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7 收藏品與空間的結合(3)
從房子橫樑上的木雕、扇門上的彩繪、屋頂上的交趾陶、以及邱宅外牆上的洗石子裝飾,不難看出早期台灣民間工藝的美感與閑逸之氣。
經過修整過後的博物館會不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文化活動,當初會想把一部份的藏品捐給博物館,除了屏東一直是我非常有感情的城市外,最主要也是信任博物館會對藏品善加照顧,加上東西如實的擺在古色古香的老建築里,某部份還原當年台灣早期民間的生活氛圍,也算是物盡其用了。偶爾經過博物館,再進去看看那些「老朋友」,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另外,在台北我也有一個陳列藏品的地方,它是一家有點歷史的餐廳,名字叫「廣生食品行」,很多台北人應該多少有些印象。現任老闆的弟弟是我大學時期很要好的同學,以前念書的時候就常在這裏鬼混,此處可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據點。
剛好同學的姐夫,也是現在餐廳負責人陳老闆剛好也對古董很有研究,而且還是一位學有專精的古董商,因為興趣相投,便更常窩在餐廳里討論藏品;後來因為餐廳陳設老舊需要翻新,而我的藏品也剛好派上了用場。
其實,在「廣生食品行」還沒有改裝成現在的上海風之前,它的空間風格與陳設全是維多利亞式的,而這名字則是一間開了30年歷史的上海老餐廳,為了呼應店內寧波家常料理,索性融合兩段風格,然後再定調為帶點時尚味的懷舊老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