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攻楚
公元前226年春,秦王宮中,秦王嬴政正在召集大臣商議國事,這一年,拿下了燕國,下一個目標,便是楚國了。
“眾愛卿,對於攻打楚國之事,大家有什麼意見?”秦王嬴政問。
“臣以為,現在攻打楚國,為時尚早,畢竟楚國國力還在,此時應先攻齊才對。”昌平君第一個站出來提出反對意見。
大家都知道,楚國的國君是昌平君的兄弟,雖然他從小就在秦國長大並在秦國為官,但那層血緣關係畢竟還在,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和家族在這個時候被滅了,最起碼,也要放到最後,這是人之常情。所以,大臣們聽了昌平君的話之後,都不敢作聲。
“李愛卿,你認為怎樣?”秦王見大家不作聲,便將目光移到了李斯的身上。
李斯當然知道,這是秦王要自己打頭陣的意思,便站出來說道:“楚為大國,疆域遼闊,山林茂密,物產豐富,號稱擁有甲士百萬。但是,近年楚國內政混亂,楚幽王死後,幽王的同母弟猶即位為哀王,但僅兩個多月就被異母兄負芻的門徒殺掉,負芻成為楚王,楚王室由此分崩離析、同床異夢,內亂不止,此時伐楚,正當其時也!”
“好一個正當其時!”秦王嬴政一聽,拍案而起,接着問王翦:“王愛卿說說看,如果攻楚,需要多少兵馬?”
“六十萬。”王翦神色凝重地回答道。
“六十萬這麼多?”
“六十萬可是全國全部的兵力啊,如果全派出去,國內誰來看守?”
“太誇張了吧?”
“這是長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朝堂下大臣們議論紛紛。
“我看未必!”正當大家驚愕的時候,突然一位年輕將領站了出來,大家定睛一看,原來是王翦的手下李信。
“那依李愛卿看,需要多少兵馬?”秦王嬴政見有人挺身而出,滿心歡喜地問。
“依君之見,二十萬便足已。”李信信心滿滿地回答說。
“哈哈哈,王愛卿你看,人家只要二十萬兵力,而你卻要六十萬,是人家的三倍,是不是打仗打多了,膽子反而小了?”秦王揶揄王翦道。
“攻楚要想取勝,非六十萬兵力不可!”王翦還是一臉嚴肅,堅持自己的意見。
“好了,”秦王不耐煩地揮揮手打斷了王翦的話,轉而對李信說道:“李愛卿聽令!”
“諾!”李信站了出來。
“本王命你領兵二十萬,即日起程攻打楚國!”
退朝之後,秦王讓趙高留下來。
“對於攻楚,趙愛卿有什麼看法?”秦王問。
“這是遲早的事。”趙高又用上和稀泥的那招來。
“那你說,現在是早了還是遲了?”秦王當然不肯放過他。
“這個嘛,得看陛下的決心。”
“本王剛才不是下了決心么?”
“那還要看秦國的士氣和楚國的運氣。”
“屁話!”
“打仗就是如此,誰能說的准啊?”
秦王聽了,也覺得在理,想了一會兒,又問:“你認為如何處置昌平君和王翦好一點?”
“呃呃,真的要處置他們?”趙高聽了,心中一驚。
“這兩人都說了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話,不處置一下怎能提高士氣?”秦王憤憤地說道。
“現在攻打楚國,留昌平君在朝堂中是有點掣肘,不如將他放到地方上去,那樣他就不會對大王的決策有所干擾了。”趙高平時也沒少受這位昌平君的白眼,所以此時藉機狠狠踩上一腳,是理所當然的事。
“那你說,將他流放到什麼地方好?”
“既然他還記掛他的母國,就放到離楚國交界的郢陳好了。”
“好,這與本王所想不謀而合!那王翦呢,怎樣處置?”秦王接着問趙高。
“既然王大將軍不適合再領兵,那就讓他回鄉休養一段時間,免得士兵們老記着他影響了士氣,到用得着時再召他回來也不遲。”趙高想了一下,回答道。
“好,好!我就不信,區區一個楚國,我大秦就不能攻下來!”秦王說完,便差人出去宣旨。
秦王為什麼對昌平君如此顧忌?原來,昌平君的父親熊元原是楚國的太子,在楚頃襄王二十七年秦楚和好時,作為楚國王太子被送到秦國為人質,並且在秦國居住了十年。在此期間,熊元還在秦國娶了一位秦國公主。當年他的父親從秦國回楚時,並沒有帶這位公主,也即是他的母親回去,而當時他的母親已經懷上了他。所以昌平君從小便在秦國長大,頗受華陽太后的喜愛,還想辦法為他封了君。按輩份來算,昌平君是庄襄王的表兄弟,也是秦王嬴政的表叔,所以在庄襄王當權的時候,昌平君便走上了秦國的政壇。在嬴政登基后,也成為了跟呂不韋一樣的顧命大臣。自從嫪毐和呂不韋兩派人馬被消滅以後,昌平君便成了朝堂中資格最老的大臣,勢力也一天天壯大,雖然沒影響到秦王的統治,但遲早也是一個後患。所以,秦王正好借這次機會,對他這一派的楚系外戚進行打壓和清理。
為什麼安排昌平君去郢陳?要知道,這郢陳是楚國的舊都,而楚國又是昌平君的母國,他的兄弟姐妹都在楚國,讓他去郢陳,一方面是提醒他楚國遲早是要被秦所滅的,另一方面,是讓昌平君這個楚國王族去郢陳處死韓王,既然郢陳是楚國舊都,有昌平君這個楚國王室在,想來可以壓制住那些楚人的反叛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