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編 雄關要隘(8)
穆陵關關樓。據史書和實地考察所證,穆陵關是齊長城諸關隘中最重要的一座。關設在沂東山東脈之大峴山上。《資治通鑒》:“燕塞大峴之險”即指此關。據考,穆陵關遺址面積大約2500平方米,正中建關樓,東西長約50米,關樓為二層三拱門建築,門南北有陡峻的大道,關門內走廊平緩,關口左右,為殘存的齊長城遺址,在關東西200米處,各有一高台,台下經常發現戰國時的瓦片、銅箭簇等文物,說明此關在戰國時已建有關樓。據遺址出土的磚、瓦當、銅質風鐸證實,該關為磚石結構,宏偉高聳、巍峨壯觀。該關居高憑險,佈局合理,而烽、燧、台兼備,構築堅固,不但為當時齊國的軍事要隘,也為歷朝所重。自宋始即置穆陵關巡檢司,設巡檢鎮守。宋南渡后,金於1216年置穆陵縣,明代重建關樓。
明碑記載,嘉靖年間,穆陵關守兵40人,帶家小在關旁墾荒種地,給過關商賈以方便。因此穆陵關不僅在防禦方面有戰略意義,而且還是歷代南北通商發展經濟的重要通道。
戰國時函谷關在軍事上的作用是什麼?
戰國時期,秦以黃河、函谷關為界抵禦關東諸侯,進攻退守都很方便,在戰略上所處地位非常重要。特別是函谷關,故址在今河南靈寶市東北的弘農河畔。這裏地理形勢十分險要,北面是大河滾滾東流,南面是一片崇山峻岭,自古是控扼中原地區東西交通要衝,號稱天險。秦有函谷關,使關東諸侯望而生畏。公元前302年,秦惠文王北游戎地,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及東至包頭間之黃河)。不久,秦伐義渠,繼而攻韓。公元前318年,韓、趙、魏、燕、楚五國合眾攻秦,在函谷關被秦軍打敗。惠文王使張儀遊說拆散齊楚聯盟,佔領漢中。同時,惠文王又採納司馬錯的建議,於公元前316年出兵滅蜀,後來又滅苴(今四川昭化東南)、巴(國都在今重慶嘉陵江北岸),使得秦佔據了巴蜀豐饒的土地,為以後發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潼關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怎樣的?
潼關位於陝西省潼關縣,因臨近潼水而得名,古稱桃林塞。它南依秦嶺,有禁溝深谷之險;北有渭、洛,匯黃河抱關而下之要;西有華山之屏障;東面山峰連接,谷深崖絕,中通羊腸小道,僅容一車一騎,人行其間,俯察黃河,險厄峻極。正如詩人所描述那樣:“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潼關創建於何時,歷史文獻沒有具體說明,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211年,曹操曾於潼關破馬超,由此可知潼關在這之前已開始建置了。后經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修葺,保存基本完好。關城周長約5公里,北面與東北,為板築土牆,外包青磚高16米,寬8米;南與東南,順山勢削成垛口,高達30米。除開門6處外,留有南北二水門。潼關東約3公里,有一禁溝,自唐至明、清,為了潼關的安全,沿禁溝兩岸,夯築方形土台12個,是防禦性的軍事堡壘。由於土台與潼關城基本連接,故稱“十二連城”。潼關作為關中的東大門,它經歷過大小戰役數十次。東漢末年,曹操與馬超戰於潼關,馬超據關抗曹師,后曹操憑其智謀巧妙地奪取了潼關。北周末年,揚堅在洛陽篡位立隋時,曾密遣楊尚希扼守潼關,以解其西顧之憂。唐中葉安祿山攻佔洛陽,進逼潼關,使用反間計佔據了潼關,震動京師,唐玄宗倉皇西逃。唐末黃巢起義軍攻取潼關直搗長安。宋代“靖康之變”后,潼關為金所得,金朝後來為蒙古軍隊逼迫,遷都汴京。將兵力完全集中潼關附近。有人曾對蒙古鐵木真說:“金廷居汴將二十年,所持以安者,唯潼關、黃河耳”。所以公元1233年當蒙軍包圍汴京時,首先奪取潼關。元末,朱元璋也是先破潼關,整個關陝地區才迅速得到平定。解放戰爭時人民解放軍陳賡、謝富治兵團乘陝南、豫西地區空虛之機,南渡黃河,在潼關洛陽段機動作戰,尋機殲敵,開闢了豫陝鄂根據地,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局面。
漢肩水金關遺址現存狀況是怎樣的?
在甘肅金塔縣天倉北25公里處,為漢長城的肩水金關。該關位於額濟納河上游谷地北口的東岸,是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的咽喉門戶,拱衛着南面不遠的肩水都尉所居障城。該關的關門,是兩座對峙的方形夯土堡壘,堡牆南北寬5米,東西長米,厚米,收分很不明顯。兩堡壘中間關門門道寬5米,前口東側發現燒殘的大門構件如墊木、門框和門臼等。門道兩側壁腳,各殘存4根半嵌在牆內的方、圓形排叉柱,下墊石塊,最粗的方柱每邊21厘米。據此可推知立柱頂部即門道上面建有門樓。堡內有通頂部的土坯梯道。堡壘外兩側為關牆。關門內外沿堡壘牆腳埋有防步兵的木尖樁,此外,還有埋於陷阱(方形坑)底部防騎兵的木尖樁。該木樁下部刻有缺槽,橫貫短木,這樣不易被馬蹄踢倒。
關內西南側建有障城,邊長約35米。西南角建有堡壘和烽台,院中建有倉庫、馬廄等,門開於東南角。據出土簡牘並與古籍印證,這座障城駐有3個小單位,兼有關卡、驛站、烽燧等多種職能。
漢陽關遺址在什麼地方?
陽關是漢長城的重要關隘,亦是“絲綢之路”必經的交通要道。唐代詩人王維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句,那麼詩人筆下的陽關,如今在什麼地方呢?翻開中國史籍,漢、魏、晉、唐諸代對陽關皆有提及。晉和北魏還於此地置陽關縣。唐時在龍勒故地置壽昌縣,此時陽關還在使用。唐僧玄奘從印度取經歸國,就是進的陽關。詩人岑參也有“二年領公事,兩度過陽關”之句,可是自唐以後,赫赫陽關竟然史書絕記。陽關到底在何處的問題,亦同玉門關一樣,成了一個千古之謎。陽關為什麼突然失載呢?這一點歷史學家已經找出了答案,是由於自然條件的惡化之故。歷代戰爭和大規模的開荒屯墾,破壞了這裏的植被和水源,從而造成來自西南的風沙逐漸侵向東北。陽關綠州在無情地減小,人們抵擋不住風沙的危害,只好向東遷徙。大約在宋代,當陽關人全部遷出之後,陽關也最後被流沙吞沒了。近年終於在甘肅敦煌市西南70公里處人煙斷絕的沙漠之中找到了陽關遺址。經過發掘,面積上萬平方米,房屋排列整齊而清晰,城堡斷斷續續的夯土城牆基址猶存,並發現了漢五珠錢、銅箭頭、漢代灰陶片,以及耕地、窖址、水渠等大量遺物、遺迹,一個近千年的歷史之謎至此總算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