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反了,反他娘的!

第五章 反了,反他娘的!

我們今天重新回歸到朱元璋當和尚,遊方世間的經歷。

此時朱元璋的工作依舊是:和尚。

而他現在的工作任務卻不大相同,相比起前幾個月在寺廟中燒飯洗衣的工作來,現在的工作要勞累的多,因為他的師傅和主持派他出了趟差,只是這次出差之時沒有任何經費,有的就是一個木魚和一件破的袈裟,途徑任何的花費也不給報銷。

而八哥在出差途中,除了要完成師傅們交給自己的工作任務之外,還要想辦法養活自己,而養活自己的唯一辦法就是:要飯。

在預防狗攆貓追人喊打的基礎上,儘可能要更多的飯。

這種生活相對於以前在寺廟的生活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而此時我們八哥的年齡也不過十七歲。

雖然當的是行腳僧,主要目的是邊走邊乞討,但是我們的八哥憑藉自己的11路汽車,行走的距離卻實在不近,他老人家從濠州向南走到了合肥,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游經固始、信陽,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今天的淮陽)等地,隨後又踏入了鹿邑和亳州。

最後在1348年到達了他此次旅行的最後一站。

邁着高高的台階,看着四周熟悉的環境,聽着不遠處傳來的韻律的鐘聲,細細吸納着來自身旁那些三年中不知砍了幾茬的青草,他們依舊在風雨飄搖中堅挺的活着,就如同自己在四處叛亂和起義之中,奇迹般的活了下來一樣,沒有被哪個山大王押去做壓寨夫人。

逐級而上,終於在數個台階后,我們的八哥走到了台階盡頭。

展現在他面前的卻是一個比之幾年前更加破敗的寺廟。

而在寺廟的大門上,赫然懸挂着一張陳舊的牌匾。

皇覺寺。

他上次見到這個牌匾的時間,卻是在三年之前。

是的,經過了三年的遊方,我們的八哥再次回到了這裏。

他的第二個故鄉,寺廟,皇覺寺。

而在此時,他依舊是個和尚,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趕腳僧。

唯獨不一樣的是,這個三年前那個連毛都沒有長齊的黃臉癟三,現在長得已經超過了寺廟主持和他的師父,現在的他再也不怕他們欺負自己。

在這三年之中,除了身高之外,他的體魄他的閱歷早已遠遠的超過這二人。

現在的他早已不是那個任人欺負的孬種,不敢說長的虎背熊腰,但是絕對稱得上健壯的年輕人,便是他們三年前被他們親手趕出去的要飯和尚。

從某一方面來說,這是寺廟主持和他的師傅不想看到的。

三年沒見,按理說見到故人應該熱淚盈眶,但是在我看來,並沒有任何的歡迎儀式,有的反而是一臉的蔑視,因為眼前的這個在三年前還只是個能吃一碗飯的傢伙,現在一頓就能刨一鍋的飯。

眼前這個曾經的癟三,今天回來就是來和他們爭食的。

本來就有些糧草不足的寺廟看到這個傢伙的歸來,應該不會很歡迎,況且這個傢伙一跑三年,回來竟然身無分文。

在這種情況下,寺廟的領導更加不受待見。

我覺得這時候寺廟裏的僧侶們肯定有人會想:你這彪子一跑三年,怎麼沒死在面前,多一個人又得少分很多飯。

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的八哥在經歷了三年的遊歷之後,還是回到了皇覺寺,除了身無分文之外,一個長得更大的身軀向師傅和主持交差。

兩光頭佬和尚仰頭看着眼前這個人高馬大膘肥毛長的傢伙,兩雙眼睛應該也是無奈的。

一走三年,人家好不容易回來了,總不能剛剛回來就又敢人家出去吧。

先留着吧。

等有機會了再趕走他!

筆直的站在兩人面前,看着眼前兩鬢斑白的師傅,朱元璋高高的抬起他醜陋的腦袋,似乎是在宣示着屬於他的主權:空了三年的和上飯,該發給我了吧!

我餓了,快點開飯!

我累了,打水過來!

但是,事與願違。

回到皇覺寺的八哥,沒有路費報銷,沒有經費補貼,沒有人員關心,有的只是更加繁重而勞累的工作,因為他的個頭和身體發育太過良好,所以挑水劈柴,上樹抓鳥的使命也榮幸的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而這一年,他才剛剛二十歲。

宏圖霸業還只是妄想。

這三年要飯的經歷對於朱元璋的影響是深遠而難忘的。一個十七歲基本沒有見過市面的毛頭小子,獨自一人闖蕩世界,這種情況要麼造就一個懦弱無能毫無建樹的廢物,要麼鑄就一個性格剛毅,辦事果斷的人物,很顯然朱元璋是後者。

有利必有弊,這三年的經歷雖然帶給他比如身體等很多終身受益的好處,但是同時在這三年的要飯生涯中,同時送給他的還有內斂的暴戾和極度的吝嗇。

叫花子當街要飯,雖然在當時的社會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是對於一個從小就受人欺負,內心卻異常高傲的朱元璋來說,要飯的經歷對於他來說是一生抹不掉的恥辱,要飯途中受人冷嘲遭人唾罵,種種經歷絕非朱元璋願意麵對,但是迫於當時形勢所逼,要麼受罵,要麼挨餓,這個單選題擺在他的面前,他只能選擇前者,這份壓抑和恥辱也只能深深的埋在心底。

一個身高五尺的男兒,身穿一件破爛的袈裟,手裏持着一個破舊的缽,敲着幾乎褪光了漆猶如褪了毛的豬一般的木魚,四處流浪,從看門之人眼中看出濃濃的鄙視和厭惡,卻依舊得硬着頭皮向對方乞討,而對方卻從自家養的狗嘴裏,淘換出幾兩似白非紅的玩意兒丟到朱元璋的面前的時候,他的內心絕對在翻江倒海,恨意連連。

早已練就內斂性格的他,臉上表情卻依舊自然,眼神之中的火光在最深處瞬間點燃,卻依然被深深的笑容所遮蓋,步伐依舊平靜而緩慢,擺在他面前的無論是何物,他都只能強咬着牙,孤獨而壓抑的做着同一種選擇,那就是吃下去。

因為只有吃下去才能活命。

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這種情況下,必然造就朱元璋殘忍和幾近冷酷的性格。

君子報仇,尚待十年。

何況種乎。

我覺得這是朱元璋當時心中所想。

而在數年之後,他登基稱帝,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在這裏我想說一下,很多人說朱元璋在當了遊方和尚之後,聽說有人造反,他就義無反顧的跟着造反,我覺得這一點從理論上講是錯誤的,從思想和實際情況上也站不住腳。

大家不妨想想,此時的朱元璋雖然是當的和尚,但是起碼每天有一兩口飯菜可以充饑,有傢伙式可以吃飯,但是如果當了義軍,跟着造反,那要面對的可就是隨時會出現在面前的鐵馬彎刀的元軍,那是要掉腦袋的買賣,這種隨時會被殺頭的買賣不是誰都願意去做的。

如果說他一聽到有人造反就跟隨的話,他又何必再重新回到皇覺寺去當和尚,他完全可以早早的跟着義軍去造反,去幹掉元朝那幫沒奶都是娘的混蛋,又何必徒步走上幾千里再回到寺廟呢。

所以,這一點從根本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從理性上講,也是錯誤的。

好了,既然回來了,那就既還之則安之吧。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先湊合著過吧。

……

三年的辱,從小的苦,所有的怒,全部都深深的埋藏在他的內心之中,再回到皇覺寺之後,默默無言,只等命運之神再次降臨到他的身上。

而這個機會沒過多久,便赫然到來。

在朱元璋回到皇覺寺后不久,一個人的來信寄到了他的身邊,此人的名字叫做:湯和。(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名字,因為我覺得在所有跟隨朱元璋起兵的人員中,湯和是最睿智也是最識時務的一個,他懂得取捨,拿得起更能放得下,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夠成為也是唯一成為跟隨朱元璋自始至終,且到最後得以善終之人,此人的很多做法確實很值得深思和學習。)

湯和,朱元璋從小的玩伴,可以說是發小,他們一起放羊,一起玩樂,一起成長,對於朱元璋來說,可謂真正的知己。

此時的湯和在起義軍領袖郭子興的帳下做義兵,位居千戶。

史書上沒有寫信的內容,不過我想也不會太複雜,大致意思就是說我現在在起義軍中做了官,你當和尚也沒什麼前途,不如和我一起來投奔郭子興元帥,我們兄弟一起建立功業打天下。

對於謹慎而多疑的朱元璋見到這封信的時候,多半是猶豫的,因為剛剛回到皇覺寺過上兩天安穩日子的朱元璋並沒有想過要造反,他從心底是有恐懼的。

但是同時他也明白,自己的發小是好意,而且看現在天下的形勢元朝政府已經是強弩之末,早晚是要被推翻的。

況且自己也不可能真的當一輩子和尚,因為自己已經有過被攆出去一回的經歷,誰也保不齊沒有第二回。

正當朱元璋猶豫不決的時候,他的師兄悄悄告訴他,義軍給他寫信的事情已經被其他僧人知道了,正要準備去告發它(從這裏更能夠看得出朱元璋的人緣確實不怎麼地)。

這下朱元璋沒辦法了,被逼的沒退路了。

怎麼辦呢,是造反還是跑路呢,他拿不定主意。

這個時候,他想起了一個人,他叫周德興(同樣是朱元璋小時候的玩伴,朱元璋呼之為兄),他說出了湯和寫信的事情,也說出了心中的猶豫,讓他幫忙提個意見。

這周德興還真不含糊,確實給他提了一個意見,而他的意見是:問問菩薩,看看他老人家怎麼說。

我覺得周德興這貨更是個混蛋,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個意見,這意見比直接造反還要操蛋的多。

但是奈何朱元璋他老人家竟然聽進去了。

確實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快步走到伽藍殿,將心中所想一一托出,拿起卦搖了起來。

第一次選擇留下,大凶。

第二次選擇逃跑,又是大凶。

最後一次選擇造反,大吉。

此卦一處,朱元璋終於明白了。

赫然轉身站起,壓抑在內心深處的火焰瞬間迸發而出,菩薩都支持我造反,這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沒猶豫了,反了,反他娘的。

自己的親爹親媽是被元朝害死的,自己曾經夢裏夢見的十幾歲的小媳婦是被元軍糟蹋的,自己原本幸福的家庭是被元軍迫害的,自己數十年的和尚生涯是被元軍給逼出來的,一切的苦與痛都是元軍造成的,這種日子也受夠了。

沒說的,菩薩給咱面子,咱一定兜着。

反了,反他娘的。

隨後的朱元璋便打起包袱,離開了寺廟,朝着湯和的隊伍奔去。

八年的和尚生涯就此終結。

這一年,朱重八二十五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笑讀朱元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笑讀朱元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反了,反他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