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美玉初成(2):二娘心中的人選
十多年的光陰在李治眼裏彷彿是彈指一瞬間,可當他對着銅鏡的時候,他開始察覺到那幾乎是另外一個人。多年的風眩病如同相愛相殺的伴侶,一直步步追隨,將他折磨得形銷骨立。可是究竟又是因為什麼,讓李治相反覺得日子過得更快了。
還是王復盛一語中的:“以前聖人手中有把沙,攥得越緊,漏得越多,後來乾脆鬆了手,反而四肢活絡舒坦了。這樣的日子,過得能不快嗎?
“只是可惜我的身體每況愈下,時常覺得頭重,眼睛也越來越不好,有時你明明就站在我面前,我都看不清你的臉,我是實在想知道你老成什麼樣子了!”李治這玩笑話莫名讓人心酸。
王復盛眼中泛出潮意,卻同樣語氣輕鬆:“哪裏是聖人看不清,是老奴這些年越發不成樣,五官都長模糊了。”
李治明確表示不信:“你就哄着我罷了。”又緩緩添上一句,“那些大臣怕是連哄我的心都沒有了。百司奏事,多是皇后決斷,我不過是件體面的擺設品。”面上雖無嘆息之聲,心中怕是千瘡百孔。
“聖人,老奴有句話,一直想說。”王復盛猶豫了好一會兒。
“你都這樣說了,我能讓你憋着嗎?”李治睨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
王復盛自然品出了李治對他的寬容,彎下腰去沉聲道:“老奴或許一直錯了,娘娘或許是真的在為聖人分憂。”他一連說了兩個“或許”,作為向來決斷分明的人,這不是他的習慣。
李治本來臉上有些笑意,手上也在隨意捏揉着,這下都收住了,沉默了良久,有些艱難地開口,卻也只說了一個“或許”。
一段時日之後,李治的頑疾又加重了,不知他和王復盛有過怎樣推心置腹的交談,一紙令皇后全權處理政務的詔書很快發了出去。從此徹底結束了二聖臨朝的局面。
對於武后而言,這道詔書只促成了一個變化,那就是從今往後在朝堂俯瞰眾臣的人,只有她一個了。高處不勝寒那是尋常人的臆測,矯情而已。
在享受這至高權力的同時,武后保持着超乎常人的清醒,她很快意識到日理萬機的背後,她並沒有那麼得心應手,她畢竟是一個女人,皇后的身份限制了她與外臣的頻繁接觸,負責起草詔書的中書舍人用起來似乎也不那麼順手。
“秀梧,你說這個局該怎麼破?”武后常常用這種慵懶的口氣談論絲毫不能懈怠的大事。時間真是因人而異,李治面目全非的同時,武后卻駐顏有術。
林秀梧追隨武后多年,是她身邊掌管機要的得力女官。聽了這問話,秀梧鳳眼彎了彎,聲音清朗:“娘娘雖然外朝有許敬宗、李義府等心腹,可外朝的權力還是太大了些,何不從外朝分一些過來,由內朝女史負責掌誥承奏。”
武后見秀梧說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神情突然變了變,她的思維時常處於一種矛盾狀態,一方面希望身邊的人有着強大的洞悉力,一方面又不願她們徹底洞悉一切。
這微妙的情緒雖然產生了片刻困擾,但還是很快釋然了,“司馬慎微娶了你這麼聰明絕頂的娘子,珠聯璧合,想必也是大有裨益。”
“娘娘,秀梧慚愧。”林氏將下巴微微低了低。
“我一向喜歡驕傲得意的人,也從不隨意胡亂夸人。二娘何必謙虛至此?”秀梧三十有五,在家中姐妹里行二,因此武后常在以示親近之時喚她“二娘”。
秀梧是極其有分寸的人,深諳君臣之道,武后越是隨和,她越是懂得回應:“奴婢哪裏是謙虛?實在是心思遲鈍,會錯了娘娘的意竟懵然不覺,還請娘娘加以指正。”這下是自稱都改了。
武后長長舒了一口氣,稍稍活動了一下脖頸:“內朝女史本就不多,如你這般出眾者更是寥寥無幾,制敕工作繁重,須全天值守、隨時候命,難不成我要向全天下召集?世人又會如何揣測於我?”
“據奴婢所知,這宮中不乏才學出眾的女子。”秀梧十分肯定地說。
“這宮中?”武后皺了一下眉頭,卻立刻舒展了:“二娘心中是否已有人選?”
秀梧不做聲,只是從袖中取出一張摺疊齊整的絹紙雙手呈到武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