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千打三千
正午已過,車子終於在天興府城郊停了下來。
蘇承羽在路上已經仔細想過,想要對清軍的武器裝備形成代差優勢,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製造燧發槍。
眼下清軍裝備的主要是火繩槍,而明軍更是連火繩槍的裝備率都很低。
這種槍是將一根點燃的麻繩卡在火門旁邊的一個曲桿上,扣動扳機時曲桿帶火繩落下引燃火藥,發射鉛彈。
雖然是這個時代的主流武器,但火繩槍有一系列的缺點。
首先就是發射前準備時間太長。裝火藥、裝鉛彈、點火繩、裝火繩、吹火繩等幾十個操作步驟下來,一分鐘能開一槍的都是兵王,普通士兵三分鐘兩槍,甚至兩分鐘一槍都很正常。
其次火繩這東西很“嬌貴”,比如容易受潮,甚至刮大風都能將其吹滅,導致天氣稍差就不能使用。
還有裝備火繩槍的士兵們在射擊時必須保持至少一米的間隔,否則火繩上飄飛的火星很容易引燃戰友的火藥罐。當然,你硬要站成密集隊形也可以,不過引爆自己人火藥這種事情,對士氣的打擊之大不亞於敵人打死你上百人。
此外還有諸如火繩冒煙熏眼睛、打仗時得背好幾斤的引火繩、夜裏燃燒的火繩暴露目標等小問題那就數不勝數了。
而燧發槍則改良了火繩槍的槍機,取消了麻煩的火繩,改將一塊燧石固定在火門旁的擊錘上,扣動扳機后燧石砸在火鐮上,打出火星引燃火藥。
這一改動帶來的優勢非常明顯。
首先燧發槍在裝填時沒有裝火繩、吹亮火繩、取下火繩等費時間的操作,射速提高不少。要知道,開槍時間間隔越短,敵人吃的子彈就越多。
燧發槍的第二大優勢在於燧發槍可以組成密集隊形。
也就是說,每行的士兵數量可以增加一倍。如此一來,火力密度也就增加一倍!要知道,這個時代的火槍都是滑膛槍,射出的子彈不會旋轉,所以毫無準頭。曾有人誇張地形容“瞄着人開槍和瞄着月亮開槍命中敵人的可能性是一樣大的”。
所以密集的射擊還能帶來更高的命中概率,於是士兵密度增加一倍,帶來的戰鬥力提高可能高達三四倍!由此可見,單純比對射,一千燧發槍兵搞定兩三千火繩槍兵不成問題。
而且即便近敵肉搏,敵人面對的刺刀也更加密集。這個特點在和騎兵作戰時尤其重要。強沖燧發槍步兵方陣的騎兵通常都會付出極大的損失,還很難衝破步兵方陣。這一點是歐洲人在十八世紀時用無數騎兵的生命反覆驗證過的。
正是燧發槍的裝備,讓歐洲的騎兵逐漸成為配角,而清軍最大的依仗就是他們的騎兵!
至於什麼火繩熏眼睛、怕潮、夜裏暴露目標等問題,燧發槍就更不存在了。
由於這一連串的優勢,到十八世紀,燧發槍已全面取代了火繩槍。
蘇承羽已經可以預見到,配合新的戰術運用,裝備了燧發槍的明軍面對清軍時將具有多麼巨大的優勢——明軍只上步兵,基本就能獨自力抗清軍的步兵加騎兵。到時候己方無人牽制的騎兵便可以隨心所欲地教清軍做人了。
他此行的目標,就是將燧發槍搞出來。
眼前一座佔地頗大的建築,四面青磚圍牆高聳,院內煙霧繚繞,門口兩隻一人多高的石獸,八名挎刀衛兵侍立兩側,正是福京軍器局。
軍器局大使徐桐聽說來了個頗有派頭的公子哥,倒是頗感意外。軍器局隸屬工部,他這裏來的最多的是工部官員,難道是哪位上司的幕僚?
他心裏琢磨着,忙帶了兩個隨從迎出來。
隆武朝初定,他一個九品小官哪見過陳王世子,上前打量一番,道:“你是?”
蘇承羽正要說出身份,忽想起在王府里自己走到哪都跪倒一片的景象,不由皺眉,改口道:“我姓蘇。來這……有些事。”
徐桐見不是工部的人,立馬不客氣起來,“軍器局不接待訪客。”
他話音剛落,喬千已不動聲色地將一小塊銀子塞進他手裏。
明末時分,官吏貪腐是家常便飯。徐桐暗自掂掂分量,轉而笑道:“在下軍器局大使徐桐,不知蘇公子有何事?”
“我想打造一桿火銃。”
徐桐乾咳一聲,示意隨從迴避,然後對蘇承羽示意,“隨我來。”徐桐的隨從默契地轉身離開,看情形,徐大使私賣火器不是一回兩回了。
蘇承羽帶喬千走入軍器局,讓幾名侍衛只等在門外。
軍器局中大小不等的工坊里,叮噹鍛鐵之聲不絕,工匠們赤着膀子正各自忙碌着。
徐桐一路走到西側的一排庫房前,讓蘇承羽等在門外。
他開鎖推門而入,片刻工夫取出一支及胸高,未刻工匠姓名的火繩槍交到蘇承羽手中,表情神秘道:“新制的三錢鳥銃,每次裝葯三錢,射三錢鉛彈,百步外虎豹一擊斃命。只要八兩銀。”
蘇承羽此來是打算制燧發槍的,這小吏竟拿他當做買銃打獵的公子哥,搖頭道:“我是要定製一種新銃,而非鳥銃。”
徐桐不屑地瞥了他一眼,語氣傲然,“這可是明軍現下裝備最多的鳥銃,打得清軍屁滾尿流!你還想制什麼新銃?就這支吧。”
三錢鳥銃能打得清軍屁滾尿流?蘇承羽作為軍事論壇的小版主,對討論明清軍隊裝備的帖子看得多了,絕對算這方面的專家,豈能被人隨便忽悠?
他掂了掂手裏六七斤重的鳥銃,看着纖細的銃口冷笑道:“這銃三十步外就難射穿清軍普通棉甲,就更別說雙層甲的重騎兵了。”
這裏說的棉甲可不是普通的棉衣,而是將棉花浸濕之後反覆拍打成硬實的棉片,將很多這種棉片疊在一起,然後在內層墜上鐵片製成的複合鎧甲。
這東西最早是戚繼光用來對付倭寇的,對火銃尤其是輕型火銃防禦效果極好。現在明軍因為缺錢裝備的少了,反倒是清軍大量普及棉甲之後,野戰始終吊打使用輕型火銃的明軍。
徐桐沒料到這蘇公子如此專業,愣了一下,心說這廝難道要買銃刺着棉甲之人?不過只要他給銀子,與我何干。
他又低聲道:“我這裏還有嚕密銃,威力極大。只是現貨都刻了匠名,要的話得等一陣子。”
蘇承羽心裏搖頭,徐桐口中“威力極大”的嚕密銃也是一種輕型火槍,雖然比三錢鳥銃強不少,但火力仍然較弱,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是火繩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