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培養好習慣(3)
一個果斷的人,發展機會比那些猶豫不決、模稜兩可的人多得多。所以,請儘快拋棄那種遲疑不決、左右思量的不良習慣吧!它會使你喪失一切原有主張,無謂地消耗精力。同過去的壞習慣決裂看到平時正直誠實、彬彬有禮的人犯罪,大多數人都會很驚訝。但是,如果人們能夠在那個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中看到他的習慣的發展軌跡,就會發現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一開始就出現了,它帶來了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不良行為,正是這些行為直接導致今天的犯罪。一切專業教育和技術教育都基於這樣的理論:如果神經系統對習慣的刺激變得越來越敏感,也就能越來越快地做出反應。我們總是容易忽視習慣形成的生理基礎。對一個行為的每一次重複,都會增加我們再次實施它的機率。我們還發現自己的體內有一種神奇的機制,那就是傾向於不斷的、甚至是永久性的重複,而且這種傾向的靈活機敏性也隨着重複次數的增加而不斷地提高。最終的結果是,開始的行為,由於自然的條件反射,成了自動的行為,不再受大腦的控制。聖保羅懂得習慣所具有的巨大力量。“我發現,”他說,“法律對於我來說本來是有益的,但現在法律卻帶來了罪惡。當然,我能愉悅地接受上帝為他的子民制定的法律,但在我的同伴那裏,我看見的是不同的法律,與我所理解的上帝的法律相衝突。結果,他們所理解和遵從的法律把我孤立了起來,使我感到無所適從。哦!可憐的人啊!誰能把我解救出來!”他所指的法律,是古代的一種習俗——把殺人犯的臉與受害者的屍體面對面綁在一起,直到他因為屍體的惡臭而死去。如果我們試圖教育那些邪惡之徒,讓他們明白僅僅用意志的力量就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而不向他們描述這種性格重建的艱苦過程,那麼,無論對他們還是對我們,那都是一件既不現實又不人道的事。事實上,我們今天所為不過是對昨天的重複。除非你具有非凡的意志力,否則即使下決心改變,明天仍然會繼續重複它。不僅大多數母親不懂得習慣形成的機理,而且教育機構,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也不傳授這些科學道理,這是多麼不幸的一件事啊!“我曾無數次立下誓言,如果我能夠做一個正直高尚的人,我願意放棄整個世界。”一個不幸的、備受惡習折磨的人這樣說,“但是24小時之後,我又會因為一個先令的誘惑而犯罪。”通常,人們不懂得告訴那些性格扭曲的人:嚴峻的鬥爭仍然擺在他們面前,考驗還遠遠沒有結束,必須進行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戰鬥,以無比虔誠的心態和無比堅定的意志力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同過去的壞習慣決裂,才能為以後形成更好的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沒有人告訴他們,無論他們付出多大的努力,在某些鬆懈的時刻,一些陳舊的開關仍然可能會被不小心地打開,沉澱在心中的**仍然會決堤而出,而且很可能在他意識到這一問題之前,自己已經再一次屈服於舊習慣的誘惑了,儘管他已經下了千百次的決心要克服和抵制這種誘惑。有人認為壞習慣可以輕而易舉地克服,就姑息它,日久天長,壞習慣像鎖鏈一樣纏住了他,只有靠堅定的意志、反覆做出正確的行為、經過一個艱苦的過程才能加以糾正。壞習慣就像一棵長彎的小樹,你不可能一下子把它弄直。要想糾正它,你可以搬來兩塊大石頭,夾住它,用繩子捆緊。它不是一朝一夕能糾正的,這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兩年。“我怎樣才能改變一個習慣?”惟一的答案是:你當初怎麼養成這個習慣,現在就怎麼來克服它。倘若以前你一步步墮入了惡習,現在就一步步走出泥淖。倘若以前你屈服於誘惑,現在就堅定地拒絕它。凡是渴望成功的人,都應該對自己平時的習慣做深刻的檢討,把那些妨礙成功的惡習一一找出來——如舉止慌亂、急躁不安、萎靡不振、言語尖刻、不守時、馬馬虎虎等,要勇於承認自己身上的不良習慣,不要找借口搪塞。把它們記下來,對照它們引起的錯誤,想想今後應該怎麼做。若能持之以恆地糾正它們,就一定會有巨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