每頓飯還都只能吃些稀得可以照出人影的稀粥。城中很多人都已經因斷糧和戰爭逃跑了,玉娘也想逃,但是家中有許多杜宇飛留下的文集和書,那都是杜宇飛珍愛的東西,也是她玉娘當生命一樣珍視的東西,她不能丟下這些書籍。可是不丟下書,她一個弱女子,身邊已經沒有多少錢,怎麼帶得動呢?無奈之下,玉娘只能寄希望於佛祖和朝庭,希望襄陽城能保住,希望戰爭能早日結束。
在玉娘守着杜宇飛的書和文集苦度歲月的時候,杜憲到了襄陽。杜憲的情況也不比玉娘好,襄陽軍糧告急,守城士兵都吃不飽,他們那些文官每天就只能吃些搭着樹皮和草根的薄薄的稀飯。剛一安頓下來,他就去玉娘住的地方找到玉娘。告訴她襄陽怕是不保,趁還沒有城破,趕緊逃命。或者去皇都投奔父親杜宇飛,或者直接去蜀地避難,因為襄陽如果淪陷,皇都怕也難保。
玉娘哭哭啼啼的收拾了幾件衣服和僅剩的一點錢,又把杜宇飛的書和文集整理了幾箱子,杜憲看這麼多書,就在城中雇了輛馬車,把書籍衣物搬到車上,到漢水渡口,他幫玉娘把箱子搬到船上,在玉娘臨走時,杜憲告訴她遇到緊急情況就把書都丟了,逃命要緊。玉娘邊哭邊答應着,她讓杜憲也和她一起逃命,因襄陽已朝不保夕,留在城中徒丟性命,而且兩人一起逃命也能有個照應。杜憲說:“聖人說侍奉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了國家我不能照顧您逃亡,只能留在城中為朝庭守護城池。”玉娘聽了也是無奈,只好哭哭啼啼上了船,杜憲又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錢也給了她,讓她路上使喚。
送走玉娘杜憲就回了山南節度使署衙,戰爭時期,署衙里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要隨時在崗聽侯調遣,城中百姓因飢餓和害怕城破已經逃亡了大半,官兵的口糧都已經減半,但城裏的軍糧還是只夠維持幾天的了。在這危機的時刻,朝庭又一個節度使鹿弘興也自立為王,並率軍攻打襄陽。山南節度使劉平見情況危機,害怕城池不保,在半夜時帶着些親隨偷偷逃跑了,城中只剩下了些老弱病殘和一些文官。
襄陽城能否守住?杜憲將會怎樣?玉娘能否順利逃到皇都?請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