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尾聲(慎買)

54 尾聲(慎買)

弘慶三十三年,春,靖王府。

自打三年前,先是永寧侯恣意行事,為了皇帝墜馬之事,拘禁下獄了無數人,後來又有許多人被皇帝貶斥的貶斥,左遷的左遷,有些人見勢不妙,求外放的求外放,乞骸骨的乞骸骨,支持靖王等人的勢力頓時大減。

等到睿王景珂被立為太子,太子的三位兄長,手中無兵也無權,就算暗中依然有着支持者,這種時候也不敢再隨意冒頭,很快沉寂了下來。

不過,隨着局勢的發展,眼見着太子的儲位,並沒有眾人想像中那麼穩當,他們又忍不住蠢蠢欲動了起來。

這一日,春光正好,靖王下了帖子給四皇子五皇子,請他們過府來賞景。

此時,宴席就擺在了靖王府後花園的湖心亭中。這湖心亭四面都臨水,需要靠小船擺渡才能上去,只要譴走了伺候的僕從,四下里都無人,非常適合商量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

“那位可謂文武雙全,可惜啊可惜……”酒過三巡,靖王景瑛趁着氣氛正好,挑起了這個話題。

那位是誰,可惜什麼,他沒有細說,不過在座的另外二人,都知道他在說誰,以及可惜些什麼。

太子再能幹又如何,有衛家支持又怎麼樣,只要他無嗣,他的儲位就不會穩妥。

“呵,恐怕是殺戮太甚,才會有礙子嗣。”四皇子接口道。

“四哥所言極是。”五皇子點頭應是。

“這次我請四弟五弟過來,是要商議一件大事。”景瑛探了探他二人的口風,知道他倆對這事也不曾死心,才說起了正事。

“三哥請講。”

“五弟我洗耳恭聽。”

“這事的源頭,是在那邊。”景瑛向皇宮那邊示意,“若想解決,還須在那邊下苦功。”

三年前,皇帝的墜馬事件,景瑛他們雖然沒有直接涉入,但是此事繞來繞去,最後肯定能夠繞到他們頭上。所以皇帝動手剪除他們的勢力時,他們一個個安靜如鵪鶉,不敢稍作反抗。

而今,事過境遷,皇帝似乎也不準備追究那事了,再加上太子無嗣,意味着其他人依然有機會,他們的心思自然又活絡了。

景珂是幼子,他能越過三位兄長上位,靠得是皇帝的寵愛,靠得是衛家的支持。

不過君心之所以在他的身上,倒不是皇帝有多麼喜歡他。這裏面的原因,說一千道一萬,都源於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永寧侯。

沒有永寧侯,景珂根本就不會入了皇帝的眼,到如今恐怕依然悄無聲息地做着他的六皇子。

沒有永寧侯,皇帝不會允許衛家擁有這般赫赫權勢,沒有衛家的支持,景珂就不可能這麼順利上位。

這些道理,到了如今,景瑛明白了,另外兩位皇子也明白了。

與其說君心是在景珂身上,不如說君心是在永寧侯身上,其他的,其實都是皇帝的愛屋及烏。

那麼要撬動景珂的儲位,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對付永寧侯了。

但是有皇帝護着,想要對付永寧侯,可不是件容易事,除非哪天永寧侯失寵了,才有這個可能。

這些年來,盼着永寧侯失寵的人,絕不在少數,但是許多人盼着盼着,盼到了死,都沒能盼到永寧侯失寵。

“那位快近古稀了吧?”四皇子咕噥了一聲。

“明年就要過七十大壽了。”五皇子應道。

“三哥有什麼好主意,就直說吧。”四皇子望着三皇子,等着他說話。

“我是這麼想的……”雖然四下里無人,景瑛依然壓低了聲音,將他的計劃,緩緩道出。

他們需要動搖君心,但是又須不着痕迹,行事太過刻意,皇帝恐怕會起疑心,這事就難成。

“這……能行嗎?”聽了他的計劃,四皇子有些猶疑。

“五弟剛才不是說了嗎?永寧侯快過七十大壽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永寧侯還能再過幾個壽辰?父皇就算不為了他自己,單單為了永寧侯,恐怕都會入彀。人我已經準備好了,不過有些事,四弟五弟還須搭把手,將這人不着痕迹地送到父皇的跟前。”

“這是自然。”

“三哥放心。”

四皇子和五皇子都點頭應諾。

只要景珂還是太子,他們就會齊心協力,當然,一旦景珂不是太子了,他們之間就不會這麼好說話了。

弘慶三十四年,二月。

京城的二月,天氣還有些寒冷。永寧侯府中堂里,雖然置有火盆,但是有些人,因為心裏發虛,還是感覺到背上冷汗淋漓。

衛衍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才問道:“敏文,這小乞兒失蹤案,你們查了這麼久,依然沒有一點頭緒?”

“孩兒無能,請父親責罰。”衛敏文站了起來請罪。

這一年來,京城裏面,陸陸續續走失了不少小乞兒,這事本來不歸衛敏文管,但是他的父親不知道怎麼聽說了這事,讓衛敏文去仔細查查,到底怎麼回事?

衛敏文不查還好,這一查,就查出了事。

如今,他寧願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哦。”衛衍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看了兒子一會兒,一直看到兒子渾身不安起來,他又問道,“陛下近來在忙什麼?”

“這……孩兒不知道……左右不過是些政事吧……”衛敏文支吾着回道。

“沒事了,你下去吧。”衛衍揮了揮手,打發兒子出去。

問到這裏,他不用多問了,這事肯定和皇帝有關,否則兒子不會是這麼一問三不知的模樣。暗衛又不是吃乾飯的,不可能連這點小事都查不出來。

兒子查出來了,卻裝作不知,除了皇帝有這個本事,還有誰能讓兒子不敢多話?

只不過,皇帝要這些小乞兒,到底在做什麼?

皇帝既然要瞞着他,他直接問,皇帝肯定不會說實話,而且他身邊的人,恐怕都被皇帝下過噤口令了,就連敏文也沒有例外。

衛衍沉吟了片刻,就有了主意。

既然皇帝需要小乞兒,他就讓人盯着那些小乞兒,只要再有走失的,順藤摸瓜下去,自然可以知道真相。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他讓敏文去查這事,打草驚蛇了,本來每旬就會失蹤幾名小乞兒,這段時日,竟然不再發生了。

衛衍旁敲側擊問過皇帝,皇帝自然一如既往地裝傻,表示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不過既然皇帝收斂了,不再做這種事,衛衍也沒有多問下去。

反正只要他找到了地方,自然可以知道皇帝在幹什麼,到時候,人證物證俱全,就算皇帝想繼續裝傻,也是不能了。

“侯爺,您讓卑職盯着的事,已經有了眉目。”又過了十幾日,衛衍安排下去盯着這事的下屬,來向他彙報了。

“找到地方了?”

“是,在城外的一個莊子裏,守衛很嚴密,屬下怕打草驚蛇,沒敢靠近,只遠遠吊在後面,看了幾眼。”

“點齊人手,隨我去看看。”

“是。”

當下,衛衍帶着人,出了城。

他一動,就有人去向宮中報信了。

自從皇帝知道衛衍在查這事,他就在衛衍身邊放了人,不幹別的事,就專門盯着他,看他什麼時候出城了,就到宮裏來報信。

如今,衛衍出了城,景驪接到消息,自然在宮裏待不住了,也帶着人,出城去了。

衛衍比皇帝出來得早,到得也早。

這莊子的確守衛嚴密,但是衛衍一來,直接擺明了身份,敢於阻攔他進門的,全都沒了。

莊子裏的這位,對皇帝而言,很重要,但是永寧侯明顯更重要,這種時候該怎麼選,誰都知道。

所以衛衍不費吹灰之力,就進了門。

有些為人機靈的,或者往裏跑,或者往外跑,明顯都想去報信。

往外跑的,衛衍沒在意,就算他們現在去給皇帝報信,皇帝也沒法插上翅膀飛過來,等到皇帝趕到這裏時,他早就弄明白皇帝在幹什麼了。

往裏跑的,他向左右示意,馬上就有人上前去制住了他們。

衛衍走在前面,他帶來的人,跟在他身後,魚貫而入,迅速控制住了這莊子裏的各個要道。

“散開,四下搜一下,失蹤的那些小乞兒,是不是在這裏?”衛衍站在院子裏,發號施令。

“是。”他的手下應聲而去,很快四處搜檢起來。

莊子裏原先的護衛,攔着不是,不攔也不是,真正的左右為難。

“侯爺,那些小乞兒找到了。”過了一會兒,就有下屬來回話了。

“人都在嗎?有損傷嗎?”

“卑職盤問過了,少了幾個。據說有幾人被帶了出去,再也沒有回來。其他人,就被關在這裏,隔幾日放一次血,有幾人身體較為虛弱,不過於性命無礙。”

衛衍聞言,沉默了片刻。這少了的幾個,恐怕凶多吉少了。

他抬起腳,向莊子的後院走去。

“侯爺,請恕卑職無禮。”永寧侯帶着人,闖入了前院,莊裏的護衛不敢攔他,只能由着他,但是他現在向後院走去,護衛就算還是不敢攔,卻不得不硬着頭皮出面了。

反正能拖一時是一時,只要能拖到皇帝駕臨,這個局面就可以交給皇帝來處理了。

衛衍沒有說話,只是緩緩抽出了手中的劍。

此劍名為湛盧,是皇帝多年前送給他的生辰賀禮。

幾名護衛見他這個架勢,猶豫了半晌,終於還是退開了。

就算他們擔心皇帝過後會找他們麻煩,也得先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說,若他們繼續阻攔,永寧侯恐怕現在就要和他們算賬了。

“永寧侯!幸會了!”垂花門內,有人含笑向衛衍打招呼。

衛衍站在院門口,打量了一下四周,目光在院子中間的煉丹爐上,稍稍停頓了片刻,最後視線落在了煉丹爐前站着的那名男子身上。

這是一名很年輕的道士,容貌俊朗,眉眼含笑,他笑起來的時候,觀者的心情彷彿都會變好。

如果沒有前院那些一直在被人放血的小乞兒,如果沒有那些恐怕已經屍骨無存的小乞兒,衛衍的心情也許會變好,但是現在,他的心情很不好。

“你還有什麼話需要交代嗎?”他冷聲問道。

那人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這話的言下之意,他沒有想到,永寧侯會這麼不按牌理出牌,急忙說道:

“永寧侯,你這麼做,就不怕陛下震怒嗎?”

“你的背後有人指使嗎?”衛衍又問。

“永寧侯,就算你再得聖寵,也不能做這種事。”那人不死心,又道。

“我最後問一遍,還有其他話要交代嗎?”

“永寧侯,你要知道,沒有我,這長生丸就煉不成,你敢這麼壞陛下的事,陛下饒不了你。”

“長生丸……”聽到這裏,衛衍手中的劍,終於揚了起來。

“永寧侯,陛下心悅於我,你敢……”

那人的話還沒說完,只見寒光一閃,一顆大好頭顱,就這麼掉了下來。

凝固在那名道士臉上的最後表情,是不敢置信,他不敢相信,有人竟敢這麼罔顧聖意,乾淨利落地送他上路。

“冥頑不靈,死不足惜。”衛衍盯着地上的頭顱,看了片刻,才把手中的劍歸鞘。

呵,皇帝會心悅他?

這些年來,抱着這種想法接近皇帝的人,這道士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結果呢,這些人哪一個不是莫名就跌進了皇帝挖的坑裏,被皇帝各種利用,沒了用處以後,皇帝還要在他們頭上填一把土。

景驪到的時候,衛衍已經坐在廳里喝茶了。

“陛下!”看到他進來,衛衍站起身來,向他行了個禮,然後不等他說話,又坐了回去。

衛衍明顯正在氣頭上,景驪也不和他多做計較,直接在他身邊坐下來,陪着他一起喝茶,拿些閑話去逗他,想讓他不要這麼生氣。

衛衍被皇帝哄了半天,最後還是隨皇帝一起回去了。

蠱惑君心的該殺,但是君心已然轉到了這個方向,這事日後恐怕不會少,就算他能殺,又能殺得了幾人?

這夜,衛衍躺在皇帝身邊,轉輾反側,難以入眠。

“怎麼了?”景驪聽到他的動靜,撫摸着他的後背,問他。

“陛下……”衛衍想了半宿,還是決定將有些事與皇帝說清楚,“若他日,陛下先行,臣自會隨陛下同行,在地下繼續侍奉陛下。”

“別說蠢話,就算到了那一日,朕也要你好好地活着。”景驪不愛聽衛衍說這種話,“生老病死,乃世間常情,真到了那一日,你我都該看開點。”

皇帝說是說得這麼煞有其事,但是皇帝真的能看淡生死的話,就不會被人蠱惑着去煉藥求長生了。

不過這些話,衛衍只是在腦中轉了轉,沒有說出口。

“陛下這話說得極是,若有朝一日,臣先行,陛下也須好好地活着,臣會在九泉之下,等着與陛下重逢。”

景驪沉默了一會兒,才回道:

“朕知道了。”

他當然知道,衛衍之所以提起這個話題,實際上是在勸諫他,勸諫他不要再去做那種事。

有些事,他也知道,史上沒有皇帝成功過,不過有人說得天花亂墜,他免不了想要試試,既然衛衍對此很不高興,不樂意他做這事,他也只能歇了這個念頭。

弘慶五十年四月,景朝的第四代君王景驪在西山行宮駕崩,享年七十九歲。次日大殮,太子景珂奉大行皇帝梓宮回京,停靈於乾清宮,着宗室廷臣祭奠。朝野同悲,舉國哀悼,大喪三年,禁樂,禁嫁娶。

五月,為大行皇帝上廟號“憲宗”,謚號烈皇帝,史稱景烈帝。不日,監國長達十年之久的太子景珂於太和殿即位,詔令天下,立太子妃衛氏為皇后,次年改元嘉平,是為日後的景宣帝。12345

六月,葬先帝於皇陵,同時下令將先帝生前寵臣,早在十年前就已亡逝的前近衛營大統領原太子太傅永寧侯衛忠武公之骸骨從衛家祖墳起出,陪葬於先帝身側。

此令一出,喧囂重起,朝野嘩然,群臣苦諫,然皇帝景珂卻一意孤行,無人可阻。

皇後衛氏聽聞此令,深夜見駕,苦勸無果之下,終於問出了驀然湧上心頭的疑問:

“這麼多年來,陛下真的愛過臣妾嗎?”

這一刻景珂無言以對。他愛她,或者他只是必須愛她,這個問題他以前從來不願去深究,到了如今,則沒有再去深究的必要。

他才華卓越文可治國武可拓疆,有明君之資質,有仁君之寬厚;他忠義孝悌勤政愛民,得朝臣之信賴百姓之愛戴,故先帝不以嫡庶論尊卑,不以長幼序先後,傳之以大統,以期將這盛世繁華延續下去,這就是景史上記載的關於他能以庶子幼子身份,先登儲位後繼大寶的原委。

至於真相,帝王書寫的史冊從來就容不得真相,無數的真相早就被斑斑血跡掩去,再也無處可尋。

或許,後世會流傳他願為美人捨棄江山的佳話,會感嘆他一生唯一后的深情,卻無人會去探究那些山盟海誓情深意重後面的種種原因。

那一夜,皇后憤然離去后,景珂獨自一人面對着御案上攤開的景史正冊,默然無語很久,終於提起了筆。

群臣問他為什麼,皇后問他為什麼,其實很多年前他也問過他的父皇為什麼,他到底做錯了什麼,他的父皇要如此對待他?那時候沒人願意回答他,而現在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人,都已躺在地下,就算想要回答,也不可能了。

至於史冊,經過他父皇篡改的史冊早已七零八落,所有的真相已經無跡可尋,縱使還有些蛛絲馬跡殘存,他今夜坐在這裏改寫以後,也就差不多了。

他一邊寫一邊想起很多往事。很多人都問過他執着於這把椅子的原因,他也無數次回答過這個問題,答案因人而異,永遠都不會相同,至於真正的原因,他從來沒有對外人坦言過,所知者寥寥無幾。

到了今夜他終於可以坦誠,他執着了數十年的東西,其實就是這麼一點小小的權力,不過就是筆墨書寫歷史的權力,其他的,僅僅是點綴。

攤在他面前的史冊,記錄了先帝一朝的三個時期,從隆盛到天熙,最後是永彪史冊的弘慶盛世,每一個時期都有無數的秘密隱藏在字裏行間,等待着有緣人將它們串連起來。

那一夜,他的目光掠過那一行行墨字,多年來始終困擾着他的某些疑惑,終於拼湊出了最後的一角,然後,在他的筆下,那些真相再一次被掩藏。

勝利者書寫的史書,永遠只能留下他們允許留下的東西。

在他的筆下將被蓋棺定論的,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一個忠臣良將能人志士輩出的時代,那個時代由無數的鮮花無數的功績組成,那個時代將會獲得後世無數的讚譽,至於盛世繁華背後的斑斑血跡,成王敗寇後面的諸多殘酷廝殺,史冊上留給他們的最多是寥寥數語,甚至連那寥寥數語,都是史官們用他們的生命換回來的。

景珂想起十年前,大統領臨終前對他說:“殿下,要善待百姓。”

為了那句話,他努力成為大統領所希冀的明君仁君。

他想起四月間,最後的那一刻,先帝對他說:“太子,這戲你既已開演,就演到最後吧。”

他的父皇始終不相信他,以為他一直是在演戲,為了那至高無上的權力,欺騙了天下所有人。不過就算到了最後的那一刻,他依然沒有為自己辯解,那些事他做了就是做了,無論為了什麼原因去做的,早就不重要,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他不需要為自己辯解,也沒有必要辯解,就算這世上所有的人都不肯相信他,只要他在意的那個人,對他深信不疑過,就已經足夠。

至於他的父皇信不信他,其他人信不信他,於他而言,不過是浮雲,又何必去在乎。

那一夜註定了是一個無眠之夜,皇后離去后,永寧侯衛敏文深夜叩宮求見。一般宮門落鑰后不會輕開,也只有衛敏文這般亦兄亦臣的身份,還能在深夜見到皇帝。

景珂明知道他是來找麻煩的,還是在昭仁殿召見了他。

“陛下就是這麼報答父親多年來對您的疼愛?”不出他所料,一向溫文爾雅萬事講究風度儀態的衛敏文,也被那道上諭激怒了,憤怒地來質問他。

“敏文哥哥。”景珂靜靜地望着他,用了這小時候表示親近用的稱呼,而不是像往常那般稱呼他為永寧侯,“這麼多年來,你是真的不知道大統領最後的心愿,還是一直在假裝不知道?”

“敏文哥哥,我記得十年前,也是在這麼一個深夜,你跪在昭仁殿的階前,逼着父皇同意你扶棺南下。父皇他不願意,他怎麼可能願意,但是你是大統領的兒子。在大統領生前,他搶走了你的父親,到了大統領逝后,他卻不忍心再和你爭奪,也不願大統領逝后還被這些事為難,所以他就算再不願意,還是准了你的請求。”

“敏文哥哥,衛家的聲名真的這麼重要嗎?生者的臉面真的這麼重要嗎?重要到你完全不願顧惜大統領的心愿,把他一個人孤零零地葬到遙遠的南方。”

在景珂的聲聲逼問中,衛敏文無話可說。來時他明明想好了無數的說辭,被景珂這麼一質問,他卻啞口無言了。

很久以後,他才找回了自己的聲音:“那不是遙遠的南方,那是我衛家的祖墳,身為衛家子弟,逝后歸葬祖墳有什麼錯?”

“敏文哥哥這麼做當然沒錯,但是你問過大統領他願意嗎?”

這個問題衛敏文沒法回答,卻不願被景珂牽着鼻子走,終於問到了最重要的問題:“就算如此,入土為安,陛下怎麼忍心去驚擾父親的安寧?”

世人信奉入土為安,開棺移墓都是不可輕為的大事,絕不可草率動手。否則驚擾了逝者的安寧,就是子孫不孝了。

“敏文哥哥若是不放心,為大統領遷墓的事,就由你親自去負責吧。”景珂見他質問這個,正好落入了他預先挖好的坑裏,面上不顯,話鋒突然一轉,“永寧侯,朕命你即日南下,遷回忠武公的棺木,陪葬於先帝身側,接旨吧。”

在那一瞬間,他已不再是當年那個事事小心,步步驚心的不得寵的皇子,也不再是那個有名無實的先帝“最寵愛的皇子”,更不是後來那個在先帝眼皮子底下謹小慎微,萬事不敢出錯的太子,現在的他,已經是君臨天下的帝王。

衛敏文注視着他片刻,最後嘆了口氣,理了理衣衫,跪了下去:“臣遵旨。”

經過此事,兄弟情分已斷,從此就是君臣之別。

等他辭別後,景珂走到殿外,望着他落寞的背影,嘆了口氣。他也不想這樣,不過那既是大統領的心愿,也是他在先帝臨終前許下的諾言,無論是誰,都無法阻止他完成這件事。

他回憶起四月間,在西山行宮,先帝對他最後的交代。

“太子,這戲你既已開演,就演到最後吧。”

景驪交代了最後一句話,就沒有了別的言語。

十年了,他用斑斑血跡壓下了所有的喧囂,讓一切過往在斑駁的青史中無處可尋。他與衛衍的故事,不需要史書評價,不需要世人評說,更不需要後人探尋,所有的往事,只需留在他的心間,供他在無邊孤寂中慢慢回味。

從天熙年間開始,他就將衛衍收在他的身邊,牽着他的手一步步往前走,與他共賞江山如畫,與他共坐籌謀政事,與他共享至高的權力,此間種種飽含着他無法說出口的心意和愛惜,他以為這樣不為人知的逍遙日子可以過上一生,卻沒料到會在他昏迷的那一個月功虧一簣。

原本,衛衍該是護在他身前的利劍,後來,他出於私心,用盡手段,將這柄劍收於掌間,置於枕邊,抱在懷中,放入心頭。其實,他比任何人都不願意這柄劍再次出鞘,沾滿血跡,直面非議。

但是,當他倒下的時候,當被他珍藏在九重幔帳后的利劍出鞘之時,當衛衍不惜用漫漫血色護衛他的江山之時,就註定了未來漫天的喧囂會將衛衍淹沒,蓋棺定論時無法留下一絲清名。

他恍然記得,衛衍過世后,朝議謚號,若按他的心意,當謚“忠武”。危身奉上曰忠。剛彊直理曰武。克定禍亂曰武。以上種種,試問衛衍哪一點沒做到?

偏偏朝臣們要和他對着干,要給衛衍謚“厲”,殺戮無辜曰厲,愎佷遂過曰厲,指責衛衍乖戾暴虐殺戮無辜。

他本就傷痛難忍,這些人還要這麼不長眼來惹他生氣,攻訐亡者,意在活人,當下,他冷冷丟下一句話,“卿等若不願秉承朕意為朕分憂,鐵了心要與朕作對,朕倒是不介意朕崩后被謚為厲”,揮袖而去了。

隨後,他頒下諭旨,直接為衛衍上謚號“忠武”,配享太廟,命宗室廷臣去永寧侯府祭奠哀悼,同時傳令天下,大喪三年,禁樂,禁嫁娶。

此令一出,朝野非議者眾多,抗命者更是不少。不少人嚷嚷着,配享太廟,乃一等功臣才有此資格,大喪三年,更是天子喪儀,永寧侯何德何能,得享此等殊榮?

為了壓下這些喧囂,他下令將那些與他作對的人,通通以“非議帝王家事”的罪名下獄。

不過那時候他還沒有失去理智,雖然能夠規勸他責備他的人,已經躺在那裏,再也沒法約束他了,現在他愛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了,但是,他這麼做必然不得他的歡喜,所以他強忍着讓自己不要恣意行事。

他恍然記得,謚號風波還未平息,史官又來挑戰他的耐心了。以色事君,諂媚幸進,妖媚惑主,蠱惑君王,恃寵而驕,目無綱常,專權跋扈,弄權營私,恃寵亂政,敗壞朝綱,殘害忠良,殺戮無辜,德行有虧,節義有損,為一己之私慾,陷君王於不義等等等罪名,這些傢伙通通要往衛衍身上扣,要在青史上為他寫下這等污名罵名,要將他名入佞幸列傳。

他簡直要被他們氣笑了。在他和衛衍的關係中,衛衍他有什麼錯?到底有什麼錯?從頭到尾他就沒有錯。當年衛衍哭着對他說臣沒有錯的時候,他就說過了,所有的一切都是朕不好。

若是骨頭真硬,就該來指責他這個君王荒唐行事羞辱臣子恣意妄為理應自絕以謝天下,不敢來指責他,卻去指責衛衍,這就是史官的錚錚傲骨?

衛衍一生恪盡職守,忠貞不渝,為國為民,從無私心,只是因為與他的關係,史官們就將所有的一切視而不見,就準備在史書上為他留下如此污名。

原來這就是史官們所謂的史筆直書!

既然如此,他倒要試試看,是他們的骨頭硬,還是他的刀硬?

不會曲筆避諱是吧?放心,他會教到他們會的!

當他說出“朕非明君亦非仁君,朕的身後名不需要任何人來妄加評論,就算是史書也須按朕的意願書寫,抗旨者殺無赦。”這句話的時候,他不知道後果嗎?

不,他當然知道,但是,那又怎麼樣?

既然那時,衛衍不惜身家性命全奉上,願意為他聲名盡毀榮辱全拋,那麼,最後,他也不虞史書定論,甘冒後世罵名,直接用血色為他重鑄聲名。

他恍然記得,停靈結束,喧囂未止,衛敏文跪在階前,懇求他同意將衛衍歸葬衛家祖墳。很多年前他就做好了日後合葬的決定,到了此時他卻猶豫了。

當年,他的母后留下遺旨,問他只為了滿足自己的心愿,任性行事,一點都不肯顧惜衛衍的身後名,是否當得起真心愛他。

當年他覺得自己很委屈,他只是想把最好的給他,怎麼就叫不是真心愛他了,到如今他才發現,這話才是真正的老成之言。

當年,衛衍願意聲名榮辱人倫全拋下,追隨他左右,攜手共一生,這是衛衍的心意。

而今,他允許衛敏文扶棺南下,成全他的人倫之禮,這是他的心意。哪怕他須獨自忍受別後離情,但是,他願意。

他恍然記得,當年河西衛家只是他擺在棋盤上的棋子,是他用來拿捏衛衍哄騙他聽話的籌碼,每當衛衍不聽話的時候,他就要拿出來用一下哄他乖乖聽話任他恣意妄為,事實上對他而言一點都不重要,而今他卻在擔心太子會不會對衛家過河拆橋,交代太子日後不要對衛家卸磨殺驢,只是因為這是衛衍珍愛的家人。

果真是世事如大夢一場,轉眼間就天翻地覆。

十年過去了。

原來已經十年過去了。

十年歲月彈指間就過去了。

縱使分離已有整整十年,縱使一個人站在山巔看盡了日出日落雲起雲散,他卻始終沒有急着去與衛衍相見。

只要他站在山巔,江山依然在他腳下,天下依然在他掌中,這乾坤棋盤依然是他在執子;只要他站在山巔,無論誰想舊事重提攻訐衛衍,意在衛家,意在太子,他都可以讓他們永遠閉上嘴;只要他站在山巔,不管太子是不是在演戲,不管太子心裏打着什麼主意,不管太子願意不願意,這戲既已開演,他就必須繼續演下去,衛家依然可以延續往日的繁華。

獨自站在山巔,將衛衍的聲名榮辱人倫一一歸於原位,替衛衍好好守護着他曾經珍愛的一切,這是他最後的心意。

哪怕他須為此忍受無邊孤寂,但是,他願意。

唯有如此,他日泉下相逢,他才可以無愧地對衛衍說一句:“卿以身心奉於朕,朕此生亦不負卿。”

朕不負卿。

當然,不消說,他的某些做法,必然不得衛衍的歡喜,不過當日,他的做法就很不得衛衍的歡喜,到了最後依然不得他的歡喜,恐怕這是冥冥之中早有註定。

這些,相信衛衍都能明白,就算要怪他,也怪不了多少時日,到時候他放下身段哄哄他就好了。

景驪用上最後的力氣,專註地望着南方。

意識迷離間,他彷彿看到燈火闌珊處,有個熟悉的身影筆直地站在那裏,就像很多年前一樣。

“衛衍!”他輕喚出聲。

那人慢慢轉過身來,看到是他,微笑起來,向他伸出手來,回道:

“陛下!”

景驪也笑了起來,快步走過去,握住他的手掌,與他一起匯入觀燈的人流之中,欣賞着萬千燈火火樹銀花,就像很多年前一樣。

景驪的唇角帶上一絲笑意,吐出了最後一口氣,不再動彈。

景珂順着他的目光望過去,從殿內向外望去,只能看到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高高的宮牆,如果視線可以攀過那高牆,穿過那高山,越過那平地,往南再往南,那是河西府,那是衛家的祖墳所在地。

“父皇的意思兒臣明白,這天下的罵名,衛家的怨恨,就讓兒臣一人來擔負。”他湊上前去,在已經咽下最後一口氣的帝王耳邊低聲保證,替他合上了眼。妄動亡者的墓穴,驚擾亡者的安眠,再一次揭開早就被掩蓋的喧囂,會引起多大的風波他心中瞭然,這是他父皇十年來最不甘心的事,但是父皇到最後也無法下這個命令,他身為人子願意代勞,“父皇請放心,大統領地下有靈,必是歡喜的。”

生同裘,死同穴,才是他們的心愿,十年離索,相隔千里,絕不是他們所願。

為了滿足他們最後的心愿,就算被天下非議,就算被皇后誤解,就算被敏文哥哥怨恨,他也不會後悔的。

他在殿外站立了良久,才重新回去閱讀那些史冊。

所謂的史書,向來都是任勝者打扮的小姑娘。在景珂的筆下,先帝的豐功偉績需大肆歌功頌德,不足為外人道的事迹語焉不詳,其他的則草草帶過,很多真相就這樣永遠消散在歷史長河中了。

辛苦了一夜他終覺大功告成,放下筆合上了手中的史冊,至於那些傲骨錚錚的史官,對於這一部屢加修訂的史冊會怎樣抗爭,他並沒有放在心上,只是嘴角浮起一絲嘲諷的笑容,他自己或許並不知道,若有人看到,就會發現那神情那姿態猶如先帝在生。

此時東方欲白,新的一天即將來臨。他走到窗邊舉目望去,院中茶花開得正靡,紅艷艷的一片映得人眼中刺痛。

真是好一場盛世繁華,卻不知道哪一天雨打風吹花落去,繁華散盡空餘風。

他慢慢閉上眼睛,似乎不忍再去看眼前的盛景。

《完》

※※※※※※※※※※※※※※※※※※※※

後記:

這是一個封建帝王和封建臣子的宮廷愛情故事,從年少情熱時的傷害試探糾纏相愛一直到相愛相守相伴。

景驪和衛衍其實性格上有很大的矛盾,景驪熱愛搞事,搞事不怕事大,搞事永遠有理,衛衍自己不搞事,不許景驪搞事,更不許景驪為他搞事。他們倆一直因為這個性格矛盾在衝突,後來他們為了相守下去,彼此妥協共同進退了。

他們是用一生來加深這段感情的,最後十年是景驪最愛衛衍的時候,衛衍活着的時候,他在佔有和掠奪,但最後他是在成全和守護了。

衛衍並不是只享受景驪的愛,而沒有付出,實際上衛衍付出了他能付出的全部,聲名榮辱人倫全拋,只不過他這個人情感比較內斂,不擅長說情話,做人又很能放得下,對自願付出的代價從不會去糾結,更不會覺得被虐,也不會天天揪住景驪算這筆賬,才給人一種這些都是他不在乎的東西,拋掉了不算什麼的感覺。

但是,景驪無法無視衛衍的付出,並不覺得衛衍自願為他付出這些就是理所當然,衛衍生前他就要搞事,被衛衍制止了,到了衛衍身後,他又是傷痛難忍,又沒人管了,有人還要來招惹他,他就恢復到了搞事不怕事大,搞事永遠有理的狀態,開始搞事了。這些東西在那個時代很重要,衛衍自願全拋是衛衍在對景驪說“我願意我愛你”,是衛衍的心意,景驪不去搞事,他一生的愛就全是辜負了。

景驪立儲搞成這樣是必然,不是偶然。

景驪本質上是個政治生物,但是遇上衛衍的事他又要感情用事。

在立儲這事上,他原先在從政治角度考慮,要挑選一個對江山社稷有利的繼承人,再和衛衍調整關係,但是等他發現事情到了對衛衍不利的時候,他必然要從衛衍角度考慮問題了,這是他一貫的性格。

有讀者疑惑為什麼景驪當年要和衛衍養皇長子,後來卻把景珂當玩具,根本就沒想起這事了?

這事不是景驪忘記了,而是此一時彼一時,而且還是那句話,他是皇帝,是個政治生物。

天家的父子既是父子也是對手,君權是至高之權,是景驪可以隨心所欲的原因,衛家則是守護他君權的利劍,這柄劍他肯定要握在自己手裏才能安心,不會輕易交出去。

就算皇長子活着,他們父子之間恐怕也不會有他當年設想中那麼美好,更何況景珂還不是他心愛的兒子,所以他只把景珂當作哄衛衍的玩具,不允許他與衛家聯姻。一旦景珂或者其他皇子握住了衛家,他的君權會被動搖。

衛衍這人到底傻不傻?

他對人沒防備心的時候,是要經常犯傻的。注意過的話,就知道他在文中主要對三個人時不時要犯傻。一個是景驪,一個是他母親,一個是他兒子,這三個是他生命中最親近的人,所以他對他們是沒有防備心的。但是對其他人,他有着防備心,不會犯傻。

立后沒成功,不用可惜,立后肯定要大撕一場,景驪打算這麼搞事,衛衍肯定不會同意。再說就是因為這,景驪覺得很對不起衛衍,所以他用分享君權做補償了。

有讀者很糾結衛衍和綠珠衛敏文的事,這是我給他們開的金手指,否則他們兩情相悅了恐怕還要為永寧侯府繼承人的問題掐起來。就算衛衍願意過繼,以景驪這種封建帝王又覺得自己是真愛衛衍的神經病邏輯,要做的事恐怕是一邊躲被窩哭唧唧,一邊賜美人給衛衍生孩子。

最後景驪為什麼沒有下合葬的令?

從情感上來說,景驪肯定是想合葬的,但是從理智上來說,他顧惜衛家的活人,就不能下這個令,他這麼做是要把衛家重新架火上烤了。

如果衛衍單純只是他的臣子,讓衛衍為他陪葬當然是衛家的榮耀,但是他們的私情,會讓這事再次成為政敵們攻訐衛家的理由,所以他最後什麼都不說,是在顧惜活人。

敏文要求把父親歸葬祖墳,並不是要和景驪搶父親,而是他也要為活人着想。

景珂他下令陪葬,是因為他有能力收拾後續,這是他的心意。

這篇文里,很多人很多事其實沒有對錯,而是立場不同,顧慮的東西不同,才有了不同的選擇。

如果被這個尾聲虐到了,看看360度無死角撒狗糧的現代番外,就能恢復了。現代番外在《景帝紀事》裏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景帝紀事之盛世繁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景帝紀事之盛世繁華
上一章下一章

54 尾聲(慎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