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享受生活 快樂寫作?(2)
2003年春夏之交的時候,在準備賣的一堆舊報紙里我找到了幾年前信手塗鴉的長篇小說《內陸港》的十幾頁手稿,順便翻了翻,感覺還有寫下去的必要,於是利用剛學會的電腦技術,把這個開頭輸入到文檔里,這樣,我朝思暮想要寫的新小說就算正式開了工。像以往寫中、短篇小說那樣,這次寫的長篇小說一開始僅有兩三個人物,也沒有提綱和故事,大體確定屬於反**內容這個定位,就利用晚上別人看電視、喝茶的時間,信馬由韁地寫起來。今天有情緒寫三千字,明日有點煩則連電腦也不開,後日單位里有事需要出差,那以後的幾天索性把寫作忘在了腦後,以至於有時候寫過的人物和故事自己都記不起來了。這樣的寫作方式自然是輕鬆和愉悅的,這主要是欣賞前中國足球隊主教練米盧先生倡導的快樂足球的結果。其實,在人生短暫的幾十年裏,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快樂!在任何領域裏都需要快樂,快樂地工作、快樂地學習、快樂地生活,當然也包括快樂地寫作。這就像小說里地委書記郝智面對已經成為植物人的昔日好朋友、行署專員姜和平而感嘆的那樣,官場無盡頭,金錢無盡頭,享樂也是無盡頭的,人應該在平淡中尋找自己的快樂人生,珍惜每一天,過好幾十年。說到這裏,我不贊同自己所認識的一位偉大作家的寫作狀態和生活態度,這位作家很嚴肅,很勤奮,在寫出驚世之作的同時,自己也筋疲力盡地辭世了,我曾寫過悼念他的文章《丹青寫在天地間》,在對他充滿敬佩之餘我在反思自己,答案卻是,我的快樂寫作和快樂人生態度,註定了我多年來只是一個“寫字”的人,而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作家。但不管怎麼說,寫作是我尋找快樂的一種手段,我會一直在文學這條小道上努力而且快樂地跋涉的。
這裏,我要感謝多年來關心和支持我的各方、各界朋友們,同時也感謝那些可能現在還不理解我的朋友們,是你們給予了我豐厚的生活積累,是你們在潛移默化中激勵我寫出此書。
最後,我非常感謝華夏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同志們,當我在京城冒着初冬凜冽的寒風,提着書稿,“瞎子摸大象”般找到華夏出版社時,素不相識的於澤俊副總編熱情地接待了我,並耐心認真地聽我口無遮掩的講述。特別是倪友葵主任在拿到稿子后的兩天時間裏就讀完全稿,並和即將離開北京的我在火車站附近一家小餐館裏進行促膝交談,中肯地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更令我興奮的是,我們的談話使我確定了本書在華夏出版社出版的意願。在這裏,我也要感謝直到今天也沒謀面卻為此書出版付出大量心血的文字、美術編輯韓平、房海瑩小姐和宣傳、策劃等部門的朋友們,因為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本書才創造了僅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從修改、編輯、校對到設計、印刷、上市的奇迹。
我珍惜這一切,也希望再次擁有這一切,因為已過不惑之年的我明白,在自己新聞寫作快要“謝幕”之日,也正是文學創作的“青春期”來臨之時。在此,永遠只是一個寫字人的我自勉:《旱碼頭》已成為歷史,力爭有新的好作品早日奉獻給讀者。
2004年12月25日午夜於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