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悲歌――許繼慎(4)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最了解許繼慎心思的莫過於周恩來。他一直在為自己青睞的戰將選擇用武之地。1930年春節剛過,他就把許繼慎找去,笑吟吟地說:“中央軍委決定任命你為紅一軍軍長,前往鄂豫皖邊區指揮作戰。”
“我等的就是這一天!”許繼慎喜出望外。
“你的擔子很重。”周恩來扳着指頭,列舉了一系列困難:
以大別山為依託的鄂豫皖邊境地區,創建了三小塊根據地和三支小股紅軍,他們都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缺乏統一指揮,自身發展較慢,這與他們處於中原腹心的戰略地位很不相稱,要儘快改變這種局面;
目前影響三支紅軍統一的最大障礙是地方保守觀念,這些主要出身於農民的士兵具有強烈的排外心理,把土生土長的子弟兵稱為自己的部隊,把其他紅色區域的部隊稱為外來的部隊,拒絕與友鄰部隊合作;
三支紅軍部隊之中,豫東南紅三十二師戰鬥力雖強,但政治上比較薄弱,多次發生抵制黨的組織領導,驅逐甚至槍殺上級派來的黨代表事件;
……
在介紹情況后,周恩來對邊區的發展方向、黨的建設、紅軍改編、戰略戰術、組織領導等重大問題一一作了指示,鼓勵他儘快完成統編紅一軍的艱巨任務。
中央軍委的同志擺酒為許繼慎餞行。席間有位同志關切問道:“你的家鄉不是在皖西根據地嗎?這次可以見到親人了!”
“早已家破人亡,到哪裏找親人!”許繼慎苦笑一聲。他的弟弟許希孟組織農民暴動被捕,在皖西獨山鎮被國民黨砍頭示眾;他的老母親遭到地主保安團的迫害,背井離鄉,至今下落不明;他的家鄉六安正處在蘇區與白區的交接地帶,不斷遭受“清剿”部隊拉鋸式掃蕩,十室九空。想到家鄉人民的苦難,他悲憤地說:“此去大別山,我必為黨、為革命、為死難受害的人民,同蔣介石、國民黨決一死戰,不獲成功,決不生還!”
仲春四月,正是大別山的杜鵑含苞怒放的季節。爛漫的山花鋪滿群山,給蘇區帶來一抹嫣紅、一縷喜慶。許繼慎一行風塵僕僕地來到湖北黃安,在七里坪召開根據地黨和紅軍幹部會議,宣佈**中央關於統一鄂豫皖根據地和紅軍的決定,成立以郭述申為書記的特委和以許繼慎、徐向前為正副軍長的紅一軍軍部。紅一軍統轄三個師共計二千一百餘人。
這是根據地軍民盼望已久的日子。早在1927年11月,黃麻暴動勝利后,當地領導人就提出從西到東逐段割據大別山脈的計劃。第二年,中央巡視員曹壯父在聽取鄂豫邊特委意見后,向中央再次提出“學江西井岡山的辦法”、創造大別山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建議。上述建議雖然被上級否決,但執著的大別山人民並未停止嘗試,他們在黃麻暴動的基礎上,創建了鄂豫邊根據地和紅三十一師,首先在大別山西端打出了蘇維埃的旗幟,接着在商南民團暴動的基礎上,創建了豫東南根據地和紅三十二師,點燃大別山中段的烽火,最後又發動六(安)霍(山)起義,創建皖西根據地和紅三十三師,大別山東段也響徹了土地革命的風雷。至此,一個縱貫大別山脈的戰略根據地已經隱約可見,它就像一個躁動於母腹之中的巨嬰,急需催產、接生和成長。
許繼慎的到來,引起軍民的極大興奮。他們急切地盼望許繼慎能順利地捏合三個山頭的武裝力量,同時也擔憂這個困擾邊區幾年的難題會再次壓垮新來的領導人。
許繼慎十分幸運,他在這裏遇到了老同學徐向前。
這是一對聞名不知面的老同學。他們都在上海報考黃埔軍校,都在黃埔第一期學習,都參加過東征戰役,由於分編在不同的連隊,兩人並不認識。對於在軍校和北伐中名聲大噪的許繼慎,徐向前十分尊重。特殊的黃埔情結和共同的抱負,把他們這兩個素未謀面的“老同學”變成了一對配合默契的搭檔。
紅一軍軍部成立后,前委決定分頭行動。許繼慎率軍部去商南、皖西傳達中央關於整編工作的指示,徐向前則帶領由紅三十一師改編的紅一師向京漢線出擊。
在出發的那天早晨,徐向前踏着露水來為軍長送行,在他身後跟着五十名裝備精良的彪形大漢。這是紅一師最精銳的師部手槍隊,徐向前最鍾愛的“尖刀部隊”。
許繼慎詫異地指着手槍隊,問道“這是……?”
“東去商南,要經過灰白區和白區,沿途會有民團和敵軍襲擾,紅三十二師情況十分複雜,過去發生過殺自己人的事件,我看軍部都是文職人員,帶點精幹武裝,以防萬一。”徐向前解釋道。
平淡的語言之中蘊藏着關心和細緻。許繼慎和政委曹大駿都十分感動。
東行非常順利。許繼慎利用他在家鄉的巨大的威望,經過細緻、周到的說服工作,先後在南溪和金家寨將紅三十二師和紅三十三師改編為紅二師和紅三師,接着,又根據實際情況組建了一個獨立旅和兩個歸地方領導的獨立師。隨後,他率領紅二、三師向六霍地區進攻,首戰流波潼,次戰麻埠,三戰霍山城,四戰英山,連戰連捷,特別是英山之戰殲敵一個整旅,這是鄂豫皖紅軍從未有過的空前大捷。過去,紅軍從來沒有攻擊過整團的國民黨正規軍,更不用說成建制地消滅成旅的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