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四章 送別與拜訪

正文 第七十四章 送別與拜訪

船行水泊,湖風徐徐,雖已入夏,卻並不覺得有多少炎熱。對坐於船倉之中,藉著行船的時間,周侗對古浩天的武藝進行指導。對這個弟子他是打心眼裏欣賞的,悟性高、靈性好、韌性足,半年多時間,他武藝進展便達到了其他弟子一、兩年的水準,如今他的槍法足於和周雲清抗衡,後來學的近身武藝風雲十八刀也接近大成。周侗因此常常想到二仙山的藥丸,不由生起了得空去拜訪羅真人的心思。

“為師此去,不知幾年得返,雲清雖為你師兄,但為人耿直,不善機變,你無須顧忌,要多多教導於他。”

周侗以前一直把周雲清帶在身邊,到了梁山之後,周雲清完全溶入了梁山體系,而且成熟彪悍許多,作為父親他自然是欣慰的,所以這次就把他留在了山上。

“師兄文武雙全,弟子以後還要仰仗於他,自會向他多多討教。”

“你不必自謙,為人處事你勝他多矣,不過雲清弓箭一道,倒已有幾分成就,我觀你山上當前沒有善射之人,由他來教授弓箭倒也勝任。”

“師兄如今已經是山上的弓箭教習了,兄弟們都佩服的緊。”

卧虎庄奪得弓箭之後,古浩天抽人學習,卻苦於沒有高明的教習,後周雲清自告奮勇,不料一出手就技驚四座。

周侗聽了不禁莞爾,心想這小子終究還是好強的性子,隨後從懷裏掏出一枚青銅虎頭掛件遞於古浩天。

“我這兒還有一物你且收好,此乃師門信物,你的幾位師兄各有一枚,若異日相遇憑此相認。”

“弟子謝過師傅。”

古浩天恭敬接過,但心裏一個困惑了前世和今生的疑問,實在太好奇,終究還是問了出來。

“師傅,不知弟子有幾位師兄,也好讓弟子心裏有數,來日有幸得見,免得尷尬。”

周侗到底有幾個徒弟,後世莫衷一是,今日真人在前,他當然想弄個清楚。

“師門之事為師本想告知於你,在你之前,收入門內的有三人。你大師兄叫盧俊義,北京人氏,精於棍棒,號稱“玉麒麟”,他廣有田產,不願作官,現於家中作富家翁;二師兄叫林沖,現於東京八十萬禁軍中當一個教頭,一桿槍罕見敵手,也有一個“豹子頭”的名頭;三師兄叫史文恭,他弓馬嫻熟,武功不凡,只可惜太過於好強,唉,不說也罷,你日後若是遇見,就說為師不怪他當年之過。”

周侗手撫白須,沉吟一下,又接著說。

“除此三人之外,還有三人曾得老夫傳授,但未列入門牆,其一是欒廷玉,此人為人忠厚,生性淡泊,在為師身邊也有年余,可惜後來奔母喪回鄉,不知何故不曾再回,不然必會成為你四師兄;其二是孫立曾授其槍鐧之術,後來隨俺老友宗澤去了登州赴任;另有清河縣武松武二郎俺曾授於他腿法。此三人不曾有師門信物,但欒廷玉和孫立二人識得師門信物,武二郎卻是不曾知曉。”

古浩天此時才瞭然,但一想到這些牛人都是自己的師兄,心中又是一陣火熱。

師徒兩人聊的投入,不知不覺船到了古家莊碼頭,周侗進庄依舊趕了那輛牛車,自顧去了。古浩天自知留他不住,只好送到路口,恭敬的行了大禮,目送其遠去。

古家莊內,此時古波剛從卞祥那兒得知小官人調他回梁山的消息,頓時興奮不已,上回為了脫身他新招了三十餘名隊員,一個月的訓練,如今也有一定基礎,本以為還得熬兩個月,誰曾想好事就這麼來了。

“古波,你且帶兩位兄弟把這封信送到縣衙,交於朱仝督頭,煩他呈於徐大人。”

古波正高興着,卻聽得古浩天在外頭叫他,他跑過來接過書信,帶着人就住縣城去了。

古浩天這才去看了古楨,詢問了上次拜訪徐知縣的經過,父子二人一起吃了個午飯,便回東廂房歇去了。潘金蓮早上跟着回來,一路上為師徒兩人倒茶添水,如今在廂房裏見小官人進來,不免又想起那羞人之事,昨晚小官人對她恣意憐愛,讓她差點淪陷,若不是小官人自製,恐怕……一時臉上發燙。

午休之後,古浩天對新招三十餘名隊員的訓練進行了指導,傍晚時分古波回來了,他帶來了徐處仁的親筆回信,約他明日巳時於後衙見面。

對於這位長者,無論是前世從史書上的了解,還有是今生直接的接觸,古浩天都是發自內心敬重的。當晚,古浩天為明日的見面認真進行了準備,禮物在山上時他已經挑選了一些字畫古籍,他主要針對所要請教的秋闈之事,做了一些思考,免得到時顯得淺薄。

這一個月時間他東奔西跑,根本沒時間靜下心來向聞煥章請教科舉之事,只是在平常做事之餘閑談之中斷斷續續的了解到,這個時代的科舉基本延續隋唐的制度,科舉除進士科之外,還有諸科,包括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明經、明法、明字等科。

其中以進士科最牛,中進士者日後仕途非常樂觀,往往能爬到宰輔的高位,其次是明經,是指全部經書的統考,其他各小科一看就知道,即使考中,也不過終生是個小業務官,很難掌握到權力。若用後世高考比喻,進士科便“985”院校,明經是一般本科,其他則是專科。

考試內容上發解試與院試基本一致,考試內容為詩賦、經義、論、策以及帖經,墨義。比較後世的考試形式,詩、賦自不用說,經義、論、策其實便是命題作文,帖經類似填空,墨義類似名詞解釋。

古浩天細細的思索了近段時間與聞煥章和蕭讓交談時,所獲得的關於科舉的一些信息。他覺得以他現在的記憶力,看書背誦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要掌握答題的方法和格式,以及考試的重點。

鄆縣縣衙,古浩天早早就來到后衙候着,徐處仁在前衙處理好公務進來時,正好是巳時。

“讓浩天久等了,傷勢可是大好。”徐處仁一進門便關心的問。

“累大人挂念,如今已是大好。”古浩天一邊回話,一面遞上禮物。

“浩天有心了。”徐處仁也不推辭,對這些字畫古籍細細觀摩一遍,卻是十分喜愛。

之後,兩人坐下品茶述話,徐知縣說了古浩天刺殺案的始末,他感慨,像吳縣尉這種經年老吏,人品竟然如此不堪,若朝廷薪俸養的都是這等人,國也堪憂,但在最後卻話風一轉,說起了科舉之事。

“如今朝廷奸臣當道,官場上下污吏橫行,匡扶正義,救濟黎民,正須浩天這樣年輕有為之人,秋闈在即,你可有打算。”徐處仁看着古浩天,熱切的說。

“小子也有參加秋闈之意,只是學識淺薄,恐怕有負大人厚愛。”

“你的學識我已有所了解,參加發解試足足有餘,關鍵之處是如何運用學識作出考官欣賞的文章來。我朝前期科舉重詩賦而輕經義、策論,如今正好相反,卻是重策、論而輕詩賦,我觀浩天對時勢、經濟、民生都有不凡見解,只須懂得作文的方法,秋闈當不在話下。”

前些日子的往來過程中,古浩天對時勢、民生等的一些觀點,常常引起徐處仁的震撼和深思。

“作文的方法,聞先生倒也教過一些,只是他久離東京,對當下科考的要點、考官的性情不甚了解,莊園出來之時,他專門吩咐小子要請教於大人。”

古人科舉不同於後世高考,他們的考題往往一人所出,所以對出題人的了解十分重要。

“當下濟州知府為張叔夜大人,此公忠義清正,憂國憂民,其論、策必不出民生和邊患之類,當前邊患離不開我朝與遼、夏以及北方蠻族之間的關係,民生則無非是如何讓百姓擺脫貧困,生活安定幸福。你只要對此類文章細加揣摩,必有所獲。”

如今的濟州知府竟然是張叔夜,古浩天想不到他生活的地頭接連冒出了兩尊大神,徐處仁出現於鄆城縣已經夠意外了,張叔夜又從濟州府冒了出來,看來自己這隻小蝴蝶扇動的風有點大了。

這張叔夜可不是一般人,在水滸傳里是他代替太尉宿元景上梁山招安的,而在真實的歷史上正是他滅了宋江起義,後來于靖康之難中率軍守汴梁城,失敗后隨宋欽宗被金國擄走,途中自縊而死,后謚號“忠文“,一生作為無愧忠義兩字。

徐處仁與張叔夜年紀相差無幾,都是忠義之人,彼此早有耳聞,徐處仁貶到鄆城之後,張叔夜剛好又是他的頂頭上司,兩人相交甚多,對彼此的治政理念常有交流,故此對其所思所想心裏有數。

后衙里兩人相談甚歡,徐處仁科舉出身,又混跡官場數十年,對科考自有獨到的見解,一個多時辰下來,古浩天受益非淺。在後衙陪徐處仁用過午飯,帶着其贈送的一些科考文籍,古浩天方才告辭出來。

“夏日炎熱,小子準備到山莊潛心靜讀兩月,秋闈前再來拜訪大人。”

“如此甚好,老夫靜候佳音。”

一老一少在夏日的午後,洒然作別,靜待秋時的另一段佳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梁山莊園主之稱霸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梁山莊園主之稱霸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第七十四章 送別與拜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