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前風雨(2)
會議出現的解放思想、暢所欲言的民主氣氛,得到了中央領導集體的肯定和支持。與會者大受鼓舞了,氣氛更加熱烈。雖然華國鋒仍要求大家從26日起轉入經濟工作的討論,但是,會議進程已經脫離了他的主觀願望,轉入平反冤假錯案、糾正指導思想上“左”的錯誤,
恢復實事求是路線等更徹底的撥亂反正問題上了。
如果說討論政治路線問題是偏離了會議預定的方向,那麼還可以說,會議關於經濟工作的討論也與預定的調子差之千里,特別是關於農業的兩個文件和1979年、1980年計劃的安排,受到了很多尖銳的批評。
搞經濟工作,陳雲在黨內有着很高的威信,因此,他的態度是大家非常注意的。而陳雲也一直關注着經濟問題的討論,並進行了慎重而周密的思考。
12月10日,陳雲在東北組會議上再次發言,這次談的是經濟問題。
雖然要談的是經濟問題,但陳雲發言首先指出了一個原則,那就是怎樣做到實事求是。他說:“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根據現狀,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首先弄清事實,這是關鍵問題。”
陳雲談這個問題,是針對經濟工作方面“左”的錯誤。雖然會議原定議題沒有涉及糾正經濟工作中“左”的指導思想問題,但不及時總結糾正“左”的錯誤,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經濟工作指導方針,經濟工作走不出徘徊,還可能重蹈過去一再折騰的覆轍。
陳雲將搞清“實事”稱為“關鍵”問題,是有深刻含義的。表面上,沒有人不同意“實事求是”,但實際工作中卻並非如此。“左”的影響根深蒂固,還在桎錮着很多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黨的主要領導人仍然堅持“左”的錯誤思想,從教條和主觀願望出發,只看到有利條件,對國情國力的一些問題視而不見,急躁冒進,急於求成。當時也有不同意見,但受到壓制。1977年,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張勁夫反映黨組討論意見,認為財政困難不小,主張對“四人幫”破壞帶來的困難要充分認識夠,需要進行調整,卻受到批評。1978年是拉長基建戰線的一年,當年追加投資100億元,其中第四季度追加48億元,財政部說明中央財政要出赤字,戰線拉得太長,不宜再追加了,領導上不同意。1978年7月召開的國務院務虛會,討論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問題,出現了急於求成的傾向,但因有的幹部很不好說話,會上很少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這樣一來,實事求是只停留在表面上、口號上。因此,陳雲強調搞清“實事”是關鍵,就是要求在實踐中真正貫徹這項原則。
50年代陳雲就曾說過:“從實際出發的關鍵是,從片面的實際出發,還是從全面的實際出發”,“重要的是要把實際看完全,把情況弄清楚”。但是,此後的經濟工作卻一再無視“實事”而一味“大幹快上”、“積極平衡”。“大躍進”盲目冒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誤認為糧食不但過了關,而且多到不得了。1962年反“黑暗風”,也是因為對困難形勢的估計存在嚴重分歧。“文化大革命”的發動原因之一,也是出於對形勢完全作了錯誤的估計,並將這種錯誤估計貫穿於政治、經濟工作的全局。
而“文化大革命”后搞“洋躍進”,同樣沒有將“實事”搞清楚。
弄清事實的方法是什麼?陳雲在發言中指出,要“交換、比較。反覆”。“所謂交換,就是通過交換意見,使認識比較全面。交換意見,不僅要聽正面意見,更要聽反面意見。所謂比較,一是左右的比較,……二是前後的比較……所謂反覆,就是事情初步定了以後還要擺一擺,想一想、聽一聽不同意見。即使沒有不同意見,還要自己設想出可能有的反對意見。”
這麼多年過去,陳雲再次提出弄清“實事”是實事求是關鍵,方法是“交換、比較、反覆”的觀點,當然並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對過去經驗教訓在實踐基礎上的總結和升華。在經歷了“左”的錯誤幾十年的干擾后,廣大幹部群眾對“左”的錯誤有了切膚之痛,而經濟工作又面臨開創新的局面的緊要關頭,陳雲再次強調這一原則和方法,對總結和糾正長期以來“左”的錯誤,有着重大的意義。
陳雲如此強調的“實事”,當時究竟是個什麼狀況呢?陳雲在發言中談到了過去一直諱莫如深的經濟工作的一些矛盾,如:糧食問題上對農村壓力太大,農民喘不過氣來,建國快30年了,還有討飯的,其他經濟作物生產也緊張;工業引進項目沒有循序漸進,一擁而上,造成窩工;各省市機動財力不足;生產和基本建設安排規模過大,造成材料供應緊張,等等。
既然陳雲指出的矛盾是符合實際的,根據這些情況,當時“新的躍進”的條件並不存在,最緊迫任務的任務應該是調整。
陳雲在發言中指出,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我國史無前例的一次偉大進軍,必須既積極又穩重。為此,陳雲提出經濟工作的五點意見:
第一,在三五年內每年進口2000萬噸糧食,先把農民這一頭安穩下來。進口糧食的時間,不只是三五年,時間還可能長些,數量則可能少些。
第二,工業引進項目要循序而進,不能窩工。
第三,要給各省市一定數量的真正的機動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