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孫策北伐

第二百五十章 孫策北伐

?荊南太守府,接到袁術敗亡的消息后,孫策召周瑜、張羨議道:“江東已定,接下來韓易必會興兵征討荊州。不在今年末,便在明年初。不知我等該如何應對才是。”

周瑜拜道:“伯符兄,我軍雖得了荊南之地,也聚集了六萬大軍。但是卒不經練,兵甲不齊,士民不附,隱患頗多。只觀月前擊退豫章邱會的一萬佯攻大軍,就折損不少,便可想而知了。將來韓易南征,我軍恐難敵過韓軍的征討。”

“唯今之計有二,一是速與劉表達成和睦,以唇亡齒寒之言說之。劉表如不願投降韓易,必會與我軍聯合,以荊州二十萬大軍之雄,或可與韓易一戰也。”

孫策連連搖頭道:“我與劉表有殺父之仇,縱然要獨力強抗韓軍,我也不會與其聯合作戰的。”

周瑜見孫策意志堅定,只得頓了頓說道:“那麼我軍只得向交州的張津救援了。韓易分豫章為柴桑、鄱陽、廬陵三郡,以于禁為廬陵太守,屯兵兩萬於贛縣,很難說是為桂陽還是交州一州。交州有兵馬十萬,若能說得張津派兵救援,我軍也可與韓軍一戰。”

張羨拜道:“伯符,既然如此,那交州張津處便由我去遊說了。”

孫策忙拜道:“小侄能在荊南立足,多虧叔父大人的全力支持。如今又要連累叔父大人遠去交州,策……感激不盡。”

張羨擺擺手道:“此小事爾,伯符何必時時掛懷。只是我有一語,還望伯策細思之。”

孫策拜道:“還請叔父大人直言。”

張羨撫須說道:“伯符性情剛烈,不願服人。然而如今韓易大勢所趨,如若事不能為,還是莫要強抗為好。以汝父與韓易從前的交情,韓易定不會為難於你。”

孫策良久默然無語,最終說道:“小侄自幼性情驕傲,不願輕易服人。那韓易以區區贅婿子出身,在短短十年間,就做成這般的偉業,雖漢高、光武也不過如此也。小侄在年青時不懂創業之難,如今才知韓易之大不易也。如果真的事不可為,小侄也知曉該如何決斷。但是不到山窮水盡之時,小侄還想拼一拼,看看自已的能耐若何。”

張羨點頭道:“伯策心中有數便好,老夫既不願荊南之地生靈塗炭,又不願你孫氏得個不好的下場。”

孫策拱手拜謝,又向周瑜說道:“坐等韓軍上門不是某的風格,我欲興兵北伐劉表,如能在韓軍南下之前,先期將劉表擊破,據漢水以阻韓易,形勢也許更好。”

周瑜點頭贊道:“伯策兄長的氣慨豪邁,我甚心折。只是我軍以少敵多,能在年內擊敗劉表嗎?”

孫策笑道:“世間哪有必勝之戰,不試上一試,又怎生知曉。劉表值此亂世,卻偃武崇文,絕非明智之人。麾下縱有良將,也不能用之。我或可強行破之。”

當下,孫策遂留軍一萬,請孫靜、吳景、孫河、孫香堅守荊南四郡,自與周瑜、孫賁、程普、黃蓋、韓當諸將盡起荊南五萬大軍,更差黃蓋先至江邊安排戰船,多裝軍器糧草,大船裝載戰馬,克日興師北伐。

江中細作探知,飛報襄陽劉表。劉表大驚,急聚文武將士商議。蒯良說道:“主公不必憂慮。可令黃祖部領三萬江夏水兵為前驅,阻敵大江之上,主公親率荊襄之眾為援。孫策跨江涉湖而來,安能用武乎?”

劉表皺眉說道:“孫策兵少,但勇猛難擋,我率荊襄之眾與戰,只恐韓易乘火打劫矣。我欲令蔡瑁領五萬大軍南下江陵堅守不戰,黃祖於夏口阻敵北進如何?”

蒯良拜道:“如今荊州形勢,南有孫策,北有韓易,比之昔日袁術的江東更遜一籌,勢必不能久持。主公若不敵韓易,尚可降之,等閑不下三公之職。然主公與孫策有殺父之仇,若敗於孫策,主公一家老小都恐將不保矣。”

劉表猛醒,深服蒯良之言,於是令江夏黃祖準備先行,隨後便起大軍十萬南下江陵,準備與孫策交戰。

卻說張羨南下交州遊說交州刺史張津,張津素來尊重漢室,又厭惡韓易與劉表,於是一口同意孫策的聯盟請求。只是張津治下不嚴,身為主君毫無威信,又崇尚太平道,苛待部將。此時興兵頓時惹人不滿,張津處理不及時,遭至部將區景的叛亂,張津戰沒於亂中。

交趾太守士燮興兵平叛,被交州各郡奉為新的交州刺史,士燮以其弟士壹任合浦太守,二弟士?任九真太守,弟弟士武任南海太守。士氏的親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職,士燮遂霸交州。

張羨只得再度遊說士燮,不想士燮性情與劉表相類,只喜保境安民,不樂參加天下大事,於是婉拒了張羨的聯合之請。張羨無奈,只得返回荊南報訊。一路奔波勞苦,張羨剛剛返回長沙便就病逝。

孫策聞之大為傷感,發恨道:“雖然只有荊南四郡之兵,我亦敢強抗韓易矣。”遂與周瑜登舟,領兵北伐劉表,望江陵殺來。

黃祖將水寨立於華容,每日出兵來往大江之上阻截孫軍。孫策不得過江,只得與周瑜計議先取公安再說。公安守將為黃祖部將蘇飛,領兵五千鎮守。聞知孫策軍來,急遣使向黃祖告急。

孫策揮兵強攻公安,黃祖派其子黃射,部將張碩領水軍兩萬人停靠江南,以強弓大弩支援公安,公安城不得下。正惆悵間,忽然黃射軍船火起。

卻原來是有益州的錦帆賊甘寧,欲投孫策。見孫劉大戰,於是在上游備火船二十艘,順水而下放火燒船。周瑜乘勢領水軍強攻,黃射大敗,張碩被殺。

孫策大喜,重賞甘寧,並乘勝攻城。時有勇將周泰、董襲奮勇登城,手殺百人。公安將破,蘇飛不得已投降孫策,孫策遂奪公安。

黃射戰敗,黃祖兵力不足壓制荊南水軍,與周瑜屢戰屢敗,只得龜縮華容不戰。恰好有劉表前軍蔡瑁領三萬大軍南來,水路又有劉表派遣外甥張允統領兩萬水兵支援黃祖,黃祖聲勢復振。孫策依舊不得過江。

新投之將甘寧獻計從陸路取夷道,偷渡夷陵。孫策納其計,令甘寧領八百水賊夜離公安,親自擇精兵萬人攻取夷道。夷陵守將不備,遭至甘寧水軍奇襲,慌忙棄城而走。孫策一軍遂安渡大江。

孫軍登岸后,分兵兩路,一路由程普領三千人直取臨沮、編縣,並虛強聲勢,欲阻劉表后軍。一路孫策親領,直取枝江城,以迫江陵蔡瑁一翼。枝江有劉表部將霍篤、霍峻鎮守,二霍善守,孫策軍不能攻取,恰遇蔡瑁親領大軍兩萬來救。孫策只得回身迎戰蔡瑁。

蔡瑁引軍出迎,佈陣於野。孫策列成陣勢,出馬於門旗之下。望見蔡瑁軍兵勢不整,孫策全副披掛,出馬挺槍於陣前叫戰。蔡瑁引四將出馬,為同族兄弟蔡中、蔡和、蔡勛及大將呂介。

蔡瑁揚鞭大罵:“孫氏鼠賊,安敢侵犯漢室宗親境界!”便令蔡中搦戰。

孫策飛馬直取蔡中,戰不三合,蔡中被孫策生擒過去,撥馬回陣。蔡和、蔡勛,見捉了蔡中,挺槍來趕。雙槍剛搠到策后心,陣中甘寧望見,扯弓搭箭,正射中蔡勛面門,蔡勛應弦落馬。

蔡和見蔡勛墜地,吃了一驚。恰好孫策回頭,望見蔡和馬到,大喝一聲,聲如巨雷。蔡和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孫策到門旗下,將蔡中丟下,已被挾死。一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人人皆呼孫策為“小霸王”。

蔡瑁一日內連失三弟,心內絞痛不已,揮兵與孫策軍大戰。孫策軍勇將良多,韓當、周泰、甘寧、凌操、陳武、董襲各奮勇突陣。孫策更是勇不可擋,又陣斬大將呂介。孫軍以寡凌眾,當日殺得蔡瑁兵大敗,屍橫遍野,斬首萬餘級。餘下人馬大半投降孫策。

霍篤、霍峻畏於孫策兵威,棄枝江望襄陽方向而逃,孫策遂取枝江。稍稍整頓兵馬,再向江陵奔來。蔡瑁軍於枝江之戰大敗,一時間畏敵如虎。雖有萬餘軍隊,多於孫軍,卻不敢與孫策交戰。

孫策膽大,以寡兵圍攻江陵,更下令三面攻城,只留北門放走。蔡瑁在城中苦盼劉表來援,不想劉表卻在宜城被程普偏軍所迷惑阻截,一時不能南下。

當夜孫策命陳武、凌操短衣持刀,游過護城河,首先爬上城頭放火,並大叫城破。城上劉軍亂奔亂嚷。蔡瑁望見城上火起,驚懼非常,不辨真情,就上馬投北門而走。

背後孫策引軍趕來,大殺一通。蔡瑁再次大敗,只餘四、五千人望當陽而逃。又聞編縣有孫軍阻路,更棄當陽從小路逃亡宜城。

宜城劉表得見敗軍,蔡瑁直言孫軍勢不可擋。蒯良力勸劉表斬蔡瑁之首,以振軍心。劉表不舍,引軍望襄陽而退。

陸軍戰敗,江陵失守。荊州錢糧大半被孫策所得,聲勢大振。黃祖水軍見屯軍華容已無作用,於是棄華容轉進漢水,孫軍大部始得過江。孫策繼續領陸軍北上,令周瑜領水軍船隻進泊漢江,攻取竟陵。

劉表見孫策軍咄咄逼人,一路北進,各城聞風而降,荊州動蕩。劉表深恐不敵,再次問計蒯良。蒯良勸劉表引南陽韓軍南下,劉表始終遲疑難決。

孫策大軍直逼襄陽城下立寨,劉表再次派遣麾下大將文聘、王威、親侄劉磐等,領兵四萬出戰。然而孫策勇猛無敵,荊州諸將再次大敗而回。孫軍不見減少,反而愈見增多,最後更引大軍圍困襄陽城強攻起來。劉表終於下定決心向韓易告降,請求援軍南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沉浮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漢末沉浮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章 孫策北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