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戰和平運動與市民運動
人類雖已進入21世紀,但尚未與戰爭絕緣。但是,要和平,不要戰爭;要民主,反對獨裁的呼聲響徹世界各地,這是當代國際社會的特徵。讓我們來看一看新的和平運動的發展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反核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久的1950年,維護世界和平大會常任委員會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召開並提出了要求禁止核武器的《斯德哥爾摩宣言》,號召世界各國人民簽名。到1953年,已有包括億中國人在內的世界5億人的簽名。以此為契機,1955年在日本召開了第一屆禁止原子彈氫彈世界大會。2005年,這個大會將迎來第50次會議。共同的聲音應該是堅決反對核武器,特別是反對首先使用核武器。
東亞的美軍基地與反基地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東亞的韓國和日本建立了大量的軍事基地,利用它作為越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後方與出擊的據點。美軍基地75%集中在沖繩與韓國,屢屢引起基地附近民眾被害事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沖繩開始了席捲全島的反基地運動。可是,基地被害事件仍持續發生,1995年,發生了3個美國士兵強暴少女的事件。2002年,在韓國也發生了美軍裝甲車軋死女初中生的事件。因為審判權在美國,那些美國士兵只是受到了輕微的處罰。由於悲慘的事件反覆發生,人們的怒火終於爆發。在沖繩和韓國都發生了大規模的抗議行動,人們開始就爭取和平和撤除基地進行交流。
世界性反戰和平運動的發展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了有中國、印度等29個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通過了反對殖民主義、民族獨立、和平共處、人種平等等10項原則。可在那之後,先是法國,接着就是美國把大軍派到越南,使用了凝固汽油彈、枯葉劑等,給越南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由於世界各國及市民支援越南,而美國國內的反戰運動也不斷高漲,美國終於從越南撤兵。1975年,越南結束了南北分立的局面而成為獨立統一的國家。
韓國的民眾力量在1980年推翻了軍事獨裁政權,實現了政治民主化,對東亞的和平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在日本,對於政府欲改變決定放棄戰爭的憲法,民眾推進了“守護憲法”運動,一直反對把自衛隊派到戰場上去。但是,2004年政府在“人道支援”的名義下向持續進行游擊戰的伊拉克派去了自衛隊。
世界各地至今仍然紛爭不斷,仍沒有實現和平。2003年2月,在美、英等國進攻伊拉克的前夜,世界各城市約有1000萬人舉行了反戰運動,市民們發出了對和平的強烈的呼籲。這是形成超越國界的要求世界和平的共同努力的一個徵兆。
爭取世界的和平,不僅是建立沒有戰爭的社會,還包括實現人類的正義,保衛人的尊嚴與人權,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實現這一目標並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