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齡公主》 (2)
慈禧已在知春亭擺下茶點,這會子見她們來了,堆起一臉的笑,柔聲道:“德齡、容齡,你們過來,讓我瞧瞧這法國時裝!”兩個姑娘提拎着裙擺一路跑過去,慈禧摸了摸容齡的裙子,嘆道:“這麼輕薄的衣料,怎麼竟能撐開呢?”容齡道:“回老佛爺,裏面有金屬做的裙撐。”慈禧笑道:“原來這像仙女兒一樣的裙子裏竟還有這許多機關。”四格格在一邊兒瞧了半天,道:“你們的鞋也不一樣。”德齡抬起她紅色的高跟鞋,道:“這是路易十五式的高跟鞋,是現在高跟鞋的最新款。”一語未了,慈禧竟站了起來,伸出一隻腳道:“讓我試試。”穿上紅色高跟鞋的慈禧在皇后和四格格的攙扶下小心地邁了一步,然後她甩開她們,穩穩地走了兩步兒,笑道:“這外國的皮鞋,不過就是把咱們滿洲的花盆底子鞋改了,把中間的鞋跟挪到了後面而已,他們還是學咱們的!”眾人都笑了,其它人都在笑洋人,而德齡姐妹卻在笑慈禧。唯有皇后沒有笑。皇后的不苟言笑是有了名的,連慈禧有時也深恨皇后,常常嗔她不討喜,久而久之,皇后才慢慢學會了在慈禧面前陪笑,卻終不是那種天生的喜興,這一點上,四格格要比她討喜得多。慈禧坐下來,雙眼直視德齡,突然道:“德齡啊,你額娘穿海綠,你妹妹穿天蘭,你呢,為什麼穿紅色的衣服,是不是想讓自個兒最搶眼啊?”德齡一怔,但是很快便鎮定下來,不慌不忙地說道:“回老佛爺,德齡以為,咱中國人向來以紅為喜慶之色,老佛爺召見,是德齡的喜慶之事,所以除了紅色,實在找不出別的顏色來展示喜悅之情。”慈禧聽了大為受用,笑道:“裕太太,我想跟您商量件事兒。”裕太太忙道:“老佛爺請吩咐。”慈禧道:“我喜歡你的這兩個姑娘,她們是又水靈又聰明,懂禮兒,還會外國話兒。從明兒起,你就讓她們來和我做個伴兒吧,就做傳譯,封為御前女官。一個月呢,可以恩准她們放兩天兒假,回去瞧瞧你和裕庚。德齡跟着我,容齡小,就由着她性子玩吧,就這麼定了!”裕太太心裏一驚,表面上卻不露聲色地謝恩:“謝老佛爺恩典!”眾宮眷都拍手稱快,唯元大奶奶臉上有些悻悻的。裕太太表面雖在笑,心裏卻象塊石頭似的沉了下去。裕庚一家剛剛回京,就曾接到聖旨,命他們暫住李鴻章舊宅。裕庚知道,這是老佛爺和皇上對他一家的特殊恩典。裕庚作為大清使臣一向很稱職,但是庚子年間也頗遭了些磨難,譬如祖屋被燒,又如義和拳殺了德國公使之後,西方各國都緊張起來,清政府駐巴黎的使館就被圍了三天,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流血事件。裕庚竟然不怕危險,一個人走出使館。當時裕太太竟嚇得暈厥過去。裕庚走出使館面對着紅了眼的法國人,所有的人都認為要出大事了,可是裕庚面無表情、沉着冷靜地走了出去,裕庚所到之處,法國人竟然自動讓出了一條窄道。此事一時在西方世界傳為美談。裕庚一家篤信洋教,若是在庚子年回國,也勢必慘遭不測,所幸榮祿與裕家私交甚好,在太后處多次斡旋,朝庭才沒有將他提前召回。在裕家,一切的規矩都是西化的。包括慶祝生日。這天正是德齡十七歲生日。家僕小順子把生日蛋糕捧了上來,上面插着十七根蠟燭。容齡彈着鋼琴、勛齡拉着小提琴,他們在給德齡合奏着生日快樂歌,德齡坐在父母身邊,燭光下,她的眼睛已經濕潤了。裕太太命她許個願,她閉上眼睛,眼前立即出現了回國時在輪船上碰上的那個年輕的美國人。她睜開眼睛,那個叫做凱?懷特的美國青年奇迹般地出現在了她的眼前,他和她的家人一起微笑着簇擁着她。德齡深吸了一口氣,吹出去,燭光瞬間熄滅,等燈光點亮的時候,懷特已經不見了。那個美國人是個醫生,他對她說,他認為中國需要西醫,而且,他很早就對這個神秘的東方古國充滿了好奇。她問:“難道你對中國人沒有偏見么?”他的回答令她滿意,他說:“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她又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三年前在中國發生的事情么?假如一切並不象你想像的那麼好,你會動搖么?”他這次的回答簡直讓她刮目相看了,他說:“不,我只知道我是個醫生,而醫生,是個世界性的職業。”他告訴她,他是和姑母一起來華的,姑母艾米是個紐約商人的遺孀。當時是在夜晚的海輪上,海風熠熠,吹動着德齡淡紫色的裙裾,他們在參加一個化妝舞會。掀開牧羊人的面具,她發現他是個非常英俊的年輕人,而他看到她的裸臉時,也是一陣驚喜……阿瑪裕庚這時說話了,阿瑪的話打斷了德齡的記憶。裕庚道:“德齡啊,你阿瑪十七歲的時候還在苦求功名,你和妹妹卻已經當上老佛爺的御前女官了,確是青出於蘭而勝於藍啊。這是裕家的光榮,也是裕家的災難啊。”這話說得讓德齡一怔。容齡還沒把蛋糕全咽下肚,就搶着說道:“阿瑪,怎麼會是災難呢,老佛爺並不象傳說中的那麼可怕,她可慈愛了,拉着我們的手問長問短,還賜了我們很多的首飾,象這樣美的戒指,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她說著伸出雪白的手指,上面戴着太后賜的黃金鑲珊瑚的戒指。裕庚微微一笑,抿了一口茶,道:“容齡啊,你還太小,進宮之後,凡事多問問姐姐,不可擅作主張,可記得了?”容齡邊把蛋糕塞進嘴裏邊點頭。德齡道:“阿瑪,我明白您的意思,我會凡事小心,好好照顧妹妹的。”裕庚道:“當此亂世,你們進宮,成了老佛爺身邊兒的人,雖說只是做傳譯,人微言輕,可是一旦影響了掌握國家命運的人,那作用也是不可估量啊。庚子年之後,老佛爺以皇上名義下了罪已詔,雖然有大臣議論那不過是掩人耳目,到底還是有所反省。光緒二十六年,老佛爺以皇上名義發佈變法詔書,其中有‘學西學之本源,’‘參酌中西政要’一說,光緒二十七年,下令成立督辦政務處,以便推動變法,後來才有了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聯銜會奏,也就是所謂《江楚會奏變法三折》,這三個奏摺成為老佛爺新政的核心內容。你們這個時候入宮,若是能在中國的變法改良方面再添上一把火,那也是功德無量之事啊!”裕庚這番話讓兩個女兒頻頻點頭。德齡想了一想,道:“阿瑪,可是我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個兒做的是不是對、是不是適度呢?”裕庚嘆了口氣道:“其實阿瑪也說不清楚,很多具體的情況,要靠你們自己的觀察。記住,宮中無小事,不要以為是小事就忽略掉了,那會惹出大麻煩的。”容齡立即也跟着也嘆了口氣:“那活得多累呀,真沒意思。”德齡就問:“阿瑪,當了那麼多年的大清公使,您覺得累嗎?”裕庚良久不語,半晌功夫方嘆道:“什麼都要的人當然要累心的。我並不想代替你們選擇,我只是既想讓你們快活,又想讓你們對國家有用,不過,魚與熊掌往往不可兼得,做什麼樣的人,還要由你們自己決定。……畢竟,你們就要離開阿瑪和額娘身邊了。”他說到這裏,不禁有些凄然。兩個女兒默默地偎着阿瑪。德齡道:“阿瑪,您一定要保重身體,不要為我們擔心。”裕庚道:“不擔心是假的,可阿瑪也知道,擔心也沒用。”裕太太見狀在一旁勸解道:“好了,好了,老爺,別盡說這些叫人傷心的話兒了。素日你笑話我:一聽外國故事就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今兒個,可是你把孩子們都弄得愁眉不展的。這是進宮,多少人幾世還修不來這福呢,老佛爺喜歡咱裕家的姑娘,老爺,你也別太多慮了,身子要緊。”裕庚愁眉稍解,問道:“老佛爺身子可好?”裕太太笑道:“好着呢,今兒中午用膳,吃得比我和兩個姑娘都多。光是那炸響鈴兒和櫻桃肉就吃了不少,她老人家真是福大,吃那麼多也不出虛恭!”“出虛恭”是宮裏說“放屁”的意思,聽了這話,全家都笑起來,憂傷的氣氛也就慢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