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誕的狂歡節
阿爾貝·杜魯瓦《虛偽者的狂歡節》時事出版社
圈子有時會斷裂,但很快就會重新牽上手
“閱讀興趣”屬“私人事務”。在這一點上,法國人民沒理由比中國人民更高明。法國人民也是人民。人民就是人民。
選擇題說:“海灣戰爭”和“摩納哥公主斯特凡妮之私生活”,你對哪一樁更具窺視欲?
結論不言自明:公主的故事啊。
這與中國人民更喜歡劉曉慶阿姨的故事完全一樣。
在《虛偽者的狂歡節》中,法國記者阿爾貝·杜魯瓦的統計詳盡周到:
海灣戰爭期間,在法國所有嚴肅新聞周刊中,沒有一家連續使用這場戰爭作封面超過六期,而小報對斯特凡妮的保鏢丈夫與脫衣舞女偷情的封面報道大大超過這個數字;
法國一名空軍飛行員被塞爾維亞人俘虜。照說這事理應引起全民關注。可報道此事件的那一期《巴黎競賽畫報》僅銷出三十八萬冊,而報道密特朗總統有私生女的那一期卻賣出了七十六萬份!兩者給報社帶來的收益之差有一百八十萬法郎之巨。
就此,阿爾貝·杜魯瓦只能悲觀。
他說:“名流、媒體、讀者——這三者的共舞激起了現代生活中最荒誕的狂歡節!名人和現代傳媒的結合帶來的,是一個非理性的時代!”
阿爾貝·杜魯瓦曾任《快報》、《新觀察家》兩家媒介的總編輯,他的“悲觀”更多來自觀察。絕望、無奈或者寒心,一切有根有據。
譯者說:“在讀到這本在法國引起轟動和爭議的深刻作品之前,我們只是一個在舞台前完全不明就裏的看客。大大小小的通俗報刊給我們提供一個看台,看着名人在另一個世界裏生活,我們的社會好像就需要這樣一個舞台,大家都需要看看熱鬧,需要看另一種人的生活……
如此提示讓台下的你我拋棄慣有的天真開始習慣責問與懷疑?
而這剛好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情:保存認真,拋棄天真。
“不知羞恥、表裏不一的名流,暖昧到猥褻程度的媒體,有窺私癖的讀者……一種真實、深刻、可利用的共謀關係,把明星、雜誌、司法人員和街頭的男男女女結合起來,就像一個瘋狂旋轉的舞圈中的舞者。這個旋轉的圈子有時會發瘋,舞蹈者手拉手的隊型就斷了,有些人摔下來,但手又找到一起,再拉起來,圈子又轉起來,就像毒品一樣令人興奮……”
阿爾貝·杜魯瓦多年前所描述的這一切,現在正在我們身邊上演。不過,在如今這個媒介當事人觀眾“互鎖”(interlocked)年代,在一幕幕虛偽狂歡節中瘋癲、舞蹈、浪笑、號淘,人群中,沒有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