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1)
文/沈弘
自十七世紀以來,西方的傳教士、商人、外交家、畫家和探險家便逐漸開始滲入中國的內地。從那時起到至二十世紀初,凡是在中國發生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如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甲午戰爭、中法戰爭、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日俄戰爭、辛亥革命、軍閥混戰、北伐戰爭、國民黨圍剿蘇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等等,都有西方人的現場目擊報道和大量的圖片、文字資料。除此之外,那些來華的西方人還特別關注對中國地理、地質、動植物資源、建築、考古等各方面的考察,以及對中國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社會各方面情況的探索,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要刺探中國的機密,以及調查中國的市場和人文地理,也是為了試圖溝通東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
西方人撰寫有關中國的書籍,內容涉及了中國的歷史、文化、教育、宗教、民俗,以及各個社會階層的方方面面。許多這樣的書至今仍被束之高閣,難得有人問津。尤為珍貴的是這些書中含有無數張插圖和老照片,它們從不同的角度生動而直觀地記錄了中國近現代的那段歷史,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相關中文近代史資料中長期以來存在的一個空缺。這些圖片資料的數量極其龐大(數以千萬計),它們向我們展現了清朝和民國初這幾百年間頗為綺麗壯觀的中國歷史長幅畫卷,全方位地反映了清朝和民國初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直觀而生動地再現了舊中國的歷史原貌。
首先,這批圖片資料集中反映了西方人對於中國歷史和文化,尤其是中國人文地理的獨特視角。由於這些書的作者大部分都是漢學家、在華外交官、旅行家、建築師、攝影師、探險家和傳教士,有的甚至是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成員。他們眼中所看到的和用照片記錄下來的北京風貌,往往是同時代中國作者所看不到和無法記錄的。例如美國公使夫人薩拉·康格在其回憶錄中就用近百幅照片記錄了慈禧太后召見七國公使夫人進宮、清廷皇族公主們回訪,到美國公使館做客,以及她與北京各界婦女進行的交往和互訪,對於中西方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障礙有極其生動的描寫。同文館和京師大學堂的總教習丁韙良在其回憶錄中也用圖畫和照片真實反映了清末中國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尤其是早期京師大學堂的情景。隨八國聯軍進入北京的諸多西方記者更是以畫筆和照相機為工具,用無數張圖片真實地記錄了八國聯軍從天津一路打到北京的全過程,其中對於八國聯軍如何從北京城牆一個涵洞攻進京城,在城裏展開的巷戰,試圖用野戰炮和雲梯敲開了紫禁城的一道道大門,以及在故宮裏舉行耀武揚威的閱兵式等畫面和鏡頭,全都是極其難得的真實史料。
由於申奧成功和舉辦人文奧運的宗旨,北京市目前十分重視恢復歷史名城的原貌,計劃要在2008年之前保護、修復或重建故宮、永定門、圓明園、恭王府、皇城四合院和衚衕等一系列京味的古迹。但是暴露出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中文資料中的圖像和文字信息比較匱乏,大量的相關信息,尤其是老照片和圖片,往往都藏於西文資料之中。所以正在被修復的歷史古迹,如北京的恭王府和圓明園等,是否能夠真正還原歷史的原貌,在很大程度上還有賴於對西文相關資料的發掘和研究。因為在許多西文書中,作者們都自覺地用照片的形式介紹他們於清末民初在北京的家庭和社交生活、北京城裏和近郊的旅遊景點、廟宇建築,以及各個時期的北京城區、郊區和周邊地區的歷史地圖。而這些往往是中文史料所欠缺的。
出於傳教、經商和學術研究等不同的需要,上述西文書的作者們對於中國的民俗、禮節和尊孔、祭祖等禮儀懷有濃厚的興趣。例如在寧波出生,並於1912—1914年間在北京大學任英文教師的英國人燕瑞博在《北京生活雜聞》一書中用一百多幅照片記錄了北京城裏的各種小販、衚衕居民、當鋪、餐館、妓院、城牆,以及京劇、女子裝束打扮等珍貴的歷史鏡頭,並且對北京的土話和迷信做了詳細的介紹。為了更好地讓西方人了解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社會風俗,總部設在上海的在華傳教士組織廣學會的編輯秘書華立熙特意撰寫了《神秘莫測的中國禮儀》一書,對於晚清的穿着、儀態、人際交往、婚喪嫁娶,以及吉日良辰等均做了詳細的描繪,忠實記錄了十九世紀末的眾多禮儀習俗。它就像一面鏡子那樣反映出了當時中國社會中的民俗風情,至今仍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北京作為一個開放型的國際大都市,其文化史的研究決不能只局限於中文的資料。
清末民初,許多在華外國人直接參与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例如赫德長期擔任中國海關的總稅務司;傅蘭雅作為上海江南製造局編譯處的翻譯,編譯了大量的科學教科書。清廷在創建水師、訓練新軍,以及創辦煤礦、鐵路、電報、郵局和其他各種實業的過程中都雇傭了不少外國人。就連民國總統袁世凱、黎元洪和張作霖等軍閥政府的首領也全都雇傭了外國顧問。這些外國人對於中國近、現代歷史有着第一手的見聞,與清廷和民國的官員和各方面的人士均有深入的交往,而且他們往往著述甚多,對於中國走向共和這一歷史進程的幾乎每一件重大事件都有深刻而直觀的文字和圖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