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記(1)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們已是七十多歲了,惑事多矣。回想這一生,還有許多謎團解不開,對於天命更是渺無所知了。有人說五七年那場運動,連當事人現在回想起來也仍然發懵。的確是這樣。我們至今也想不明白,為什麼經過了革命戰爭、地下鬥爭、敵人監獄考驗過的**員,一個只有二十多歲,一個剛剛進入而立之年,正當充滿理想、朝氣蓬勃地獻身革命事業的知識分子,便突然跌入深淵。一個被送到不是勞改更似勞改的農場,一個在勞改單位一滾就是十幾年。摘帽以後,一個雖分配到縣裏工作,但原來當了十年的省報編輯,卻只拿剛參加工作的勤雜人員的工資,而且備受屈辱、歧視,生活中遭受了痛不欲生的打擊。一個卻被強制押送還鄉,繼續“群眾專政”。又遭受了種種磨難。
他們都一下子被冤屈了二十多年,一生中最寶貴的年華就這樣被輕易地吞噬了。今天所以要把這一切寫出來,主要不是試圖圓從小就憧憬的文學夢,而是形象再現充滿迷惑的那段歷史,與讀者交流,共同探索歷史與人生之謎。
我們那時的勞改和現在的勞改大不相同。前幾年我們參觀過現在的監獄和勞改,看到宿舍里乾乾淨淨,被子疊得方方正正,靠牆是上下鋪,屋子中間有很大一個活動空間,擺放着桌子凳子可供學習。人們不僅可以看到書報,文化低的有人幫助學習文化,文化高的還可以參加社會上的函授學習,取得相應學歷。伙食經常變換花樣,也很不錯。和我們那時的勞改真是天壤之別。
那時不僅勞動強度高、時間長,而且吃不飽。幾十人一個大屋子,對面兩個大通鋪,睡覺人擠人,下床兩人相遇都要側身而行。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沒完沒了地批鬥,精神上的折磨更甚於**的痛苦。在農村的“群眾專政”,除了屈辱,更有難以忍受的貧困。這慘痛的經歷雖然耗費了寶貴年華,但也並非空空流過。通過這嚴峻的體驗也認知到了別人很難認知的東西。是的,有不少問題是只有通過嚴峻的甚至是慘痛的體驗,才會認識的。慘痛的生活留給我們的不僅是痛苦,也留下了在平常情況下難以得到的真知和省悟。所以痛定思痛,我們應該從過去的慘痛中總結更深刻的教訓,而不應該忘掉過去。
恩格斯說:“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從哪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的錯誤的後果中學習來得快!”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覺得應該把1957年反右派以後那段嚴峻的生**驗寫出來。有人說不了解過去的人,必定會曲解現在。誠哉斯言!所以應該把一個真實的昨天交給歷史,為歷史提供一份證言,以便人們更好地了解過去。這樣的證言已經有了一些,但是和那次運動的規模及其嚴重的後果比較起來,還是遠遠不夠的。
那次運動對右派分子的處理分了幾個檔次,有保留原工資的,有降級仍留在機關工作的,有監督勞動但保留公職的,有開除公職回家的,有的則是開除公職送勞教、勞改。處理不同生活經歷不同,體驗也自然很不相同。就是相同生活經歷的人,體驗也會各異。
形諸文字的歷史,總是經過時間過濾的昨天,要想把運動的全貌交給歷史是不可能了,但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視角展示,吸取的教訓也就可以更廣泛更深刻一些。
我們夫婦倆當時雙雙開除黨籍,一個受監督勞動處分,一個受了最嚴重的處分——開除公職,送勞改單位勞動改造了十幾年。在書中我們力求從那一段酸甜苦辣的人生五味瓶中盡量挑出些對人們有益的回味。歷史不可能原湯原汁地再重複一次,而在那樣艱難的環境中得到的人生體驗和生命啟悟,就是非常獨特的。所以反映在本書中的不少人生體驗和省悟是鮮為人知的。
小說家米蘭·昆德拉說:“如果一部小說不能發現任何迄今未知的有關生存的點滴,它就缺乏道義。”我們認為本書中不乏這樣的點滴。雖是那個不尋常年代的點點滴滴,卻是經歷了長期罕見的磨難,用生命挽來的人生體驗,所以它倍加寶貴,值得珍惜。
現在那樣的人生那樣的生存環境是不會再重複了,不過形成昨天悲劇的那種種深層次的因素,並不會自動消失,還會以種種形式顯示它的存在。今天雖然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多年了,我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大大提高,民主法制建設和二十多年前相比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法的意識的淡薄,對人的權利與尊嚴的漠視,權力的失控,監督的無力,不是隨處可見嗎?
一說到這些問題,人們往往只把眼睛盯住一些高官,認為這只是他們的事。他們身負重任,當然責無旁貸。然而,這些現象,也體現在千千萬萬普通人的意識深處和行為之中。統治者的思想,便是統治的思想。千百萬年來的歷史積沉和思維定勢,使人們的意識往往落後於突飛猛進的現實。正是這樣一種狀態,還嚴重影響着我們今天的發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還要補上不可或缺的一課——人的現代化。
昨天和今天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昨天和今天都不會完完全全地截然一刀兩斷。今天留下的艱難、困惑和弊端,都可以在昨天找到它的陰影和形骸。只有敢於正視過去,審視過去,認真清除形成過去悲劇的種種根源,才能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