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月同心異

第13章:月同心異

()朱允炆把這些人梳理一遍,神級偶像還太小,其他的幾個王艮、楊榮、楊溥、胡廣、金幼孜、胡濙還不能用,解縉政治眼光差,可以適度使用。現在只有楊士奇、夏元吉等幾個可以用。

文臣盤點完,在看看武將,真是慘不忍睹呀,朱老爺子,你也太狠了,屠刀霍霍血染天下,大明朝的名臣宿將給讓你咔嚓完了。戰神級人物徐達、常遇net、李文忠都善終而死,藍玉、馮勝、鄧愈等次級人物讓他給宰了,只留下個善守的耿炳文,老了,英雄不提當年勇,用處也不大。

那些將二代,李景隆讓自己剛剛送去吃牢飯,有名的茂太爺常茂,墳上都長滿野草,現在唯一的希望就在徐達的兒子徐輝祖和徐增壽身上,徐輝祖應該可用,徐增壽有點不放心,前幾天看以前的奏章,有人彈劾徐增壽暗通朱老四。

再有就是北方戰場上的幾位,郭英、吳傑,也老了,該進軍事博物館。盛庸、平安起身行伍的兩個將才,但是離戰神級還差好遠呀。

雖說武將不是很多,但是比朱老四強,朱老四地不過三府,將不過張玉朱能,謀臣也就是那個和尚姚廣孝。朱老四和朱允炆比較,那簡直就是老吊絲和高富帥的關係,只要不胡折騰,高富帥戰勝老吊絲還是非常有希望滴。

朱老四,神馬的靖難都是浮雲,讓你的靖難見鬼去吧。朱允炆盤點一番自己的家底,覺得腰桿有力,就像一個賭徒又借到高利貸,重新再有翻本的機會,心中那個高興呀,夜幕降臨時,從乾清宮裏都會出幾聲賤兮兮的笑聲,惹得整個皇宮激蕩不已。

在這個夜晚,豈止是皇宮內激蕩,就是整個大明王朝的京都,金陵城也是激蕩萬分,今rì大朝,帶給眾官員太多的震動,不同的人,懷着不同的目的,消化着今rì的信息。

城南,一座中型的府邸,不奢華不寒酸,就是前兵部尚書茹瑺的家,此刻,茹瑺罷職在家,門口曾經人來人往的情景不見啦,突然就沒了,讓門口的家人還一時適應不了,探着腦袋,往大門兩側的路上看。再看也沒有幾個人來,有誰還會不長眼睛往這裏湊,罷職得罪皇上的尚書還不如狗。

不過,還別說,真有幾個人湊過來,不是那幾個人不長眼睛,而是不得不來,幾個人稀稀拉拉的坐在客廳里,圍着茹瑺,一個個就像剛死爹娘一樣,所謂如喪考妣不過如此。

他們都是朝中不支持削藩的人,年齡都不小,一個個都鬍子花白,眼花背駝,不過官位都不高,位高權重不支持削藩的人,早讓建文帝黃子澄罷官貶職,剩下的都是些小官。他們以茹瑺為jīng神領袖,就是希望平平安安舒舒坦坦的工作幾年,拿退休金回家養老,可是突然茹瑺這個大樹要倒,會不會倒了大樹傷了自家?這才深夜到此,問個準話。

茹瑺此時卻神sè平靜的坐在家中,好像被免職的不是自己一樣,真不愧是朱老爺子的夜夢賢臣。

茹瑺看着眼前這些一臉晦氣的小官,心裏充滿同情,自己的未來會如何,還不得而知,只能安慰他們,讓他們盡職守責慎言慎行等等,直到半夜才送出府邸,自己站在院子裏,抬頭看着夜sè中的繁星,思慮萬千。

茹瑺之所以反對削藩,一來是對朱元璋的絕對信任,第二是對朱允炆的絕對不信任。在他眼中,朱允炆和朱元璋那是天上地下,雖然都是坐在同一張龍椅上,差別那是大了去了。茹瑺曾經也反對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用一個比朱元璋差太遠的人當大明皇帝,在有更好選擇的時候,茹瑺心裏很不能接受。

茹瑺很直覺的判斷,削藩無論是晁錯削藩策還是主父偃削藩策,讓朱允炆去搞,絕對會搞出一堆麻煩,能力不足不是錯,可是不知道自己能力不足還要充大頭,就不對。所以,茹瑺反對削藩,與其弄出一堆麻煩,還不如別弄,當然茹瑺更相信朱老爺子安排是木有錯滴。

茹瑺對朱允炆削藩持悲觀態度,還在於朱允炆對他的安排,他是最大的反對削藩派,可是朱允炆和黃子澄因為朱元璋對他的高度評價,一直不敢下定決心,把茹瑺罷免,這樣在朝局上,始終沒有形成削藩絕對統一格局,就連削藩方法到現在也是爭論不斷。

今天突然被罷免,讓茹瑺驚恐過後,又一份坦然,驚恐是因為怕自己死於黃子澄的口舌之下,坦然是因為皇上的下定決心,關於漢獻帝的典故,也讓茹瑺明白,朝廷現在絕對不可以停止削藩,把自己罷免,更可以形成統一的認識,凝聚力量。茹瑺反對削藩,也不希望朱允炆變成漢獻帝,現在皇上能果斷的處理問題,那麼削藩的麻煩就不會那麼嚴重。

茹瑺看着星星,眼淚慢慢的流下來,皇上你削藩吧,我不擋着你,希望你如同你的祖父那般,是一個果敢勇毅的帝王,讓大明在你手裏繼續輝煌。

太祖高皇呀,臣茹瑺不能為國效力,不能為大明效力,只希望能留着有用之身,再盡一點綿薄之力。我茹瑺,還有機會嗎?

茹瑺數星星,徐增壽卻摔杯子,一張俊臉,因為激憤顯得異常憎獰。李景隆是他的好友,雖然其年齡和他大哥差不多,可是讓徐增壽覺得比大哥更貼心。和大哥那是親情,和李景隆那是友情,從來親情綿長平淡,友情醇厚久遠。

李景隆深陷囹圄自己卻無能為力,讓徐增壽異常的憋屈難受,今晚,一些武將來到魏國公府,探消息道八卦,好容易都打走,就剩下自己父親曾經的幾個老部下,都督陳暄,都督劉真等幾個人。

再次談論到李景隆論罪下獄,徐增壽的憤怒,再也忍不住,摔碎景德鎮jīng品酒杯,氣呼呼的坐在桌邊。

“老三,不要胡鬧,你今天鬧得夠多了。”徐輝祖也是一臉的怒氣,呵斥着自己的弟弟,老四的舉動,一旦不慎就是殺身禍事,作為徐家長子,作為大哥,怎能不生氣。

“四公子,切莫激憤,小心傳到皇上耳中,惹來禍事。”陳暄、劉真也是齊聲勸慰。

“我還真想讓皇上知道,向皇上說一說我等武將的憤恨,”徐增壽的火沒有勸滅,反而更旺,像一頭逡巡籠中的猛虎,那不屈的咆哮讓人震撼。

“李景隆敗軍論罪,我惋惜,即便是有朝一rì身異處頭掛高桿,我徐增壽墳前一杯酒祭奠亡魂,我接受。”徐增壽灌下一杯烈酒,略作平復,繼續說“可是,我恨李景隆死的窩囊,我恨我等武將沒能戰死沙場,卻要頭斷朝堂。李景隆之死,全拜黃子澄齊泰這兩個腐儒之賜,高坐朝堂,論兵點將,還真以為談笑間可以檣櫓灰飛煙滅,真他媽的扯淡。”

“打仗不是讀書做文章,那是用血用命換來的。耿老將軍持重穩妥,實乃北征不二人選,可是軍馬未齊,強令攻擊,稍有失利,陣前換將。趕鴨子上架,各地調來五十萬大軍,未經戰陣演練,就讓李景隆帶着上戰場,就是趕五十萬頭羊也不會那麼容易的,更別說指揮五十萬的人。李景隆指揮失當、戰心動蕩不假,死了不算冤枉,可是,誰可以理解指揮五十萬軍隊的艱難,就算是先父、曹國公李文忠、鄂國公常遇net,在這個年齡也沒有領兵五十萬的能力。李景隆多經歷練,成為文忠公那樣的良將也未嘗不能,可是這個未來將星,就這樣讓這幫腐儒給害死,冤枉呀!”

徐增壽雖然年輕氣盛,不過作為徐達的小兒子,這份見識也是非常高明。徐輝祖雖說也知道這樣的問題,但是為人方正持重的他,絕對不會人前說出針對皇上寵臣的激憤之詞,而陳暄、劉真出身軍旅,卻能深切體會到這其中的厲害關係。

“唉……..”一聲長嘆,陳暄劉真也是灌下一口烈酒,閉口不言。武將最冤的死法就是憋屈而死,岳武穆如此,李景隆也如此。

“三弟你喝多了,你和景隆私交深厚,大哥能理解。”徐輝祖看到面前幾人都沉悶下來,開始勸道他們,“皇上倚重儒臣,我等武將忠君體國,征戰沙場也是分內之事。昔rì皇上不殺景隆,一則皇上寬仁,二則是保護黃子澄;今rì皇上舊事重提,降罪於李景隆,黃子澄舉薦失誤隱匿敗績的罪責也就難以逃脫,軍旅之事,當不會再生如此失誤,我等盡皆以護國為念,切莫喪志。”

說來徐輝祖的政治敏感度還是很不錯的,能看出朱允炆處理李景隆不僅僅是追究戰敗,更蘊含著軍事策略方針變化的跡象。三個悶氣葫蘆聽了之後,也是心裏猛然一亮,希望也許就在這殺伐的血光之中,不過以李景隆的命為代價,以幾十萬將士的生命為代價,皇上的這個醒悟還真是貴!

魏國公府中,酒壯猛虎膽,而黃子澄的府邸,卻是茶澆老儒心,好不難受。

此時,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還有太常寺少卿胡閏,神情木然的圍坐在茶爐邊,山泉水、明前茶這個時候喝着也是淡而無味。方孝孺不苟言笑的臉上露出幾分痛苦,理想在突然間走向低谷,怎能不讓一代大儒禮學專家痛苦,方孝孺一直相信,以周禮治天下,即使不用律法不用官吏,人心歸於淳樸,就可以達到天下大治國泰民安。滅私yù行井田是治世的良方,曾經的皇上很欣賞,今天怎麼就不欣賞了?

黃子澄的神情卻是一種焦躁,就連泡茶的水平都下降很多,不是茶葉放多,就是水溫不合適,今晚的茶喝着沒有一點味道。皇上不接受他揮軍直搗北平燕逆巢穴,已經讓黃老師非常的不爽,現在又舊事重提,追究李景隆戰敗之罪,所有的人都知道,打李景隆就是打黃子澄,皇上竟然同意,他的功名、他名留青史的夢想都即將破滅。

齊泰反而心裏比較平靜,作為朱元璋親自指定的顧命輔臣,他盡心儘力,想讓皇上成為一代聖君,外無強勢藩王內無jian佞之臣。以前,他的主張總是會被否定,以後也許就有機會展現。

三個老儒默然無語,喝茶無味,心緒各異,這樣的相聚更多的成為一種象徵。月瘦星繁,秋蟲聲聲,看到的豈止是這三個人,其他的府邸也都有不同的人想着不一樣的心事。

*****風叔賣萌*****

關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覺得還風叔寫的不太爛,請加收藏(放入書架),賞推薦票票。各位鞋童看過來,這裏的大叔也jīng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月同心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