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北大的恩

五 北大的恩

過完年後,查海生回到學校。在被學校統一安排后,他和班裏的一些同學分到石家莊的一家法院實習。作為一名法律系的學生,他們在法院的實習課程就是如何當一名合格的法官,具體內容是陪同法院的法官們審結案件,跟着他們後面了解審判的操作程序、具體的法庭工作經驗,為將來走上正式工作崗位打好基礎。石家莊的這家法院有幾位北大的校友,他們對查海生等同學來此實習表示歡迎。天下北大人是一家。老校友們熱情地迎接了他們。安頓好他們之後,幾位老校友宴請了他們。席間,老校友暢談人生經歷、世事的滄桑,以及以前在審判中遇到的許多奇怪的案件。查海生涉世未深,他聽着老校友們高談闊論、發牢騷,驚訝的表情不時地浮現在他那稚嫩的娃娃臉上。查海生的勤快是出了名的,每天一大早,他提前來到辦公室,打掃衛生,抹桌子,整理文件,打開水。法院裏的工作人員對這個小查產生了好感。幾位好心的叔叔阿姨得知他來自貧困的小山村,特地從家裏帶些好吃的給他打打牙祭。他們看這小孩的生活過得挺苦的,經常在食堂里打最便宜的飯菜,他們自己也有小孩,不忍心看到查海生日子過得那麼艱苦。別人給他吃的,他可以接受,其他的一些同學也常接受到這種賜予的恩惠。而那些好心的阿姨們把家裏穿舊的衣服送給查海生時,他則毫不猶豫地婉言謝絕。查海生是個自尊心較強的孩子,他不希望別人把他當作一個不能自食其力的弱勢人,儘管他現在還不能養活自己。通過一階段的了解,法院裏的叔叔阿姨們都知道了小查的性格。他們總是找個借口把小查叫到自己家中,給他們的小孩補補功課,指點迷津,順便做上一頓豐盛的飯菜來招待這個有才氣的北**律系的高材生。在叔叔阿姨們的家中,查海生感覺到了城市和農村家庭的天壤之別。自己的父母,拼死拼活的奮鬥,至今仍住着祖上留下的幾間土坯房屋,家裏連件像樣的傢具也不存在。他們最終勞苦的結果無非是解決溫飽,家裏略有餘糧就謝天謝地了。城裏人的生活觀念不一樣,他們懂得享受生活,這種享受建立在一個穩定的工作上,以及這個工作給他們帶來的絕對的生活保障。有了這種享受的觀念,他們的生活因此變得幸福與快樂。這種幸福與快樂父母親不會享受到,查灣村的鄉民們不會享受到,中國的億萬農民自然也是可望而不可及。法官工作是無比神聖的職業。三年多來的理論學習,查海生的大腦中被“公正、公平、廉明”等一類高尚的詞彙充斥着。但現實畢竟是現實,現實中的社會與理想的社會有一定的差距。這種距離,不知社會深淺的大學生是難以體會到的。實習過程中,查海生每天都要接觸到形形色色、離奇古怪的系列案件。但有一個案件讓他不能忘記,這使他單純的心理受到了極大的刺激,當然,他也不能容忍極個別少數法官無視法律的莊嚴,撈取個人的私利的行為。那一天,有一對男女到法院要求離婚,接案的法官問清了這個案件的來龍去脈,暫時做了庭外調解。結婚是一種社會責任,離婚可不是兒戲。原來,那個男的和女的相識於文革的“上山下鄉”的運動中。不久,同病相憐的知青在異鄉磨擦出愛情的火花,雙方回城后,女方的父母同意女兒和一無所有的男方結了婚。但就在前不久,男方有個僑居海外多年的親戚電告他去海外繼承遺產,為了自己的利益,思前慮后,男方想和妻子離婚。女方認為夫妻雙方是在患難中結合,丈夫就這樣一走了之,於情於理都不公平,不願離婚。法官同情女方不幸的遭遇,沒有同意男方的離婚訴訟請求。只是不久后,有了一定經濟實力的男方給了法院審理案件的一位法官很多的好處。那位法官違心地同意了男方的離婚請求。女方尋死覓活,痛不欲生,大罵法院那位不公正的法官的卑劣行徑。查海生目睹了這個事件的整個過程,他替那位受傷的女人抱不平,可是他的微薄之力又不能改變什麼。查海生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中。年青的實習法官查海生思想單純,眼睛裏糅不進一粒沙子,他以為看破了人間的險惡醜陋,就為這件小事。這與他當初的想法大相逕庭,也就這件小事動搖了他將來要從事法官的職業的決心。他不止一次地和父母及同學說起這件事,一旦提起便義憤填膺。年青人就是年青人,查海生決定了的事,就會遵循着去做。以至於後來學校把他分配到安徽省司法廳和南京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均遭到了查海生的拒絕。看來,查海生還是個孩子。實習結束后,查海生帶着遺憾回到了校園。出乎他的意料,他的一首小詩被當地的一家報紙錄用,意外地收到了第一筆稿費,這一筆稿費,足可以讓他吃好幾頓。就在這個時候,紅紅火火的校園電影周拉開了帷幕。1983年也是中國電影事業開始步入全新發展的年份。大學生們除了參加舞會,就熱衷於看電影。電影周活動在大學校園極受歡迎。男生們是電影的主力軍,他們佔了觀眾的絕大多數。通常的做法是大家互相請客,今天我請大家看幾場,明天另一位同學再請大家看幾場,大家交替着輪流請客。有了這筆意外的稿費,查海生也加入到大學生電影周觀眾者的行列。精力充沛的畢業生們,可以暫時把學業放到一邊(事實上,四年級下學期也沒有什麼課程安排),找尋樂趣。電影是他們找樂的最好方式之一。他們可以通宵達旦的一部接一部看,甚至可以不需要吃飯,第二天白天睡覺。那些個熱力奔放的夜晚,查海生和他的同學們坐在大銀幕前,聚精會神地看演員們的表演,他們的心隨着演員們精湛的演技而跌宕起伏。這是查海生生平第一遭做這種事,這樣的事是家鄉同齡的年青人不可想像的,大學中若少了這份激情,還會有活力嗎?北大是永遠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校園。等完成了論文答辯,查海生四年的本科學業也基本結束。他順利拿到了父母和他自己盼望已久的大學畢業證書。另外,他還獲得了綠色的學士學位證書。這一年,查海生十九歲。他高河的當年的同學還有幾個仍在進行“抗戰”,他們把高考與自己的命運結合在一起做着一切努力。北大給了查海生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化為知識,將是他以後人生中享受不盡的財富。真的要走了,真的要離開可愛的北大了,離開在這裏生活了四年的北大,讓他對這片鮮活的校園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來自貧困農村地區的查海生不會忘記同學們曾經給予他的那些無私幫助。他們之間的友情將是天長地久永世伴隨的。在這一個集體中,有的同學通過勤奮的努力,考取了研究生繼續升造,另一部分同學將赴祖國各地,走上工作崗位。人生自古傷離別,誰都知道相見時難別亦難。這最後一桌酒席后,大家何時才能重逢,再共同舉杯邀明月啊?!當初說好分手時不哭泣,可到了酒席接近尾聲時,大家都泣不成聲。查海生更是鼻涕拉乎,哭的一塌糊塗。冬子仍是大家的好弟弟,同學們不會忘記班裏的這個小弟弟。查海生的一切都好像與北大這個名字有關,後來,人們總是稱他為“北大詩人查海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全景記錄詩人短暫一生:海子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全景記錄詩人短暫一生:海子傳
上一章下一章

五 北大的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