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清議和黨錮(二)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況是幹了幾個月苦工的李膺呢,正憋着一肚子氣沒地方發泄呢,他瞄準了那些說話娘娘腔的沒長鬍子的太監。
小黃門張讓因參與誅殺梁冀有功,被封為都鄉侯,事實上,李膺也不是偏要跟張讓過招,情況是這樣的:張讓的弟弟、野王縣令張朔聽說李膺出獄了,還當上了自己的頂頭上司,二話不說,立馬捲起鋪蓋連夜逃走!為什麼要逃跑呢?肯定是做賊心虛!張朔認為:老哥張讓家應是最安全的,張讓也覺得自家是沒問題,於是就讓弟弟藏在夾牆裏!
李膺聽說張朔跑到張讓這兒來了,立即率人來抓,他找來找去,終於找到夾牆,破牆而入,把張朔抓進洛陽監獄,審問完畢,立即誅殺!
張讓一見老弟被殺,就跑到皇帝劉志那裏哭鼻子,劉志就把李膺叫來,問這是怎麼回事?意思就是:這事你還沒上報,哥還沒批准,你怎就動手了呢?
誰知李膺竟義正詞嚴的答道“以前孔夫子在魯國任司寇,只七天就把少正卯處決了,我上任已十天了,擔心這案子拖得太久出了問題,只好先斬後奏,我以為是速度太慢讓您怪罪了,可沒想到您是怪我下手太快啊”。旁邊張讓聽到這話,打了一個冷顫:“十天還說慢,那一百天我們這些官宦豈不被你全部弄死完了?”想到這裏,張讓不寒而慄,這實在太可怕了!
再看看皇帝的反應,聽到李大人的這番話后,愣了半天沒有說出話來,最後只能搖頭嘆息一聲,對張讓道“你那個弟弟確實有罪,人家治他天經地義,你叫我把司隸校尉喊來幹嘛?”轉頭又對李膺道“好了,沒你的事了,回去吧!”
盟主使用了斡旋功,太極八卦沒有連環掌,於是李膺毫髮無損的回到家裏,一夜之間就成名了。太監們卻怕了,從小黃門到中常侍,一提起李膺的名字就渾身哆嗦,他們就像在刀尖上走路,小心翼翼,有那麼一段時間,他們連出宮都不敢。
盟主劉志看到太監們最近這麼異常,便問是怎麼回事?結果宦官們齊聲答道“沒辦法啊!皇上,不是我們不想出門,實在是太怕那個李膺找上門來……”經這一宣傳,李膺頓時名揚天下,無人不知。一時間天下的讀書人都以認識李膺為榮、不識李膺為恥,一旦被李膺接見,就像某某明星見了和某某龍套合影被公佈在了網絡上一樣,龍套也立即名聲在外。民間人士就稱登李膺門叫登龍門。意思就是:只要你進了李膺的門,等於鯉魚跳龍門,想不出名都難…
李膺成為了漢朝讀書人的精神領袖,更成了大學生們的偶像人物,從此便登上了武林正派首領的位置。此時,京城洛陽的各大高校的學生共有三萬餘人,學生中的領袖是是兩個在學術界很出名的人物:郭泰和賈彪,和李膺一唱一和,陳樂伯牙和子期。
這李膺字元禮,故江湖人送雅號:“李元禮”,陳藩字仲舉,江湖人送雅號“陳仲舉”,王暢字叔茂,江湖人稱“王叔茂”,還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總結為:天下楷模李元禮,不畏強權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現在,士大夫們的春天來了,以李膺、陳藩為主的正副首領,以郭泰和賈彪為宣傳部部長,首領和部長互相配合,互相補充,他們悟出了獨孤九劍,找到了葵花寶典的破綻,這一次決鬥,至少他們沒有處於下風!
悟出了獨孤九劍,暫時破解了葵花寶典,這一切實在是太好了,然而,剛悟出了獨孤九劍的正派人士高興得太早了,因為他們沒有風清揚老前輩的指導,不知道武學之道是學無止境的,任何東西都要活學活用,不能思維定勢、墨守成規。
很快,作為葵花寶典的修鍊者,發現了自己武功上的缺陷后及時彌補的太監們又站了出來。因為他們知道獨孤九劍也是很厲害了,他專門找別人的破綻,所以趁他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還沒有醒過來的時候,就把他們全部殺了,要麼不動手,動起手來就要快,是啊,快是葵花寶典的第一要訣,別忘了,李膺10天就殺死了他們中的一個高手還說速度慢!
太監們不但學會了葵花寶典的快,也學會了獨孤九劍的要訣“找破綻”,於是,太監們很快就出手了,因為對手的破綻出現了!事情是這樣的:士大夫集團內部的分裂,為了學說與政見的不同,他們都標榜自己是君子、貶斥對方為小人…
“黨人”,一個新的名詞出現了,這個詞是這麼來的:劉志還未登基、還是蠡吾侯的時候,他當時的老師是甘陵人周福,後來劉志成為漢桓帝后,就提拔老師周福做了尚書,而和周福同是甘陵人的房植當時任河南尹,二人皆有名望於當朝。童謠唱到“天下規矩房伯武(房植字伯武)因師獲印周仲進(周福字仲進)”兩家的賓客門生互相攻扦,漸成讎隙,未來席捲天下的“黨人”名號便從甘陵的周、房二家產生的。
好了,說明了“黨人”的來源,我們下面就講講黨錮之禍。
黨錮之禍,禍起南陽、太原二郡。南陽郡宛縣有一叫張汎的富豪,是漢桓帝劉志乳母的親戚,平時與宦官們來往密切,在當地恃勢驕橫。岑晊、張牧二人便以成瑨的名義將他逮捕入獄。宦官們也講義氣,千辛萬苦從劉志那裏搞來一張赦令,眼看張汎出獄有望,岑晊急了,竟勸成瑨先斬後奏,將張汎及其宗族賓客二百餘人全都依法處斬。
太原郡晉陽縣有一叫趙津的小黃門,平時貪污放縱,為一縣只霸。太原太守劉質也命手下王允將趙津逮捕,不顧劉志的赦令,先斬後奏將趙津處死。
這下,事情就鬧大了!一郡太守竟敢不把皇帝的赦令放在眼裏?你們這些讀書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嗎?張泛之妻在中常侍侯覽的慫恿下,擊鼓鳴冤。劉志大怒,下令將成瑨、劉質二人下獄嚴審,最後判決結果是:二人都犯了大不敬之罪,罪當棄市。
就在這時,山陽太守翟超的督郵張儉率人搗毀侯覽為其母修建的龐大亡靈,將其資產全部沒收。還有東海國國相黃浮將五侯之一徐璜的侄子、下邳縣令徐宣斬首棄市。翟超、黃浮二人被罰去右校服苦役。
為救這四人,太尉陳蕃、司空劉茂聯名上書,但劉志不聽,反被太監彈劾,劉茂恐惹禍上身,不敢再諫,但陳蕃身為士大夫的領袖,比較執着,繼續寫信給皇帝,這次劉志下詔斥責。宦官們也深恨陳蕃,只考慮他名氣太大,一時也不敢加害。
不但朝中重臣上述為二人鳴冤叫屈,地方也上書不斷,要救四人,劉志就更不理會了。說話不客氣的,劉志就讓他們罷官回了老家。
然而,不痛不癢的上書沒有將故事推向高潮,一樁故意殺人案終於徹底引燃了士大夫與宦官兩大門派的生死對決,挑起了黨錮之禍!
殺人案的主謀是一個叫張成天師,所謂天師嘛,就是能掐會算的算卦先生,此人在八卦界也是混得風生水起,竟然算到了皇宮之中,一來二去,這就跟太監的關係搞得不錯,甚至還攀上了漢桓帝劉志,經常一起切磋卦術。
這張成啊,可能算命的時候,不知道誰沒他錢或者好處,把他給得罪了,非得想幹掉這個人,但是一直苦無機會,畢竟漢朝的法律,不能隨便殺人。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幹掉那個人的想法,終於,某日他跟太監們聊天的時候,得到了一個確切的消息:皇帝又要大赦天下了!他想辦法打聽到了詔書下達的準確時間,於是回家指使他的兒子把他一直想幹掉的那個人給殺了。
司隸校尉李膺知道后,便把張氏父子逮捕起來,準備法辦…但李膺很快發現這張成和別罪犯不一樣,他一點都不慌,而且還偷偷告訴兒子:“不要怕,沒過幾天,我們絕對會平安出獄…!”
果然很快,上面就下了大赦天下的命令,要求李膺放人!史書的解釋是張成算出劉志不久就要頒佈赦令。
“此人的算命功夫竟然高明到這種程度了?”李膺接到了赦令心理泛起了嘀咕,不過他並沒有慌神,因為之前他仔細調查過此人的底細,他相信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鬼,而且這個人跟太監平時就眉來眼去的,很是讓人反感,“跟太監來往密切!”李膺猛然間似乎意識到了什麼,此事絕不簡單,弄不好可能會引火燒身,很可能就是一個陷阱,怎麼辦,得速度拿出個對策……
晚上,李膺獨自一個人把自己鎖在了書房裏思考了起來,如果殺了此人,那麼皇帝一定會責怪他的,他的背後是太監集團,他一死太監們也會一擁而上,而且此人跟皇帝關係也不錯,弄不好把自己也搭了進去!如果放了此人,自己則沒犯什麼罪,也沒有失職之過,然而,就這麼讓一個故意殺人的殺人犯就此逍遙法外?要知道他代表的是宦官集團,放了他天下的文人士子會怎麼看自己,自己作為首領,是所有文人士子的榜樣,這樣就意味着向宦官集團妥協,怎麼辦?長久的思考和矛盾,終於,還是文人是大夫的氣質佔了上風,終於,他下定了決心,他要為天下讀書人立一個榜樣,那就是和太監集團斗陣到底!
結果當然很簡單,和成瑨、劉質二人一樣,李膺也先斬後奏,就在獄中把張成父子砍了!
歷史就是歷史,史書上關於此事件的描寫短短的幾句話,然而我眼裏,這短短的幾句話,很可能在當時就是一個驚天的陰謀:張成父子殺人,不過是宦官們聯手上演的一齣戲,耍弄李膺的一處戲,張成殺了什麼人、為什麼殺人,歷史書上看不到,留下了空間和盲點。然而在我看來,宦官們就是想借張成父子來打擊李膺。你不是很牛嗎?喜歡殺貪贓枉法的人嗎?那好,這個張成父子就在你面前,看你敢不敢殺,你殺了,就是不把皇帝赦令放在眼裏;不殺,那隻能說明你是個孬種…所以這明顯是個圈套,然而,李膺卻卻跳了進去!
獨孤九劍,被練了葵花寶典的人學到精髓,他們看清楚了李膺的缺點,也看到了文人是大夫的缺點,那就是把名節和理想以及人生的原則看得高於一切!
很快,宦官鼓動張成的學生牢修上奏控告李膺,但控告的內容卻不是李膺不把皇帝的赦令放在眼裏,而是告李膺拉幫結派,把各地的讀書人都拉到他團隊裏,互相吹捧,評論時事,抨擊政府,藉以影響社會輿論。
宦官們學高明了,他們不但找到了知識分子的死穴,也找到了皇帝陛下的死穴,皇帝事最怕大臣拉幫結派的,他們知道“不把皇帝赦令放在眼裏”這一套已經不太好使了,因為上一次皇帝就沒有怎麼追究。
牢修義憤填膺,添油加醋,太監們則火上澆油,很快老闆就很生氣了,後果很嚴重,因為這一次的罪名是拉幫結派,威脅到了自己的江山,劉志舉起了刀,而且就準備往下落了。
“將這些亂黨分子都抓起來,通告天下”,劉志下詔。
然而劉志沒想到:這時有一個攔路猛虎,把他的詔書被退回來了!大家可能不知道,漢朝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府,都在陳蕃的控制之下,皇帝的詔書是必須先下給三府的,可到了三府,陳蕃就將詔書全部退回去了,並告訴劉志“您抓的,全都是天下的名士,他們對國家忠心耿耿,即使犯罪也應寬恕,可您給他們定的罪名模糊不清,我們不同意!”
奶奶的!忘了這陳蕃也是士大夫集團的!劉志火更大了,好啊!看你們的力量大,還是我的絕招狠?
這次他不用三府了,直接派人去抓人!
得了皇帝的命令,就像明朝時候的恐怖組織錦衣衛、或者老蔣手下的保密局一樣,這些特務們行動迅速,沒用多久,包括李膺、杜密、陳翔、陳寔、范滂等知名人士在內的二百餘名大學生及高官被抓了起來,沒用抓到的那些,懸賞通告,全國通緝。
陳藩見此再也忍不住了,他再度上奏,當然語氣很委婉:“陛下,您要剋制啊,不要發怒,那樣對身體不好,等等……”
“明天捲起鋪蓋滾蛋”!陳藩這次接到的回信就這一句話。
轟走了礙手礙腳的太尉陳藩,又抓了那麼多所謂李膺的黨羽,劉志對自己的鐵腕頗為滿意,“朕要告訴你們所有的人,這天下是朕的,是朕一個人的,朕說了才能算”。
“皇帝您抓了那麼多人,怎麼不來抓我呀,我也是著名的亂黨之一啊……”,這是哪裏跳出來的孫悟空?劉志看了一下信的結尾署名,度遼將軍皇甫規,劉志笑了,“呵!這哥們,呵呵呵……”劉志覺得好笑,笑完之後,便將這份信扔在了垃圾桶里不管了。
說說這位現任度遼將軍皇甫規,當年梁冀囂張時,皇甫規跟梁冀對着干;梁冀倒后,皇甫規又跟宦官們對着干。正因如此,宦官把他打倒過,後來是以張鳳為首的300多名太學生集體上訪,替他求情,才被放了出來。
不過,皇甫規的特長不是跟這些娘娘腔沒長鬍子的閹人做鬥爭,而是跟邊境亂民斗。所以在漢朝人眼裏,包括士大夫們在內,皇甫規是‘涼州三明’之一的名將,而不是名士。
他本來就沒有心情做個這將軍,之前辭職報告沒被批,自己做的合法違規被別人看穿,心裏就一直等着機會。然而這一次,機會來了,看着文人士子和皇帝太監你來我往,文人士子因為榜上有名而天下聞名,竟然讓這位將軍有了一絲絲的失落感,他很想再刷一次存在感,怎麼樣刷存在感呢,不像現在,有微博、有快手等等,那個時候,他覺得最好的機會就是藉助文人是大夫,他也想在文人是大夫的榜上留名……
皇帝可能以為他是鬧着玩的,但是皇甫規可沒有開玩笑,他尋章摘句,憑藉著良好的邏輯把自己歸為“亂黨”。
但是劉志不糊塗,沒有被忽悠到,他知道這位皇甫的病根就是不願意干工作,想辭職,現在有民變四起,只有他才能鎮壓,所以任憑皇甫規怎麼承認自己的罪行,劉志充耳不聞。
皇帝動了殺機,手起,刀就要落了,首先盟主的刀落向了成瑨、劉質二人。天下為他們感到惋惜。
盟主殺了這兩個人之後,突然間好像手有點軟了。於是他又暫停了手。
再說進了監獄的文人是大夫這邊,他們一直再想辦法出去,外面的人也在想辦法救他們,為此太尉陳藩丟了烏紗,還有誰能勸得動皇帝呢?
要知道,沒有盟主的命令,牢房外面又有N個東方不敗把守,想解救牢裏的人確實沒有那麼容易。然而,世界上的任何困難事兒,總會有人又辦法解決,超過人類極限的珠穆朗瑪峰總還會有人去挑戰,正派中人也不乏人才,就在眾人束手無策之時,有一個武林高手出場了,這位仁兄就是前面提過的,大學生領袖之一,賈彪!
說起這位哥們,當時的官不大,相當於個縣長級別吧。可能當時沒有人能相信,一個縣長級別的芝麻小官,有什麼神功,能將200多人從皇帝哪裏救出來?你還別不信,人家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可以說是很漂亮。不得不說,以搞學術著賈彪畢竟沒有像很多讀書人那樣成為木訥的書獃子,他的腦子裏充滿了智慧。
他的做法是:找了兩個人,兩個能辦事的人。
一個是城門校尉竇武、一個是尚書霍諝。竇武我們前面提過,當朝太師,就是當今皇后竇妙的生父,天字第一號外戚。霍諝,讀書出身,舉孝廉,遷為金城太守,后入為尚書僕射,梁冀當權時,滿朝公卿無人敢多說話,但這傢伙卻不怕死,聯合尚書令屢屢上奏,揭梁冀的傷疤,梁冀死後,劉志嘉獎霍諝氣節,封他為鄴都亭侯。
賈彪早已準備好了說辭,略施舌技,便將二人說服,他們答應由他們出面營救名仕們!
幾天後,竇武利用太師的身份給皇帝寫了這樣一封信:自陛下你登基以來,我沒聽說過你行過善政,卻只聽說你提拔了不少宦官,讓他們非法取得爵位;你可別忘了西漢王朝正是喪失在一幫姦邪小人手裏的,如果你再執迷不悟,趙高和秦二世的故事恐怕要重演了!此封信如驚雷一般劃破了黑暗的天空,矛頭直指宦官。
這位太師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不但寫了這樣一封信,還同時,說自己有病辭職,把城門校尉的官印及槐里侯的侯印都一起打包交了上去!
那邊桓帝還沒有從岳丈的舉動中緩過神來的時候,這邊竇武前腳出門,後腳霍諝又來了!
劉志本來對霍諝就有好感,便和他聊起了竇武離職的事件,霍尚書見機會來了,便開始了早已準備商量好的說辭,一番高談闊論,終於說通了劉志。
於是把中常侍王甫召來,讓他去審問范滂等人,這王甫是個聰明人,他看出來劉志不想玩了,想息事寧人,於是王甫的審問也就走了一個過場,就準備結案了,正好來了日食,劉志便命公、卿、校尉各推薦賢良方正之士,王甫主動請求皇帝以日食的名義赦免李膺等人。
公元167年6月8號,漢桓帝劉志下詔改元,又一次大赦天下。原來的所謂黨人200餘人全部遣返原籍,為防後患,桓帝命人將他們將他們全部登記在冊,並剝奪政治權力終身!意思很明顯:想聯合起來對付朕,朕不給你們用武之地,爾等能奈我何?
出獄后的范滂去見霍諝,並不拜謝,有人責問,范滂答道“春秋時,叔向也沒有去向祁奚道謝啊,我不過是效仿古人罷了,哪裏有錯?”范滂回到老家汝南郡,來迎接他的南陽士大夫,有數千車輛,浩浩蕩蕩排了好幾條街。范滂不由對同鄉殷陶、黃穆等人嘆道“你們這樣做是要再害我一次啊”從此閉門謝客不出。
當初劉志下詔讓天下各郡國都搜捕黨人時,平原國國相史弼堅持不捕一人,特務們問道“青州一共六個郡國,5個都有黨人,怎麼只有你平原國沒有?”史弼回答得大義凜然“若趨奉上司,誣陷良善,濫施刑罰,平原自然有黨,但我有死而已,這種事是不會做的”,為此史弼為被罰了一年的工資,但該地區的士人得已保全。
黨人中有一叫楊喬的人,由竇武推薦,入朝任郎官,此人才貌雙全,深受漢桓帝劉志的喜愛,想把公主許配給他,但楊喬卻誓死相拒,絕食七日而死。
公元167年8月,魏郡上奏“嘉禾生,甘露降”巴郡上奏“黃龍見”然而出現“祥瑞天象”的同時卻發生了災禍:六州大水、勃海海嘯。漢桓帝劉志下詔:賜溺死者7歲以上者,每人錢2千;一家全被淹死的,由當地州郡負責收葬;因水災斷糧的,每人賜3斛。
10月,先零羌部落入侵三輔,張奐派尹端、董卓二人將其擊退,斬其首領,斬首俘虜共萬餘人,三輔地區得以安定。張奐上書請賞,但被宦官們一致阻撓,最後決定:只賜錢二十萬、封張家一人為郎官,但張奐拜辭不受,只提出要求:我知道大漢有制度:邊關守將不得內遷,但我希望可以將我的家人遷到弘農郡,朝廷因張奐立有大功,特許。
而另一個立功的董卓則被封為郎中,此時誰也沒有料到就在二十年後多年後,這個“粗猛有謀,令羌胡畏之”的董將軍將成為東漢王朝的掘墓人!
本年12月23號,劉志做完了他這一生的最後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封兩年多前被貶為癭陶王的劉悝為勃海王。
好了,桓帝的故事即將講完,他統治下的江山其實已經搖搖欲墜,作為糞桶底子的老百姓的火已經此起彼伏,雖被鎮壓,卻沒有完全滅的跡象,至少火焰滅了,烽煙卻還在冒着。
公元167年12月28日,36歲的漢桓帝劉志在德陽前殿駕崩。
桓帝死了,他的一生,我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文字卻描述比較貼切,從他來娶媳婦卻機緣巧合登上了皇帝位,從梁冀被他尊重到梁氏覆滅,從太監集團受到重用到太監集團和文人士大夫你死我活,桓帝既不是中間的調和派,也不完全聽信太監的話講知識分子排除在外,說他好色糊塗,我覺得好色是肯定的,他的後宮美女太多了,突破了當時漢朝的記錄,但糊塗吧,從他的角度出發,我覺得他並不糊塗,至少他知道親政,知道朝廷上不能全部是太監,知道大臣拉幫結派自己的江山將受到威脅。
他留下了一個爛攤子,首先皇帝的繼承人是個問題,然後是宦官集團尾大不掉,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朝政和朝局亂象叢生,文人士大夫基本被排除在外,外戚局勢還不明朗,跳在最前面的是太監。
桓帝升天了,糞桶里的江山還要繼續,至少目前,還沒有要掉下來的意思,雖然搖搖欲墜卻還能堅持,既然能堅持,將何去何從?我們前面說到的老百姓的衝天大火,終於在桓帝的這一輩子沒有爆發出來,然而總有一天,桶底再也忍受不了腐蝕,桶里的江山最終會掉下來的,歷史將何去何從,請聽我後面慢慢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