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籠
幾年前,自己還沒醒,曾寫了一首打油詩:
籠中乾坤大,日月江河下。
青鋒知多少,但悟你我他。
今天偶然想起,又想起了“牢籠”這個詞彙。是啊,這世界好像有好多的牢籠。沒出生在娘胎,牢籠;出生,在家庭中,牢籠;結婚,進入婚姻殿堂的同時,又步入了婚姻墳墓,牢籠;成家,要照顧老小,牢籠;朝九晚五上班,要守單位規矩,牢籠;在國家、社會,要守倫理道德和律法,總有諸多不自由,牢籠;生活在地表、大氣層內,牢籠;上了宇宙飛船,好像可以自由飛行了,卻又進入了一個鋼鐵牢籠;即便靠自己的能力能飛出宇宙了,卻進入了更加難受的黑暗空無的太虛牢籠。。。。。。
牢籠好似無處不在了。可大家忘記了,這些“牢籠”皆是外相。內心有沒有牢籠桎梏才是最重要的事。當內心充斥野心慾望以及諸多痴心妄念,牢籠感必然增加。而這些“牢籠”,卻是自己給自己增加的。如此,生命之光、智慧之光必然黯淡,如月的陰晴圓缺,只怕開心的時刻就少了。
曼德拉曾說:我若出了監獄,心中仍有記恨,那必然又進入了另一個“牢籠”。所以他上任總統時,邀請曾關押他的監獄看守來觀禮。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不曾見,絕大多數的人們都喜歡孩子,大家也喜歡和陽光男孩、陽光女孩,甚至喜歡和陽光老頭、陽光老太太在一起,為什麼?孩子不諳世事,心靈純凈,沒那麼多的桎梏,又飽含淳樸的生命之光。很多成年人也是如此,所以大家普遍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這其實和植物、小昆蟲、智慧生命普遍有的向光性是一樣的。
時光飛逝,總會遇到風雲變幻,個體在其間經常風雨飄搖。在這些外相面前,很多時候咱們都無能為力。那咱們能做什麼?只有勤加擦拭心靈塵埃,打破內心不必要的心靈桎梏,真正充實自己的內心,如此,才能真正地獲得內心的自由。
而要做到這些,有時也是很困難的。那麼,何不學蝴蝶的作繭自縛和破繭化蝶而飛?無論遇到什麼,心中只要對社會、對自然、甚至對“黑暗”、對困苦多一分感恩,又做到如孟子說的:“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這樣才能無愧於心,了無牽挂,獲得內心的大自由、大逍遙。而此心境,必是修鍊到大逍遙這個階段的必須。
在諸多“牢籠”中,大家更加關注的是“牆”和“柵欄”,卻往往忘記了自己處在空間中,很多時候是因為失了空性,這才有了那麼多的牢籠感。
太初也在營建“牢籠”。他把自己當嚴謹的器來修,使這一個個“牢籠”充滿了光明。究竟是牢籠還是懷抱?細細體味自然,大家不難發現,他的大愛,無處不在。他用堅實的身軀,抵擋住了大家普遍無法面對的黑暗空無“牢籠”。在這樣的人文、自然環境中,大家又有機會真正長大去勇敢面對黑暗空無,完成自身的突破,跟上太初的步伐。
是謂“牢籠”。哦,兒童節了,六月一日,00:01,祝所有宇宙中的“小寶寶”們在太初營建的“牢籠”中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