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感受跨國購物
一、在瑞士買大麻第一次從法國到外國購物是在瑞士,和一群法國同學去購買一種法國禁賣品——大麻。那是我剛到法國沒多久,我發現了一件很奇怪的事。那就是,每次的課間休息,我的同學們都喜歡聚在一起抽一種手卷的“煙絲”。這着實讓我感到納悶:法國的煙民居然那麼費事的抽“煙絲”,難道他們竟賣不起成品香煙不成?不想回家和我的丈夫一說,他直笑我“老外”,那根本就不是“煙絲”,原來那是大麻。經他這麼一說,我的好奇心就給喚起來了:難道在法國抽大麻是合法的嗎?我得到的答案是,在法國抽大麻是非法的。可既然是非法的,為什麼還有人在公共場合如此公開地抽大麻呢?這個問題我問過好幾個法國人,法國人的回答使我很吃驚,大多數的法國人認為大麻和海洛煙等毒品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抽大麻在很多法國人看來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其中我的法語老師的回答最有“代表性”:闖紅燈是違法的,但是那並不意味着就沒有人當眾闖紅燈了。在我看來,抽大麻是一種吸毒的行為,而在一些法國人看來,抽大麻只不過和闖紅燈是一個等級的錯誤罷了。後來再看到我的同學抽大麻時,我有意識地接觸他們。並故意問他們為何熱衷於抽“煙絲”。我以為他們一定是隨便找個借口敷衍我了事的。不想他們卻大方地告訴我,那根本不是“煙絲”,是大麻。我驚訝於他們的坦率,就直問:抽大麻在法國不是非法的嗎?他們笑了起來,認為那是法國政府的“愚蠢做法”。“愚蠢的政府”把大麻劃為毒品,所以人們就不能公開買賣大麻了。有一個同學很“遺憾”地告訴我,“政府因此每年‘損失’的稅收達到了40億法郎。如果大麻也能象煙和酒一樣正常出售和正常納稅的話,政府每年就不會損失這筆稅款了。抽煙喝酒一樣是危害健康的,而且抽煙喝酒的危害可比抽大麻的危害大,為什麼人們可以抽煙喝酒,卻不允許抽大麻?我敢打賭,總有一天人們會看待大麻就象看待煙酒一樣正常的,但是,現在大部分人還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排斥它,你知道的,人類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總是帶有排斥心理的。”他言之意下,大有自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雖然我對他們的說法並不贊同,但是,我得承認,這是我聽到過的關於大麻的最冠冕堂皇的狡辯了。他們看到我一副不敢苟同的樣子就鼓動我也來一口試試看,我以不會抽煙為由謝絕了。知道我不抽煙后,他們建議我把大麻放進飲料或酸奶酪里服用——不抽煙的法國人都是這樣“吃”大麻的。“嘗一口吧,你除了有快樂的感覺外不會有別的感覺了。”儘管他們說得天花亂墜的,我也不想去當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法國人熱衷於抽大麻,這也許比較符合法國的民族性格吧?!法國人對至幻植物總是來者不拒,19世紀,在法國藝術家和知識分子中尤其流行的苦艾酒,就是一種令人精神松馳、興奮、產生幻覺,並容易上癮的酒。而著名畫家文森特·梵高的死亡就與苦艾酒有着直接的關係。這,難道就是浪漫性格的一種表現嗎?我不敢苟同,也許,在法國,有些東西我永遠都弄不明白——這中間畢竟隔着太多的不同。我下定決心和我的同學們一起去瑞士買大麻,是在聽他們講述了各種關於買大麻的“傳奇故事”后。原來,在法國買賣大麻是非法的,因此,在法國國內不容易買到大麻。但是,在瑞士一個叫做“Basel“的城市裏,大麻卻可以公開出售。Basel是法國和瑞士邊境的一個城鎮,離我們所在的阿爾薩斯地區只有40公里的路程。所以這個地區的法國人經常去瑞士買大麻。因為這個原因,兩國間的邊境常有法國警察突擊檢查,以防止大麻從瑞士輸入法國。這樣一來,法國人去瑞士買大麻,在過境時就得和警察玩貓和老鼠的遊戲了。我的同學的做法是,同時開兩輛車去瑞士,買好大麻后,沒有大麻的車輛先行探路,後面有大麻的車和前車拉開一公里左右的距離,如果沒有警察,大家就繼續往前開,如果“情況不妙”,前車的人就用手機通知後面的車不要開過來……這聽上去就象電影裏的情節一樣驚心動魄和戲劇性。這些故事使骨子裏本來就點冒險精神的我決定和他們一起去瑞士買大麻。臨行前我的同學善意地安排我坐在用於開路的車輛上。他們認為,用於開路的車輛沒有大麻,就算碰上警察也不會給我帶來什麼麻煩。在去的路上,過邊境的時候,瑞士警察只是冷冷地看了我們一眼就揮手放行了,看到我一副老外的面孔,他們居然也不檢查證件。這使我覺得很沒趣。說實話,自恃證件合法的我真巴不得他們檢查一下,好讓我向他們顯耀我作為老外在歐洲的合法地位。也許我的樣子和打扮都不太象是作姦犯科的人吧,在法國居住也幾年了,居然從來沒被抽檢過證件。而這回過境,瑞士警察竟然也不查看我的證件,難道他們就不擔心我是非法入境?(根據法律,雖然我已經取得在歐盟國家的居住權,但是當時還持有中國護照的我是不能隨便出入瑞士的,除非有簽證。法國人到瑞士不需要簽證)看來,衣貌取人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到了Basel,我的同學們輕車熟路地走進一家商店。這是一家非常簡陋的商店。商店的玻璃櫥窗上掛着一塊巨大的白布,白布上面印着一片又大又醒目的大麻葉子。看到這塊布,人們很容易就能猜出商店的經營項目。可走進商店后又讓人覺得很滑稽,商店裏零零散散地掛着五六件款式又舊又老的衣服,似乎要擺出一副經營服裝的樣子。但是走進這商店的人,沒有人理會那幾件又老又舊的服裝,都是直奔着商店正中央的一個小櫃枱而去,那個小櫃枱里擺放着數量不多的幾包大麻樣本。這是很典型的“掛羊頭買狗肉”,可偏偏那“羊頭”掛得很敷衍了事,敷衍得讓任何人都能一眼就看出來,這裏面雖然掛着“羊頭”,但是買的一定不是“羊肉”。從這些欲蓋泥漳的佈景中,我看出了大麻在瑞士的“曖昧”地位:在這裏,大麻可以公開地買賣,可還是得“悠着點兒”。出售大麻在瑞士是一種很“邊緣”的生意。根據瑞士目前的法律,種植大麻是合法的,但是法律並沒有規定可以公開出售大麻。瑞士政府也曾向國會提交過一項立法草案,把大麻的銷售和使用合法化。這項草案引起很多爭議。最後,瑞士政府“原則上”同意使大麻合法化,政府甚至建議警察對人們種植和銷售少量的大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嚴格上說,銷售大麻在瑞士還是沒有合法化的。目前,荷蘭是歐洲唯一在一定程度上依法允許銷售大麻的國家。所以說,瑞士是一個大麻還沒有合法化銷售的國家,但卻又是一個對大麻極度寬容的國家。可是,我們這次購物卻沒有成功:商店拒絕買大麻給法國人。據售貨員說這是法國警察和瑞士商店最近才達成的協議。這又是一個“怪”現象,如果法國警察都能找到大麻商店,難道瑞士警察竟然看不到?何況商店櫥窗掛着的那片大麻白布是那樣大而醒目。由此可見,瑞士人對大麻的存在是抱着一種默認的態度的。大麻最終沒買成,過境的時候,雖然有法國警察在檢查車輛,我們的兩輛車同時底氣十足地開過去了。可我的同學個個都顯得非常悶悶不樂的,因為他們可能從此就斷了大麻的來源了。整個過程比我想像中的平淡多了。我想像中的地下黨交頭般的情景是無緣看到了。這讓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我竟然比我的同學還感到頹喪和失落。二、在德國買電腦第二次從法國到外國購物,是和我的丈夫在德國買筆記本電腦。前些天,丈夫打算更換他的筆記本,便到網上查找歐盟各國的電腦價格。結果查到德國有一家叫做“mediamarkt”的超市的筆記本電腦價格很誘人,其中一款澳大利亞產的筆記本電腦吸引了我們:配置為/40G/512M/15TFT/8XDVD+CDRW僅售1299歐元(約11000元人民幣)而同樣的品牌同樣的型號的電腦在法國得花上了1699歐元。這中間的差價竟達到3500元人民幣。這是兩國間的稅收比率不同等原因導致的差異。我們還從網上查到這家超市位於德國一個叫做Freiburg的城鎮上,Freiburg離我們所在的城市只有56公里。於是,一個周末的早上,我們興沖沖地往德國趕去。因為都是歐盟成員國,德國和法國的邊檢已經撤銷了。原來的邊檢辦公室也已經荒廢不再使用了,空蕩蕩的給人一種人去樓空的感覺,不象瑞士和法國的邊境,邊檢辦公室里總是熱鬧地充斥着警察。因此進入德國境內后也並沒有“跨國”的感覺。感覺上就象了到了法國的另外一所城市一樣。我們連猜帶蒙地按着德語地圖的指示在市內亂轉,不想居然歪打正着找到了超市。一口氣趕了50多公里的路,一進入超市后,我就急匆匆的找洗手間。把超市都環視了幾遍,竟然找不到洗手間。德國的超市竟沒有洗手間?!半信半疑就向售貨員諮詢,他告訴我們得到門口的迎賓處向迎賓拿鑰匙才能上洗手間。這讓我和丈夫都感到很有趣。畢竟,無論在中國還是法國,我們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在超市裏上洗手間得拿鑰匙。這時,我們才有了身處國外的感覺。入鄉隨俗,所以我們只好去了迎賓處拿鑰匙。看到鑰匙我們又驚訝了一下,迎賓處一共有兩把鑰匙。分別供女賓和男賓使用。那小小的鑰匙卻被一條又大又粗的約有30厘米長的鋼條拴着,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上不是拿着一把鑰匙,倒象是拿着一件兇器,用來打劫超市絕對是沒有問題的。這大概就是德國人嚴謹作風的表現吧?!這樣一把鑰匙是不可能被粗心的顧客遺忘在口袋裏的,就算弄丟了也很容易找到。只是那鋼條太粗大了,拿着總覺得怪怪的。經迎賓指點,我們才發現原來洗手間被“藏”在牆裏面,洗手間的門被粉刷得和牆同一種顏色。從外面看根本就看不出來洗手間的位置,難怪我原先四處張望了半天也找不到。上完洗手間,把鑰匙歸還迎賓處,我們迫不及待地向電腦櫃枱奔去。很快就找到了我們在網上看中的那款電腦,可是同一款電腦,在網上的標價是1299歐元,在商店裏的標價卻是1399歐元。兩者的價格相差了100歐元。這讓我們有些泄氣。大清早的趕了50多公里的路有點掃興,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丈夫把情況向售貨員描述了一下,售貨員當即就上網查詢(電腦櫃枱上就有可以上網的電腦)並證實了我們看到的價格:網上的報價和超市裏的標價相差了100歐元。售貨員打電話和有關人員交涉了幾分鐘。然後拿來一張超市的海報,指着我們看中的那款電腦問是否我們要的電腦?我們點頭稱是。看到海報上的廣告報價也是1399歐元,我們以為售貨員想以這張海報來“證明”這款電腦的售價應該為1399歐元。我們在心裏也暗自作了接受這個價格的打算,畢竟,就這個價格買下的話依然是比在法國合算的。不料售貨員向我們解釋,原來是超市的網頁製作者粗心大意,把價格報錯了,這款電腦的售價“千真萬確”應該是1399歐元,但由於他們的工作疏忽給我們造成了誤會,那就只好按1299歐元的價格賣給我們了。我們真是喜出望外,沒想到事情如此容易解決。整個過程我們都沒有費太多口舌就成交了。就這樣,同樣一款電腦,我們以比法國國內出售的價格便宜了400歐元的價格買了下來。付款后,售貨員從貨艙里給我們拿來了一台沒有打開過的電腦。因為有發票和保修卡,我們也沒打開包裝查看就拿走了。感覺上這樁買賣就象買蔬菜水果一樣簡單容易,前後只花費了10分鐘就全部搞定了。電腦買回家后,我們以為超市一定是趕緊把錯誤的價格更正過來的。不料,他們一直沒有更正這個錯誤。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又去那家超市的網頁上瀏覽了一下,距我們買電腦已經3周了,那款電腦的價格依然沒有更改過來,我很納悶:他們打算就那樣一錯到底了嗎?把錯誤進行到底,這難道也算是一種“嚴謹”?真的不知道德國人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