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北京之夜(四)

楔子:北京之夜(四)

北京七月的黃昏本應該是一幅生機昂然的畫卷,落日的餘輝將絢麗的霞光灑滿天空,站在頤和園的西堤或者什剎海的銀錠橋之上,看着那滿天的火燒雲熱烈地張燈結綵,婀娜的西山象睡美人般橫卧在金色的紗帳之中,玲瓏的玉泉塔羞怯地戴上朦朧的面紗,矯健的輕燕在翠柳和葦叢間歡快飛舞,間或一隊歸巢的野鴨優雅地滑過頭頂的穹幕,金色的荷塘還嫌這一切美得不夠,又將天上地上的美景用倒影再拷貝一遍。如此美景,往往令閑暇的遊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但是此刻伴隨着突如其來的無情戰火,一切曾經的美麗都在落日的蒼黃之下覆蓋上了一層的血紅色的光暈。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廂紅旗董四墓村西北的金山腳下,一隊隊神情嚴肅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直屬警衛部隊正以最快的速度構築起嚴密的警戒防線。在他們的頭頂上空,一陣陣滾雷似的轟鳴仍由遠而近不斷的襲來,而在他們的身後一門門緊急從戰備倉庫中牽引出來的74式37毫米雙管高射炮正昂起炮口,在南京第一電信技術研究所最新研製的低空哨站雷達的指引之下警惕着仰望着天空。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坐在一輛212型軍用北京吉普之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助理林太平少將正有些惆悵的望着眼前似乎漫無盡頭的地下隧道喃喃自語的說道。就在半個小時之前,他還在位於景山前街習慣上被稱為“三座門”的中央軍委駐地剛剛完成一天的工作,準備下班。突然從天而降的攻擊打破了一切固有的規律和寧靜,將他本人和共和國整個的推入了戰爭的深淵之中。

應該說可以在蘇聯方面蓄謀已久的雷霆第一擊之中,共和國的最高軍事領導班子得以基本保存完全,除了良好的應急體制和完備的緊急轉移設置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中央軍委駐地的基礎設施。軍委駐地所在“三座門”其前身是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大高玄殿”。作為明、清兩代的京城之內惟一的一座皇家御用道觀,這座的建築物不僅東依景山、西望北海,修築極其高大壯麗,內部構造更與紫禁城內各大殿相同採用了“九梁十八柱”的設計歷念。因此極其的堅固。因此雖然遭遇了蘇聯軍方多枚遠程空射巡航導彈的打擊,整個建築物依舊挺立於故宮筒子河北岸。

“也難怪老毛子這次意外失手。如果我站在莫斯科的阿爾巴特軍區(蘇聯國防部和總參謀部所在地)那一邊估計也想像不到一座建造於400多年前的木製建築會如此堅固。”當車輛抵達了林太平此行的目的地時,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的戚度大校此刻早已等候在了巨大的城市沙盤面前。同屬於共和國新生代軍人的林太平和戚度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戰爭經驗研究處時便是莫逆之交,因此雖然面對着眼前空前的驚濤和駭浪,兩人見面之時,戚度大校仍不忘開個玩笑。

“是啊!看來要多謝太上老君保佑,才讓我沒有去見馬克思啊!”雖然注意到了眼前那製造精細的北京城市模型,但是此刻林太平並無暇與戚度探討北京城區攻防戰的問題,作為總參謀部以及中央軍委的智囊,他們此刻除了研究北京城內的戰區之外,目光更要面向更為遼闊的戰場—整個“三北”地區的防禦態勢乃至整個共和國的所將要面臨的戰爭全局。

“雖然在意料之外,可也在情理之中啊!”隨着總參作戰部的工作人員不斷將整個華北地區在首輪打擊之中己方的空軍基地和地面防空的系統的損失情況標註在牆上那幅巨大的軍用地圖之上,戰神那猙獰的面貌逐漸清晰起來。面對着曾經在各種內、外部報道之中被稱為“空中長城”的中國空軍在不過一個小時之內的“完敗”,戚度大校雖然感到痛惜,但卻也不得不承認這一結果事實上談不上離奇。

一個現代化的防空系統,理論上應該由由情報預警系統、指揮控制系統、攔截打擊系統、作戰保障系統、國民防空系統等五大部分組成。而其中又以情報預警系統為根本。只有擁有了超遠程、多高層、全縱深的探測能力,才能為最高統帥部和防空作戰體系的提供準確的情報與預警。而這一部分正是中國空軍目前最為薄弱的環節。

從二戰之中的“大列顛空戰”開始,雷達便是防空作戰之中地面情報預警系統的核心。而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52組建第一個雷達團以來,雷達兵便一直以團為最高戰役編成,一個雷達團通常裝備十多部至數十部形形色色的雷達,負責保障一個獨立方向的對空警戒和引導任務。在戰雲密佈的整個“三北”地區,中國空軍部署了全國幾乎三分之一以上的雷達團。

中國空軍雷達團的編製依防區面積大小和任務而靈活配置,按任務性質由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配屬機場的雷達連,主要負責保障機場飛行,包括過往起降的飛機。機場雷達連往往是一個雷達團裝備最差的連隊,最早裝備的是314乙或314甲雷達,這種雷達是參加過韓戰的老米波雷達,十分陳舊,探測距離不到200公里,而且準確性十分差,大約誤差總在2到3公里、3到4度,編隊飛行是看不出來的,一分鐘只能看三點,不過保障飛行任務,基本還能勝任,是當時裝備機場的主要雷達。雖然這兩種雷達已經開始被淘汰,換成性能更好的513、514雷達,但這兩種雷達也是米波雷達,513配有高低天線,可兼顧高低目標的探測,是當時較先進的雷達,後者的探測距離更遠一些,還可初測目標的高度,但這兩種雷達的探測精度依然較差,距離誤差在1公里左右,方向誤差在2到3度。

第二部分是警戒雷達分隊,主要負責對空警戒任務,他們多駐在高山峻岭之上,其裝備比機場雷達要好一些,主要裝402、403、406、407、408等雷達,這些雷達除402、403是分米波雷達外,其他都是米波雷達,大體都是50年代未、60年代中期前開始裝備部隊的,技術在當時還算先進,探測距離也比較遠,大約在300到400公里。但探測精度較差,方位誤差在2到3度,距離誤差1.5到2公里。

一些擔負特殊任務的雷達團還裝備了7705甲、7705乙、4511等遠程雷達。這個群體的數量最為龐大,是雷達團的主力,他們分佈在防區四周,形成首尾相連、左右重疊的綿密的雷達對空監視網,負責防區範圍的對空監視任務。后陸續換裝了571、581雷達。這兩種雷達是分米波雷達,探測距離略近,但精度較高,還可擔負輔助引導任務,與前面的雷達形成性能上的互補,所以並存了很長一段時間。

第三部分,則是雷達團的核心力量—引導雷達連,數量最少,通常一個雷達團不過1到2個連。主要裝備是從蘇聯進口的п-20、п-30、п-35型雷達,這些雷達均是厘米波雷達。1956年,為對付日益突出的台灣空軍的襲擾戰,我國從蘇聯引進了20多部п-20三座標雷達,之後又陸續進口了一些п-30、п-35雷達。п-20和п-30性能差不多,只是在探測精度和距離上п-30略好些,但這兩種雷達有個缺點,即測高高度只能達到15000左右,所以還需配備專用的843測高雷達,這種雷達的天線是上下擺動,被部隊習慣性稱為“點頭哈腰”。п-35雷達性能更先進一些,探測距離和測高高度都比前兩者有較大提高,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三座標雷達,但由於數量較少,僅限於裝備北方重點地區。這三種雷達探測距離遠,方位和距離誤差均在0.5公里(度)以內,是當時較為先進的雷達。但是由於數量稀少,一個重點防區雷達團往往也能裝備兩部三座標雷達,一部是п-20,一部是п-30,分佈在兩個基點上,構成相互支撐的防空引導點。由於使用頻率較高,進口元件保障較困難,時常影響任務的執行。

雖然改革開放以來國產的440、441、586型引導雷達數量正日益增多,中國地區雷達落後的情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而且國產的新型雷達在精度上與在近30年前進口的蘇聯雷達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可以說中國空軍的雷達對空警戒網即便是在重點設防的三北地區也不夠完善,除了整體佈局還有不少空隙之外,由於雷達性能落後,加之雙機站少,持續警戒的覆蓋面積還不夠大。特別是多數雷達沒有同時配備高低天線,立體警戒空域尚未構成,常常看了高空丟了中低空;看了中低空丟了高空,特別是低空警戒還是個缺陷。在80年代初期組織對抗演習,對抗雙方便常利用雷達的弱點,輕鬆打破對方的防空警戒網。

而在實戰之中這種缺陷更是被曾經幾乎是“手把手”的培養起中國空軍的蘇聯方面所抓住,並施以毫不留情的猛烈打擊。在大規模的利用遠程航空兵方面的優勢,對中國“三北”地區特別是北京及整個華北地區的重點目前展開肆無忌憚的遠程巡航導彈攻擊的同時,蘇聯空軍前線航空兵也出動大批攜帶有反輻射導彈的蘇—24、蘇—22M、米格—27、蘇—17型戰鬥轟炸機對三北地區前沿和縱深的雷達機站展開攻擊,拔除中國的對空哨戒點,撕裂中國空軍本就脆弱的防空網。

針對西方世界完備的防空體系所不斷升級的蘇聯空軍,在走過了雅克—28型超音速轟炸機的彎路之後,終於擁有堪稱完美作戰能力的戰鬥轟炸機—蘇—24“劍擊手”。這種以美國空軍F—111型戰鬥轟炸機為藍本和主要對手的武器擁有更大的航程、載彈量和更加完善的電子設備以提供更好的突防與更有效的全天候的作戰能力。在它的面前促不及防的中國空軍幾乎無能為力。

專門對付相控陣雷達的Ka—58型反輻射導彈裝有萬嚮導引頭,具有多目標記憶和鎖定功能。這種射程160公里的武器可以加裝了一個備用集速炸彈戰鬥部以增大毀傷能力,用來對付雷達天線與指揮車分開配置的雷達。不過這種導彈只用於對付中**隊部署在高碑店的北京軍區雷達第9旅—中**隊在華北唯一一個裝備了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的旅級部隊。而其他更多的中國空軍地面雷達則大多遭遇到粗大而笨重的Ka-28型反輻射導彈的攻擊,儘管作為蘇聯70年代研製的第一種專用的反輻射導彈,這種武器已經不再適應於美、蘇抗衡的歐洲戰場。但是在遠東,它依舊可以有限的摧毀只能用關機的模式來進行最後的抵抗的中國雷達兵。

事實上即便經過了長時間的精心準備,蘇聯空軍也無法作到完全同步的摧毀中國位於“三北”地區的所有對空警戒系統。在數以千計的蘇聯空軍各型軍用飛機大規模的起降和進逼的過程之中,遠程空射巡航導彈上千公里的長距離飛行之中,依舊有為數不少的地面雷達發現了異常,並試圖向防空指揮發出警報。但是落後的指揮控制系統卻令這些關乎生命的情報不是姍姍來遲,便是被對方的電子干擾所湮沒。

在信息的錄取和傳送上,中國空軍仍主要採用手工作業。即雷達操作員通過目測,測算出目標的方位、距離,再通過傳輸系統報給情報使用單位。信息的傳送主要是電話線,也有使用無線通信、微波定向傳送、圖象遙傳等方式。基本上還都停留在手工作業,速度和效率都不高,一個師級指揮所,通常只能擔負3-6批的指揮任務,軍以上指揮所也不會超過12批,所以在一個作戰方向往往建立有眾多的指揮所和引導站,以彌補指揮控制能力之不足。但是這樣的作法在快節奏的實戰之中顯得過於遲鈍了。在空襲開始之後的一個小時之後,西山指揮部內才陸續接到了內蒙古方面的各防空部隊所傳回的訊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決戰1984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決戰1984
上一章下一章

楔子:北京之夜(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