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濟濟一堂,暢所欲言
比小七子地位還高的就是慕容冬雪,不僅僅是她有師母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在師尊最危急的時候,只有師母在師尊身邊,不但協助師尊走脫,還打傷了碧瑤,奪了傷了師爺性命的兇器——碧玉劍。最神奇的是,師母竟然堂而皇之地安全返回。
就在師爺的墳前,石敢當和馮七砸碎了碧玉劍,讓師爺在七日的祭日,安心上路。
是師母,成全了弟子們的孝心!
還有,儒門七子的老大,顏子淵就是師母給解救出來的,僅憑這一點,在儒門的地位也無可撼動。
隨着時間的推移,慕容冬雪從前的記憶漸漸恢復。她記起在內丘城下,碧霞仙君不顧師徒之情,施展三雷破空,對天許滅之而後快,少年的復仇也就是情有可原了。對自己動了殺心的人不再留情,這是修仙界的鐵律,若不如此,修仙者的念頭就不會通達。
再加上哥哥和其師尊宮元楓也的勸解,慕容冬雪終於過了困擾她的那道坎。還有一個讓她自己無法面對的事實,她吞噬了師祖的元神,從欺師滅祖來講,她也該當第一罪。最終,她徹底地原諒了天許。
於是,慕容冬雪來到落霞谷,全心全意打理儒門事物,孝敬天許他娘,指點小妹,直到小妹被瓊霄仙子帶走。
——————
蘇流雲在儒門的地位也是不低,她像一位大姐心疼過天許,照顧過天許,也愛過天許,更為天許拼過命。她更睿智,在知道某些事不可能的情況下,及時擺正了自己的身份,默默地為儒門儘力。
儒門中興的開創,蘇流雲居功至偉,儒門第一批招收的弟子,儒門的第一套標準服裝,儒門的第一隊的隊長等等。還有一項很重要的,蘇流雲與蒙田已經正式完婚。‘蘇姐’的稱呼也一直被儒門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就這麼叫着,包括陳文伯和蒙田。
老村長李萬山,作為儒門中興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受到儒門所有人的尊敬,就是他帶領原來的李家村數百人,安守貧苦,護佑儒門這最後一塊福地。為日後的落霞村、落霞書院、以及落霞谷提供了一處絕佳的安身立命之所。為李天許的成長提供了一處風水寶地,沒有李家村的氣運加持,李天許就不會快速地成長!
趙四五,唯一不是儒門的人,卻是儒門最早的守護者,又是儒門中興的功臣,建設落霞書院,創辦製造局,儒門能夠迅速擴張,製造局就在那裏建造分局。沒有趙四五在後面的默默奉獻,不知會慢上多少。
而通過儒門的擴張,公輸和墨家的勢力也隨之擴張。
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儒門中興的奠基者和開創者,就是在這些人的努力下,儒門開啟了新的紀元,曾有人將儒門的歷史劃分了三個年代,千年之前稱為夫子年代,之後稱為後夫子年代,從五年前至以後稱為小夫子年代。
——————
每次會議的主持都是陳文伯,這次也不例外。
“今年,我們建立了四座書院,距離地二十五座書院的目標只差一座了,也算是可以慰藉夫子的在天之靈了!由於儒門的擴展速度太快,太快難免就會根基不穩,今年的這次會議,就是將目前存在問題找出來。”
只要是陳文伯提出問題,第一個回答的就是大弟子石敢當,這也是儒禮所規定的,長者有所問,弟子必有所答:“師伯祖,儒學總綱在禮,儒學七藝之首在於禮儀,禮儀在君子而不盡在君子,君子根基在於民眾,儒學書院所教化的弟子都是民眾的傑出人才,不過百萬,而天下眾生何止百億,因此,當以儒學學院弟子為種子,儘快面向天下眾生,讓天下眾生消除愚昧,知禮儀,明道理,辨是非。如此,根基穩固,儒學就會成為眾生心往之學。”
在場眾人齊齊點頭,夫子創立儒門之本意,就是教化天下眾生。
冉子有,儒門七子的老四,笑道:“敢當所言極是,道教愚民,儒學教民,天下根基之本在於民眾。愚民,民不知禮,禮樂崩壞,乃受愚弄。儒門目前的發展也僅僅是一小步,距離教化天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敢當現在就提出來,非常好,那就從大陳國開始,將儒學學堂普及到鄉鎮,再到村莊。”
眾人聞言皆是興奮,那麼,就會有數萬座學堂。
宋墨中起身環施一禮道:“書院弟子參差不齊,有的連字都不認識,雖然也分了幾個層次,也是影響了大多數人的學業。再說,書院的三年學制也不完善,有些人兩年就可以出師,有的人五年,十年都未必能夠出師。這還是在五師弟樂道的輔助下。
冉師伯所言,讓宋某頓開茅塞,儒學由淺至深可分為三個層次,就像修行的小境界,分為初學,中學和後學,儒門學院只招收後學弟子,爭取做到初學在村莊,中學在鄉鎮,後學在書院的格局。
儒學經典對於初學和中學過於深奧了些,我可以安排大儒編纂初級儒學和中級儒學典籍。這樣初級三年,中級兩年,經過考核,符合書院招收弟子的標準,在進入書院學習。”
宋墨中所言,也是從幾十年傳播儒學的實踐中來。因此,他的話讓所有人都為之一振。這樣,就可以真的將儒學傳遞到每一個人,不必苛求每個人都達到書院出師的標準。
言子游,儒門七子的老二,撫手道:“墨中不愧為當代大儒,字字璣珠,我只是給墨中補充一下。初學在於啟蒙,天下眾生擺脫愚昧的根本還是在於初學,中學在於明志,讓經過啟蒙的學子,可以選擇人生的方向,後學再於有為,讓資質心智俱佳之人成才。
那麼書院就會着手打造有用之才,讓書院的資源不至於浪費。至於,怎樣推行村莊和鄉鎮的初學和中學,還要進一步商討出可行方案。哈哈,出雲笑了,我看他會有話說。”
眾人都笑了,顏子淵笑道:“哈哈,推行初學和中學,少不了財力和物力的支撐,二師弟說的沒錯,這可要我們的財神爺發話!我們都要看他的臉色,大家說,是不是啊!”
老村長開口了:“你們這些大人物,就會編派出雲這孩子,我先給大家說一說吧,畢竟落霞村就有一座學堂,我想我還是有發言權的。”
眾人齊聲道:“就是,就是,還是老村長有發言權。”
老村長李萬山道:“當初落霞村建立的學堂,就是現在的村堂,按照每個村五百人口,八歲到十三歲的孩童就有三、五十個,這規模么,大約佔了人口數的不太到一成,這樣就需要兩到三間教舍,建造費用大約五兩紋銀。桌椅板凳,筆墨紙硯,雜七雜八的等也需要五兩。還需要兩套先生的住所,需要八兩。先生每年的薪俸也需要十兩,兩個先生,就是二十兩。這樣下來每個學堂,不算地契的話一次性投入,大約四十兩,以後每年還要投入二十五兩。其中的五兩是改善修葺的費用。”
一個學堂竟然需要這麼多,大陳國村莊百萬,那一萬個學堂就要支出四十萬兩,而且每年還要二三十萬兩,百萬村莊,那就是百倍,四千萬紋銀!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齊齊看向出雲,出雲臉色有些難看。
蒙田道:“四師兄,不要為難,天道堂,每年可以上交兩千萬兩紋銀,以後還會增加。”
出雲長出一口氣道:“還是七師弟善解人意,有了七師弟的話,我這裏就有譜了,剩下費用憑儒門商旅每年的收入,就綽綽有餘了!”
眾人長舒一口氣,齊齊展顏,看來這學堂的規劃就可以實施了。
就在這時,平常少言寡語的馮七站了起來,拱手行禮道:“儒門正是擴張的時候,哪裏也需要費用,目前我們的庫房還有些積蓄,但是這也是來自於大陳國前期的支援,還有九幽府的積累。學堂這塊費用暫時還能出得起,大家別忘了,這只是在大陳國。我們儒門不只是將目光投放在大陳國,而是神州,乃至整個天下。”
馮七說到這裏,眾人肅然起敬,連儒門六子都投來敬佩的目光。這個馮七,果然不簡單。
馮七繼續說:“人心就是這樣,輕易得到的就不會珍惜,儒學書院是我們儒門的資產,投入理所應當,學堂是村子裏的資產,我們難道會為了區區幾十兩的資產去跟村莊爭么?當然不會,只能是村子的資產。儒門投入錢財,幫助村莊設立學堂,這是應該而且必須的,這裏有三個辦法可以將事情辦的更好!”
眾人齊道:“好啊,那三個辦法呢?”
“這第一個辦法,就是選出一百個村莊做試點,這些村莊要靠近鄉鎮,而且要村子裏負擔一半費用,我們負責派遣先生。同意的就建立學堂,不同意的就找下一個合適的村莊。有了這些村莊,我們要達到兩個目的,一個是積累辦學堂的經驗,做成模本,這樣可以降低費用,而且標準規範,統一採購和製作。比如桌子,一個是帶有儒門特殊的標誌和造型,別人模仿不來;另一個是驗證我們編纂的典籍是否合適,這個啟蒙階段需要怎樣的學問,怎樣的教學經驗。”
“第二辦法,就是輿論宣傳,宣傳這一百個村莊的德行,比如傳禮世家,禮儀村莊,書香之鄉等,當然,要恰如其分,不能過,過猶不及。”
“第三個辦法,就是在村鎮夫子廟前開設辦學點,讓各個村子裏的人主動去找我們,我們當然先考慮條件好的村子,優先簽訂辦學協議。我們的底線可以設定出資二十兩,幫助村子辦理學堂,村子裏出的錢不能低於二十兩,教學先生的費用也是村子裏負擔一半。村子裏的出資可以折算工錢,材料。唯一的是,地契我們不能碰,只有自己的東西自己才會珍惜。
這樣,我們前期的投入就可以減少一半,而由於村子裏也是有負擔,會珍惜看護好學堂。還有,只要是入學的孩童必須交錢,不是我們儒門缺那一兩個銅板,而是讓每一個孩童都知道,讀書不易,這樣他們就會珍惜讀書的機會。書本也可是適當地收取一部分錢財,讓他們懂得愛護書籍。這些費用可收回一部分前期的投入,也可以改善教書先生的生活。收費的標準可以按照當地人的富裕程度,不能一概而論。”
馮七說完,環施一禮靜靜地坐下,全場也是一片安靜,眾人都被馮七的一番言論而折服。
一聲長嘆!仲季路道:“天許真不簡單,所收的弟子是士農工商,但是各個非凡,修為沒的說,對人情世故把握之准,也是恰如其分。人情練達也是學問,讓我們這老一輩自愧不如啊!”
提到了李天許,眾人更是漠然,有幾個人眼睛已經濕紅。
是啊,天許,你在哪裏?
陳文伯站起來道:“我知道,大家都在想念天許,這份基業說白了,也是天許創下的,我們只不過是代其保管和經營。五年啦,天許也該回來了,接下來,我們就開啟我們儒門的最後一塊福地,迎接天許歸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