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一層一層渾厚的敘述(1)
王鋒1993年~1998年任《三聯生活周刊》記者、編輯。2000~2001年在中國先生網任總編,2002~2003年在新華在線新華傳媒工場任總編,2004進入時尚集團任《時尚健康》主編。
從武昌開來的246次特快早上5點停靠北京站,天還沒亮,冷颼颼的。這是我第二次到北京。第一次是18歲那年9月的一個下午,我在出站口一塊廣告牌下站了10分鐘,看看這個我從小就一直在聽說的城市,然後轉身回到站里,換乘另一趟車去了長春。
這次不是換乘,北京是我的目的地。時間是1993年4月26日凌晨。
下了火車,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我不知道該去哪裏。前往應聘的單位早9點才上班。我想到了**,全國人民都知道那個廣場。
廣場離火車站不遠。20分鐘后我就站在廣場巨大的方磚上。天還是黑。剛下過雨,地有些濕。空闊的馬路上有幾個人在晨練。**被墨色的天幕勾勒出一個輪廓,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心裏有些興奮,還有些緊張。背着個大包,恍然覺得自己是一個從敵後投奔陝北延安的進步青年。10多年過去,現在已經不能理解當時那份激動。但回過頭看,那個興奮、好奇,還有點緊張的早晨,確實是我整個人生一個重要轉變的開始。
面試
手裏攥着從《中國青年報》上剪下來的招聘廣告,橫豎穿過好幾個衚衕,9點半到了永定門外三元街17號,三聯書店新址。籌備中的《三聯生活周刊》就在這幢名為紅磨房的白色小樓三層。
負責接待的阿芳小姐漂亮幹練,問過我的情況,誇張地說了句:"你怎麼就從武漢跑來了?"那意思是我應該先把相關材料寄過來,經過他們選擇后再通知面試。也不等我回答,就把我塞進一間小房,等候面談。同一間屋子裏,等候提審的還有六七個人。
約莫半個小時后,我被叫進另一間屋。中間一張桌子,兩側端坐着《生活周刊》第一任主編錢鋼和社長陶泰忠。我先簡單介紹了自己,后又很矯情地談到對三聯的熱愛,和來北京工作的決心。主編錢鋼一直嚴肅,一開口卻用很詩化的語言向我介紹了《三聯生活周刊》的意義,精神理念,和基本籌備情況。同時我感覺到,另一側的人也在嚴肅地觀察。10分鐘后,陶社長以沉着的口吻告訴我:"以我們對你的初步了解,你還是挺適合這個工作的。"我趕忙堅定地點點頭:"我也這麼認為。"
初步面談后,我拿到一份採訪單。裏面提供了6種採訪對象:徵婚男人;離婚男人;一個對煙酒茶有研究的文化老人;一個家裏餵養着若干只小貓的寵物愛好者;一個年近40,為妻子進京奔波了8年的丈夫;還有一個我忘了。
我選擇了那個寵物愛好者。半小時后列出採訪提綱。然後被引進一間很大的會議室。進會議室那一刻我愣住了:一張巨大的橢圓型會議桌周邊坐滿了10多個人。原以為真有一個寵物愛好者接受我採訪,後來才知道那6種人只是考題,其身份分別由在座的10多個編輯擔當。
接受我採訪的是一個微胖有點像寵物的中年人。聊了些什麼都忘了,一定跟貓有關。後來才知道,那天在座的都是北京新聞界非常活躍很有影響力的人物,楊浪,賀延光,畢熙東,胡舒立,王安,楊迎明,何志雲,他們都參加了生活周刊的籌建。我採訪的寵物愛好者就是當時的《中國工商時報》的周末版主編陳西林。
那次面試印象非常深,這種方式我之前和之後再也沒見過。限定20分鐘的採訪時間裏,一個人接受你的採訪,所有人都在一旁觀察。採訪結束后,是5分鐘的即興問答。那些在一旁靜默多時的傢伙你一言我一語,扔過幾個問題,讓你應接不暇。更有錢鋼在我前後左右踱步,冷不丁回過頭來,以軍人的氣度劈頭一問,你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弄得人防不勝防。
採訪感覺很糟糕,從會議室出來灰頭土臉。接下來我們按要求在兩個小時完成採訪稿。
關在一間屋子裏寫稿的還有幾個。阿芳不時進來為我們添茶倒水。採訪不理想,心氣也就減了一半。兩個小時后寫完稿,自己都看不下去。最後跟阿芳閑聊,談及這次面試的缺憾和擔憂。我讓她去問問,能否早點給個信兒,我晚上就要回武漢了,省得老挂念。
阿芳是個好人,出去一趟,旋即返回,拍拍我肩:"我問了,你行!"人一輩子,在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好消息並不多,這是我記憶中為數不多的其中一個。至今都還記得阿芳說這話時那口底氣紮實味道濃郁的京腔。阿芳說,其實行不行,你們從會議室出來就有結果了。這幫編輯主要考察的是你給他們的整體感覺,不是很看重專業經驗和文字。幾年後一次跟楊浪閑聊,說到那次面試,楊浪告訴我:"那天一看到你背着個大書包,風塵僕僕邁着大步從外面走進會議室,我就覺得這小子不錯。"楊浪還說,當時他們招人有一個近乎偏執的標準,就是凡大學新聞系學生一般不予考慮。他們覺得大學新聞系的學生上手快,但成長慢,別的專業學生正好相反。所以在最初確定的15個記者中,只有汪文一個是人大新聞系畢業的。汪文後來去了《中國青年報》,實踐證明她是一個上手快成長也快品學兼優的好同學。
回到那天下午。提前得到好消息,告別阿芳,從三聯的小白樓里出來,心裏一下亮堂了好多。不再是上午走近它時的不安和惶恐,步子和心情一樣輕盈。在三聯到17路汽車站不過200米的距離里,我迅速培養起對這個陌生城市的感情,以至覺得我是它,它也是我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