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入非非:給薩馬蘭奇寫信
張俊以在為奧運搖旗吶喊的時候,並沒淡忘他的經商活動。在他看來,經商和文藝創作,是他人生的兩隻翅膀。
當奧林匹剋星的熱潮稍稍平息以後,張俊以又重新回到了另一個環境,那就是位於北京的吉林大廈。
他在11層大廈里重新投入到另一種痴情的事業中去,那就是經營葯業。
有一天,張俊以的面前坐着一位來自東北的女記者。她是為一家電影雜誌專訪張俊以而來,女記者向張俊以採訪的內容並不是奧運,而是他在商場上如何打開局面的。
就在她從東北來北京之前,演藝圈內外曾經對張俊以傳出了一陣激憤的非議之聲。
有人說張俊以在1998年特大水災中的捐款,大多數捐款是來自一些東北藥廠的藥品。
也有人對張俊以是否真有駕馭商機的能力也產生了懷疑的態度。這位電影雜誌的女記者就是帶着一種想搞清張俊以經商真面目的動機前來的。
她沒有想到,張俊以面對她的採訪竟會是那麼平靜和泰然。談起話來幾乎是滴水不漏,無懈可擊。
女記者明確地向張俊以提問:這些年來,你把掙來的錢大多捐獻給了社會,如1998年,你為抗洪救災捐款700萬,1999年你出資300萬元設立了
“張俊以兒童文學基金獎”,2000年你為宋慶齡基金會捐款600萬,設立了
“張俊以兒童文學獎基金”,2001年你為中華慈善總會捐款360萬,設立中華慈善救助孤兒張俊以愛心基金。
在當今的年代裏,居然還有像你這麼
“傻”的人,難道你真不在乎錢嗎?事實上,這位女記者的問題,已經問得相當尖銳明確了。
那意味着她是在聽到許許多多有關張俊以的傳聞以後,才這樣說的。但是,張俊以對這位女記者的問話卻回答得相當坦然自若。
當女記者問他是不是
“非常願意出名”的時候,張俊以又像從前對記者曾經說過的那樣,回答得相當坦率,他說:“是的,我是願意出名的。其實,干我們這行的誰又不願望出名呢?我每在電視上露一次面,對那些被我救助過的孩子們來說,都是一種力量,一種鼓舞。”也是在這次接受記者訪問的時候,張俊以首次向報界道出他一手從事創作,一手從事經商的內幕真相。
張俊以首先承認這樣的事實:“大約在十幾年前,那時的東北還比較封閉,我先是作廣告,從產品到營銷,我都做。許多做法都是別人沒有想過的。”張俊以承認:他不僅以雄厚的資金在東北買下了一家藥廠,而且經過多年的營運,他又在那家製藥廠的基礎上,建立起生產基地和研究基地就有20多個。
他還說全國幾乎所有的村子都有他的銷售員。他又說,在製藥廠的基礎上,他還在全國建立了一個肝病連鎖網。
接下去他又在全國先後建立了100多家肝病的門診。當女記者問他
“在你做事的過程中,有過失敗嗎”時,張俊以是這樣作答的,他說:“有,但很少。關鍵在做之前先設計好,要有想法。”他又說:“我這人做事很謹慎,我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醫藥上,我的藥廠在東北,公司總部在北京。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用來寫詩,作詞,寫童話。這兩部分是我的翅膀。讓我飛翔。……”記者又問:“你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張俊以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啟蒙文學走向世界。我現在還在寫,而且我想讓獅子王,貓和老鼠等童話成為成人動畫,我會努力寫下去!”不久,記者與張俊以的上述談話,以《張俊以人生的兩翼——經商與創作》為題,刊發在東北一家著名電影刊物上。
在那篇訪問記之首,除了像以往那樣固定地刊有張俊以吹泡泡的照片之外,也刊載了他為這家電影刊物寫的詩歌:《記憶牆》——晚上輕輕推開心的房門/星光輕輕撫摸記憶牆上的印痕/如煙往事的腳步/點點滴滴,淺淺深深……然而,張俊以真正想做的,並不是什麼啟蒙文學,他那時最想做的,還是與奧運會相關的大事。
這是完全從他個人意願出發的雄心壯志。張俊以在參與策劃央視的《奧林匹剋星》大型晚會以後,他對體育的情結和對奧運會的狂熱追求,忽然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起來。
張俊以的聰明就在於,他善於觀察和體驗在自己身邊頻繁涌動的激越民情與感受時代的脈搏。
在策劃《奧林匹剋星》晚會的過程中,張俊以體驗最深的是,一個經濟正在騰飛的中國,隨着國民素質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民眾都把他們的興趣和熱忱轉移到發展體育上。
沒有在舊中國生活過的張俊以,他雖然體會不到舊中國體育的落後,但是,他會從謝晉執導的電影《女蘭五號》和謝添執導的《水上春秋》這類體育電影中,感受到舊中國
“東亞病夫”形象給國民帶來的無邊厄運。而今天,如果一個人僅僅出於對體育和奧運的情結,早已不是什麼新的追求,他知道奧運之所以成為新中國人民最感到振奮和嚮往的力量,其原因在於這是一種振奮人心的感召力。
而他如果真正站在這個體育大潮的前列,那麼,他所做的一切事業——無論是歌詞創作,還是他人生的另一翼——在商場上的馳騁,都會因他對奧運的推波助瀾而產生飛躍,而他本人也會成為一個更加光彩奪目的新星!
對張俊以觸動較大的是,那些應邀前來北京參與
“奧林匹剋星”晚會創作的台灣歌手們,雖然現在海峽兩岸仍有種種不如人意的阻隔,但是,人心思奧,人心思歸,這已經成了二十一世紀不可遏止的潮流。
所以,在這台晚會結束以後,張俊以曾經有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心靈震憾。
他決定再為中國的奧運做點什麼。這也是他自1996年從東北來北京之後最關鍵的時刻,張俊以暗自發誓:為著生存和進步,我隨時都要尋找自己的起飛點,而奧運就是一個新的目標!
如果說張俊以此前對體育只是出於自身的愛好,那麼如今在經過又一次奧運會的洗禮以後,他感到自己和那些對奧運僅僅有興趣的人是大不相同的。
平常人喜歡體育也許出自於他們的健身需要,而張俊以則有他更大的思考和抱負。
這是因為他已經看到體育與奧運正在牽動中國人的心。他的事業須臾也離不開人心。
這樣,他才把自己的歌詞創作,不失時機地轉移到體育歌曲的創作上來。
事實上張俊以早就這樣做了,1998年張俊以曾經為法國世界盃瑞奇?
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的中文版寫過歌詞,2000年悉尼奧運命時,《生命之星》、《輸贏總是情》、《為中國足球喝彩》、《球迷萬歲》等幾首寫體育運動的歌詞,作詞者也是張俊以。
當然,張俊以在奧運歌曲上的最得意之作,還是在北京申奧成功中央電視台向全球直播的慶典晚會,那首由張執筆的晚會主題歌《奧林匹剋星》,曾經引起中外那麼多人的注目。
在張俊以看來,那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了。張俊以尤其感到自豪和自傲是,他寫的那首《奧林匹剋星》的手稿,將要被中國歷史博物館作永久性的收藏。
這是一個一般歌詞作者終生難以想像的事,當然也是他作詞生涯中最引為自豪的幸事啊!
張俊以這才感到體育給予他的好處,甚至超過為那些綜藝性晚會寫歌詞強似一百倍。
張俊以利用自己控制的刊物,在奧運會申辦期間在為中國申奧歡呼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突出報導他自己在奧運申辦中的作用。
那些日子是張俊以一生中最感到榮耀的。在他的刊物上不僅多次出現張俊以如何策劃與齊秦、順子等台灣歌星在一起的照片,而且他為之自豪的是把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給他題詞的手跡,也在一些刊物上刊登出來。
在張俊以看來,一個在國際體育界卓越而有影響的薩馬蘭奇先生,會給他——一個中國普通的體育愛好者題字的本身,就是他一生中最了不起的榮耀了。
所以,他把薩馬蘭奇題字的消息儘快地傳揚出去,當然,這也是他喜歡張揚的性格使然。
薩馬蘭奇給張俊以寫的題詞是:“為愛心,為和平,為孩子留下一片真情!”張俊以喜歡請名人為自己題詞,這已成了他多年的一個習慣。
特別是自從來北京發展后的幾年中,只要他出席某種社交活動,只要在這些活動中能遇到某些著名的人物,他都要千方百計地主動上前索取親筆墨寶。
然後再將這些題詞相機發表出來。在張俊以看來,他所得到的數以百計的各類題字題詞中,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的題字是最為珍貴的。
所以,當2000年冬天,中國北京的申奧活動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張俊以忽然決定給薩馬蘭奇寫一封信。
他是以全國青聯常委和青年作家的雙重身份,來寫這封信的。張俊以在他的信中,主要是對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進行了一次大膽的構想和設計。
張俊以給薩馬蘭奇的信中這樣寫道:尊敬的薩馬蘭奇先生:您好!
當奧運聖火在悉尼熊熊點燃的時候,您又給世界留下了一個偉大和神聖的背影。
可就在悉尼奧運會開幕的第二天,您摯愛的夫人卻先您而去。從您黯然的眸中,可以感知您悲之深切。
相伴一生的誓言猶響耳畔,可您的最愛就這樣帶着深深的留戀平靜地走了。
在她病卧床上最需要您陪伴的時候,您卻在世界各地匆忙奔波,為奧運會而辛苦地勞作。
她的美麗、她的端莊、她的善解人意、她的痴情痴迷都成了您午夜夢醒后眼角的殘淚。
您在默默擦試的時候,無法抹去的是她帶給您的恩愛。是她與您一同承受着生命的風雨,頻頻曝光的奧運醜聞曾使您聖潔的天空陰霾密佈,她與您一同擔當了本不應由你們承受的委屈。
對於奧運會申辦中的不規範行為,您卻大度地一笑置之,並充滿自信地說:“我們已經在改革中採取了必要的措施,我相信,我的繼任者將如我一樣,竭盡所能來做好這件事。”道義擔肩,挺直的是您不屈的奧運脊樑。
您與奧運有着淵源的歷史。我對體育也有着濃濃的情結。在不久前為發揚奧林匹克精神,泓揚愛國主義精神,迎接中國奧運軍團凱旋歸來,同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廣電總局、中央電視台聯合主辦的大型文藝晚會《奧林匹剋星》活動中,我和著名導演趙安分別擔任了此台晚會的總體設計,此台晚會已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黃金時間向全球直播。
“奧林匹剋星/點燃地球的眼睛/奧林匹剋星/感動人類的生命/奧林匹剋星/燃燒四海的激情/奧林匹剋星/歡聚五洲的喜慶”。
我創作的申奧主題歌《奧林匹剋星》,在央視演播大廳被台灣著名歌手齊秦、順子唱響,同台晚會我還為奧運冠軍創作了《歡迎你到中國來》,《同心同慶》……早在悉尼奧運會開幕前,我就為中國奧運健兒們創作了《豪邁英雄》,此歌被譽為中國奧運軍團的出征歌。
其實我對體育體裁的創作由來已久,98年我為世界盃球賽創作了中文版會歌《該做就做》;還為曼谷亞運會創作了中國代表團的出征歌《中華健兒》;為國際武術節創作了會歌《龍飛鳳舞》;為中國女足的姑娘們創作了《相信我》……我之所以熱衷於體育歌曲的創作,是與自小就熱愛體育運動密不可分。
小時候,我特別喜歡踢足球,新球鞋穿上沒幾天,就踢出了洞。後來乾脆赤着腳踢,踢得腳趾腫痛,疼得呲牙裂嘴,仍然狂踢不止。
長大后,由於工作的繁忙,很少有機會再到綠茵場上踢球。可是一有球賽,我即使再忙也會忙裏偷閑,積極地投入觀看。
我喜歡看綠茵場上瞬息萬變的風雲變幻,喜歡看隊員們配合默契的妙不可言。
喜歡看快攻,也喜歡看防守,特別喜歡看倒勾球。那種看來是無望的成功,令人銘心刻骨。
我不但是一個超級球迷,還是一個職業拳擊迷。我最崇拜拳王阿里,我也喜歡泰森迅雷不及掩耳的組合拳,不管工作如何繁忙,我一直堅持每天練拳一個小時。
我的直拳、勾拳、擺拳也很專業,跌倒了爬起來,像浪撞在礁石上,碎了還去撞。
拚命才能找到成功的腳印,我就是從拳擊中感悟到人生的腳印!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100多年來,以其倡導的和平、友誼、進步和公平競賽的精神,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參與奧林匹克運動,舉辦奧運會是中國人民真誠願望和長期追求,雖然在申辦2000年夏季奧運會時,北京以兩票之差輸給了悉尼,可北京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
近段時間以來北京的市政建設,環境保護,體育場館設施,等諸多方面都有特別的進步,有足夠的能力和經驗組織大型國際活動和體育賽事。
舉辦奧運會的條件也日漸成熟,北京將以飽滿的熱情歡迎全世界的體育健兒和各界朋友,共同參與奧運盛會。
歷盡百年滄桑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擁有世界人口1/5的中國舉辦,將使奧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廣泛的傳播,進入新世紀的奧林匹克運動將以嶄新的面貌向全世界人民展示其特有的魅力。
我構想中的2008年奧運會的場景是這樣的,是中國嶄新的奧運村主會場。
飾有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國旗的和平鴿在歡呼聲中緩緩上升,放飛在空中的孩子們腰系綵帶和和平鴿一起舞出一個五環相扣的繽紛圖案。
在會場中心,在現代技術的操縱下,橡皮泥塑造成的建築物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美國的自由女神,法國的凱旋門,埃及的金字塔,………會場正中是中國的天安門和萬里長城,我國國家領導人站在上面致開幕詞,緊接着這些橡皮泥塑成的建築物漸漸膨脹,相拼成奧運五環旗標誌,載滿各國國花的彩車從會場四周駛來,圍成一個巨大的花環。
花環中間五十六個民族同胞和各國運動員組成的舞蹈陣容。就在這人潮花海異彩紛呈之中,由各國國花組成的一組圖形卻發生了奇妙的變幻:絢麗多姿的國花被掀起,裸露的坦克引起了孩子們的驚呼,和平和戰爭在這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人們驚訝、害怕、恐懼神情各異的複雜表情里,可以看出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拒絕戰爭,歡呼和平和友愛的強烈渴望。
坦克車的門忽然大開,從裏面湧出了各種膚色的老人和孩子,他們手持着各國的國花簇擁在世界上極富盛名的帕瓦羅蒂等四大歌唱家周圍。
帕瓦羅蒂挽着扶着一位老奶奶,她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奧運母親。
這位母親的三個孩子都是奧運冠軍。在她的臉上,涌動着人性最初的衝動和善良。
她堅定的目光里流露着慈愛聖潔的目光。所有的掌聲都為她響起,所有的鮮花都為她捧上,不同膚色的孩子們都向這位奧運母親跑來,在深情、激昂的旋律里,四位歌唱家簇擁着這位母親,唱出了由我作詞的奧運會會歌。
這時坦克射出簇簇火種,這火種帶着無比的力量點燃了奧運的火炬。聖火點燃,萬眾吹呼。
剎時坦克淹沒在火海之中。隨着鮮花的簇動,組成一張美麗的世界地圖。
我的頭腦中呈現出一幅又一幅新奇的構想:有一天見到您,我會向您傾吐表達。
在中國和世界之間,您是幸運之橋;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您是生命的鞦韆;在成功與不成功之間,您是一條金黃色的航線………我時常品味您給我的親筆題字。
在您
“為愛心,為和平,為孩子留下親情一片”的昭示下,我多麼希望讓世界上所有的中華兒女都為申奧成功歌唱,讓成功的歌聲唱響美麗的東方,讓世界上所有中華兒女都在一起歡呼喜悅,讓激動幸福的火種播種在中國的土壤。
讓世界上所有的眼睛都為中國申奧傳送情感,讓世界上所有的心扉都為中華民族涌動熱浪………也許在今後的日子裏,未來的天空是一把傘,風雨還會淋濕和平鴿的衣衫。
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會用他們赤誠的熱愛為您撐起一把遮陽的傘。
也許還會有委屈沉重雙肩,可寰宇中吉祥的雲朵,會為您傳遞人世間至純至真的情感。
親愛的薩馬蘭奇先生,聽說您明年在莫斯科召開完國際奧運委的全體會議以後,將從國際奧委會主席的位置上退下來。
還聽說您本人將回到西班牙老家,那就請您在閑暇時到中國來吧,為您的早一日到來,我們億萬中華兒女正在翹首以待。
您是我最真愛的老人,您永遠都與慈祥同在,與善良同在,與和平同在,與世界同在。
歡迎今年的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您在北京中央電視台參加春節聯歡晚會,中國人民渴望聽到您的聲音,到時我會為您創作一首歌,再送您一件珍貴的禮物,您猜是什麼禮物?
先不告訴您……這次寄給您我主編的雜誌和兩盤新專輯,及世界高科技新發明的特效新葯
“神經平衡片”,……您太累了,您太辛苦了!把我的目光燃燒成燭光,祝您平安健康!
2000年10月16日在最近幾年中,我們發現張俊以在成了公眾人物后,他扮演的角色也在隨着各種環境的改變而不斷發生着變化。
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在中國申奧前後他以體育形象大使的姿態出現在民眾的面前。
這也是他在經商的同時,客串的最為出色的角色之一。張俊以給薩馬蘭奇寫信,公開在刊物上,這件事的本身已經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
當然,任何人都有權利力給像薩馬蘭奇這樣的國際名人寫信。但是,公開發表出來的私人信件卻是鳳毛麟角。
更不要說在媒體大肆地加以炒作了。張俊以在申奧獲得成功后,也沒有從日益熱鬧的體育圈裏退出來。
這說明他已經意識到體育圈的熱鬧甚至比文藝圈還要吸引觀眾。所以,在2000年前後那一段時間裏,凡是與體育相關的重大活動,幾乎都有張俊以繁忙奔波的身影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而體育新聞引起的客觀效果更有利於提高一個公眾人物的知名度,這也是勿庸置疑的。
然而,聰明的智者也會同時注意到,張俊以那頻頻出現在電視和紛紜刊物上的得意笑臉,也常常是刺激讀者或引起非議的根源。
但是,這些微詞非議都沒有影響張俊以走火入魔的體育情結,他仍然在體育這個引人注目的大舞台上,頻繁不倦地展示着他的詞才與策劃能量。