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陷區奴化教育及其危害(1)
日本在佔領區,以武力為後盾,日偽積極推行奴化教育,為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服務,對中國的教育事業造成巨大的破壞和摧殘,成為中國教育史上黑暗的一頁。日本在海外的殖民教育和奴化教育,是其對外侵略擴張罪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其建立“大日本帝國”長遠國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比軍事侵略更深層次的侵略。其危害更是不可忽視的。
一殖民奴化教育體制的建立
日本侵略者在佔領區對中國原有教育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實施奴化教育。偽滿洲國在國務院下,先由民生部下設教育司,后改設文教部,作為掌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先後任文教部長官的有鄭孝胥等人,但實權在日人次長手裏。
1937年七七事變后,將殖民奴化教育推行到關內。首先,在各級偽政權中普遍設立了教育行政領導機構。1937年12月,北平“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老牌親日漢奸湯爾和出任教育總長。1940年11月,湯病死後,周作人、蘇體仁、蘇剛、王克敏等先後充任此職。1938年3月,南京“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成立,教育部長先後為陳則民、顧澄、趙正平。1940年3月,汪精衛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南京粉墨登場,教育部由趙正平、樊仲雲、戴英夫、李聖五等出掌部務。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積極推行教育制度改革,大力模仿歐美先進的教育制度,至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前,全國教育行政機構初步建立。大中小學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更為科學合理,崇尚科學文化知識漸成風氣。1937年7月,日軍大舉侵華,中國文化教育事業較為發達的江浙等地盡入敵手。佔領區內一切原有教育行政機關被徹底出線。各級各類學校或為日軍焚毀,或為日軍佔用。日本佔領當局在淪陷區摧毀教育行政機關和學校的同時,大力破壞中國教育體制,大肆推行奴化教育。
日偽統治我國東北的初期,教育政策的着重點,是廢除中國原有的教學秩序、內容和教材,代之以日偽的課程設置和教材,並竭力散佈殖民主義的教育觀點。德富正敬在他1940年出版的《滿洲建國讀本》中狂妄的宣稱,“以大和民族的優秀的國民性和它的文化作為中心,結合土著民族固有的文化,建設新的大陸文化”。偽滿教育司長田村敏雄在他1940年出版的《滿洲建國在文化上的意義》一書中更為露骨地說:“新滿洲國的文化的真髓,實際上是日本的文化。換句話說,是大陸版的日本文化建設。”王承禮主編:《中國東北淪陷十四年史綱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年版,第440頁。
1實行“新學制”,全面降低文化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